知乎上,抱叔被邀请为一个问题作答。
问题是这样的:
提问题的人,可能是要表达人必须要面对现实的意思,自己没什么本事,就不要提什么文学艺术了。
抱叔认认真真做了回答。
在讲什么回答之前,抱叔先说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
抱叔有一个美女同事,她拿了很久的驾照了,可是还不曾自己开车上过路。
她讲起她参加路考的时候,曾经把驾校师傅吓了一跳。
她说:路考过弯的时候,我忘记把车速由四档降成二档,一晃神反而加速过弯,把师傅吓呆了。
我说:师傅不是可以踩驾考车上的刹车吗?
她说:师傅不敢踩刹车,怕翻车。
我说:我开车一直是尽量避开大货车的。朋友曾经有被后面超速的车子推进大货车底下的惨痛经历。
这个漂亮的女同事突然说了一句:听说开车危险的时候,宁可撞人也不要装车,撞人赔钱少一点。
然后我就惊呆了。
第二个故事
网上一直流传着一个段子。
这个段子来自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先生写的一篇文章《大学里绝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他写道:
“比如说吧,有一天我去上课,看到一个学生坐在第一排,他对我点头微笑,很有礼貌,然后我开始讲课。在一个老师讲课的时候,他对教学效果是有一些期待的,讲到哪里学生会有什么反应,等等。因此,我很快就注意到,这个学生总能够及时地做出反应,点头、微笑,等等,就是说他听懂我的课了,我很高兴,我就注意到这个学生了。下课后他就迫不及待地跑到我的前面来,说“钱老师,今天的课讲得真好啊!”对这样的话,我是有警惕的,我也遇到很多人对我的课大加赞扬,但我总是有些怀疑,他是否真听懂了,不过是吹捧而已。但是,这个学生不同,他比我讲得好在哪里,说的头头是道,讲得全在点子上,说明他都听懂了,自然也就放心,不再警惕了。而且老实说,老师讲的东西被学生听懂了,这是多大的快乐!于是我对这个学生有了一个好感。如此一次,两次,三次,我对他的好感与日俱增。到第四次他来了:“钱先生,我要到美国去留学(课程),请你给我写推荐书。“你说我怎么办?欣然同意!但是,写完之后,这个学生不见了,再也不出现了。于是我就明白了,他以前那些点头微笑等等等等,全是投资!”
第三个故事
抱叔有一个很好的哥们,挺有才,只是小时候家里很穷。
高中的时候,跟隔壁班的一个女生恋爱了。女生学习成绩一般,但她说家里有关系,可以上某个城市的某所大学。
为了能跟她在一起,他选择了那所城市,选择了那个大学。
可是她还是没考上,家里关系也没有用,她选择了复读,并且第二年去了另外一个城市。
他与女生书信不断,纸上恋爱谈了四年。
当大学毕业,他兴奋地以为终于可以修成正果的时候,她说:我们分手吧。
原来她毕业后去跟当地公安局长的儿子同居了。
3个月后,她说:他不要我了,我们还能和好吗?
他说:这一刻,我的心伤愈合了。可是,与你无关。
讲完三个故事,抱叔来说说那个人的提问。
或许,我们的世界,正在变成钱理群教授说的那个样子。
或许,我们的世界,本来就是钱理群教授说的那个样子。
文学,它应该不齿于沦为赚钱的工具,而只是你心灵对话的窗口。
文学,并没有错。你在文学世界里,能够看到善,能够看到恶。它让你经历现实的遍体鳞伤后,仍能坚定追求自己认为的善,而不是仅仅经过现实的考量就得出可以吃人肉的结论。
抱叔一直喜欢文学,王小波、钱钟书、贾平凹、陈忠实、泰戈尔、矛盾、鲁迅、王朔、席慕蓉、金庸、琼瑶。
穷学生时代喜欢,穷酸打工仔的时候喜欢,衣食无忧的时候喜欢,如今还是喜欢。
不管什么时候,我没有问过文学:对我的未来有什么价值?
我就是喜欢而已。
通过它认识这个世界,挺好。
提问者看不起那个保安,看不起那个把自己躲入虚拟世界的人,看不起那个逃避到文学世界的人。
保安、送外卖的、装卸工,他们错了。他们没有努力让自己成为大款级值得尊敬的人,真是大错特错。
文学也错了。文学没有让想发财想到发疯的人真的发了财,真是罪该万死。
保安、送外卖的、装卸工喜欢文学,那不更是天大的笑话吗?
这让抱叔想起《喜剧之王》里的那句经典台词:
“跑龙套的就不是人吗?”
我们既爱着这个世界,又被这个世界恶心。
文学不能让你胜任一个程序员,但是做一个秘书、一个行政专员,难道就应该是不懂文学的吗?
一个秘书,一个行政专员,是不是就比一个作家、一个记者、一个编剧、一个自媒体写手这些靠文学吃饭的人要崇高呢?
我喜欢努力给别人看的样子,这样领导看到才会给我升职加薪。
但我更喜欢努力给自己看的样子,让我自己感动的样子。
因为,我喜欢。
并不是别人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