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5日 星期六 晴
深度阅读,第一次见这个词时并不陌生,因为我一直主张部分好文章一定细细品出人生。
对孩子,深度阅读我觉得应该达到这样四个目的:
一、提升阅读技巧。
有用是学习的源动力!
孩子学东西有时候是很功利性的,学好玩儿的,学能让自己显摆的。所以深度阅读,文章写作技巧和作用,文章结构和语言结构都需要细细分析,学习的内容可以应用到做阅读理解和写作中去!这样就会让孩子有源源不断的动力继续学习!
二、拓宽眼界。
深度好文设及面广,天文地理,无所不有,这就需要老师或家长给孩子做深度阅读理解时,遇到不懂,不明白或感兴趣的知识,深度查一下。
在孩子充满好奇心的时候,补充知识不是效果更好吗?深度好文,认真看完,会让我们受益匪浅。
三、教育。
孩子需要教育,但教育孩子很难,这是家长的通感,那可以试试把教育放在深度阅读里去实施。
比如读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体现出父亲对孩子的爱,顺便给孩子带一句:“可怜天下父母心,哪里有父母不爱孩子的呀!”总比在你训完孩子说:“我是为你好!”强百倍吧!
四、体验人生。
每一篇文章都带有地域性和时代性,在今天如此忙碌和快节奏的时代,家长也不可能完全陪孩子去体验不同的生活!
深度阅读可以做到这些。读不同的文章,你可以过不同人的人生。
那深度阅读是什么意思,怎样做才算深、度阅读呢?我觉得总八个字来总结最合适。
“循序渐进,熟读精思”。
学生的阅读能力,直接关系到他们各项素养的形成,关系到他们各项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许多孩子爱看书,阅读的书籍数量也挺多的,可是看得很快,走马观花,囫囵吞枣,对文章的了解也不够全面,不够深入。
浅阅读也成为了许多人的阅读趋势。
然而历史上很多名人,并不苛求读书之多,却强调读书之深。唐宋八大家的韩愈自述所服膺之书不过数种;一代名臣曾国藩反复强调读书要专。
浅阅读是肤浅的阅读方式,是打发闲暇时光的方式,而不是学习知识和汲取精神食粮的手段。而深度阅读才是真正以提升学识修养为目的的阅读形式。
从浅阅读到深度阅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过程,这需要在不断的反复阅读中逐渐形成。
可是培养孩子深度阅读的习惯越早越好。可谓“温故而知新”,如果在孩子小时候,家长能正确引导和鼓励孩子去注意书中的各种细节,养成专心研究和经常重温一本书的习惯,这个习惯就可以一直伴随孩子长大。
相反,如果在打基础的阶段没有做好引导工作,等到孩子长大了,已经养成了浅阅读的错误习惯,到那时候想要改变就为时已晚了。那么如何提高孩子的阅读深度呢?
(1)拿到一本书,先看序言和目录,对本书的基本架构做概括性的理解。
(2)从头到尾先读完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需要停下来查询或思索。粗读一遍后,对书或者文章的主要内容有大致的了解。如果在读第一遍的时候过于深究某个看不懂的章节,从而泄气而失去继续阅读的兴趣,是非常得不偿失的。
(3)二次阅读并勤做笔记,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划分出书本或文章的层次。甚至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收获的感想等也都可以通过做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作好笔记可以帮助你整理出要点,加深理解和提高阅读效率。
(4)继续反复阅读,直到将刚开始阅读时产生的疑虑全部得以解答。并且把书中最重要的章节或者文章中最重要的句子圈出来,得出作者写作的主旨。
只有通过反复阅读,才能达到深度阅读的效果
我是日记星球的314号星宝宝王丹,正在参加日记星球第11期21天蜕变训练营。这是我第16篇原创日记。坚持就是我最好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