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得到mr.魏的育儿知识
怎么样让宝宝不但爱分享,而且善分享
生活中我们都见过一味付出,不懂得保护自己的利益,最后结果也不如意的人。可能从小时候起,他们的父母也是只强调要分享,却没有帮孩子养成正确的分享概念。
怎么才能让孩子学会真正的分享?需要注意三个关键点:第一,孩子对他人情绪的理解能力;第二,物权意识;第三,说“不”的勇气。
1.理解别人的情绪
想让孩子学会分享,就要先激发他们对他人情绪的理解力。
2015年德国的一项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鼓励孩子去思考自己的分享会给别人带来什么样的情绪,孩子就会更慷慨;如果让孩子想象自己的自私,会给空手而归的其他孩子带来什么样的情绪,也会让孩子更愿意分享。这里的关键是家长要向孩子澄清他人的感受,这能帮助宝宝们换位思考。
我用开头举的例子,一个孩子想要你家孩子的玩具,你家孩子看起来不是很愿意的样子,你就可以问一问他:“你觉得你要是不给玩具,这个小朋友会是什么感受呀?”你还可以引导他去觉察他人的情绪,你可以问问:“你看,他看起来是不是有些伤心啊?”
这个过程不要替孩子做主,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开始思考“他人的情绪”。 如果孩子觉察到了他人情绪,说“他会很伤心。”你就可以进一步问:“那你觉得可以怎么办呢?” 这个时候重在引导孩子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始终给孩子分不分享的选择权。
如果孩子思考完还是决定不分享,就算了,尊重孩子的决定,不要给孩子贴上自私的标签。那项德国的研究还表明,如果跟孩子澄清完他人的感受,就算这一次孩子不分享,之后孩子的分享行为也会大大提升。
所以,如果孩子好像还不会换位思考,不愿意分享,你也不用焦虑,引导他们体会情绪,给他们时间。孩子会在两三岁之间慢慢知道“分享”这个概念,他们会变得越来越会理解他人的情感和需要,但是需要时间,最后才能慢慢自发和自主地分享。
2.物权意识
理解别人情绪的能力,受年龄的影响很大,但是物权意识的培养,就不太受年龄影响了。你可以有意识地给孩子植入物权意识的概念,尽早培养,越早越好。
物权意识就是对一件物品的所有权的理解。比如儿童知道家里的哪些东西属于父母,哪些东西属于自己。
你可能会问,孩子物权意识越强,觉得这东西是我的,是不是就越来越不喜欢分享?事实上正好相反。孩子越了解物权意识,越愿意分享。因为孩子知道,这个玩具是我的,我借给你玩,不等于它就变成你的,它最后还会回到我的手上。孩子对自己的玩具有安全感,会更愿意分享。
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来提升孩子的物权意识呢?
比如,平时跟孩子说话的时候,注意强调“我的” “我们的” “他的” “他们的”这样的语言,帮孩子强化所有权的概念。你会发现孩子2岁的时候,会自发地使用这种词语。而且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孩子是首先学会说“我的”,然后才学会说“他的”或“你的”,他们首先对属于自己的物体,萌发出了所有权的意识。
当你发现孩子开始使用“我的”这样的句子,你跟孩子说话的时候,就可以帮他刻意强调一下各种物品的所有权是属于谁的。你可以对他说:“这个玩偶是宝宝的,这个背包是爸爸的,那件衣服是妈妈的。”
研究发现,学会熟练说“我的”和“你的”的2岁的宝宝,他们对属于自己的东西会更加看重,但同时也更有可能把自己的东西分享出去。
如果孩子在公共区域共享物品,比如在公共图书馆看绘本,或者在游乐园跟大家一起玩玩具,你可以提前帮孩子理清楚,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区别。
你可以跟孩子说:“宝宝,我们到这里玩的玩具,跟在家里玩的玩具不一样,我们只能暂时玩一下,不能带这些玩具走,也不能一直拿着玩不给别的小朋友。”提前给孩子打预防针,孩子才更可能把玩具让出去。
如果是其他小朋友先拿到了玩具,你孩子也想玩,你可以让孩子理解先到先得的概念,你可以说:“这个小朋友还在玩这个玩具呢,我们等他玩完。来,我们一边玩那边那个玩具一边等好不好?”
3.学会说“不”
前段时间美国的社交网络上出现了这样一个新闻,一位美国妈妈,面对公园里面一群强迫他儿子“分享”出自己玩具卡车的孩子,还有周围家长的冷嘲热讽,选择了顶住压力,站在孩子这边,这位妈妈说“孩子,你不是必须要去分享的”。这个事情激起了美国网友的热烈赞同。
回到我前面说的《give and take》,这本书里提到了,如果你想做一个即会利人,又会利己的给予者,你要知道自己的底线在哪里,学会识别只懂索取的人,并向他们说“不”。这个新闻里,小男孩的玩具实际上是想带给他认识的好朋友玩的,所以他不想分享给陌生人,男孩的妈妈看出了孩子的心思,就鼓励他拒绝:“如果你不想,你可以说不。”
如果对方有不合理的要求,明知道孩子不愿意,还一味地要你把东西给他们,这是不尊重你孩子的物权,你这个时候要捍卫孩子的权利。如果你急着想显示自己的慷慨,把玩具一下给别人了,这个时候孩子就迷糊了,到底这个玩具是我的还是他的,为什么他可以拿走?
真正的分享,不是一味付出,不是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