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乡寻找自己》| 读书笔记

这本书是典型的“被书名耽误”的好看的书之一。书名过于鸡汤,因书名吸引到的读者未必会喜欢书中的内容;无意翻开这本书的人或许又会惊讶于它的好看程度。


这是一本适合睡前看看放松,也适合在工作学习之余拿起来翻几页的书。纯属个人喜好,我不喜欢看小说,因为拿起来很难随时放下,所以更喜欢看社科类,人物传记或某些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性的书,小说也大都会选中短篇。

这本就很适合最近工作节奏很快,压力很大的自己。一半的内容是我在睡前喝着酒微醺着给看完的,随手拿着便签纸,想到什么就写下什么,小小一张记满了就随手贴在书里。今天腾读书笔记哗啦啦一翻,书中十几页花花绿绿的小纸片。


全书以他乡为主题,和城与人对话。七个城市分别为:维也纳,布达佩斯,华沙,克拉克夫,莫斯科,布宜诺斯艾利斯和东京。除了布市以外,其他的几个城市我都没去过,文章读下来全凭想象,却也有种熟悉的真实感。五位和电影有关的人,导演门泽尔,侯孝贤,演员于佩尔,其余两位是日本的摄影师和导演。对日本的一切我都不熟知,不碍事。看看他们的故事也挺有意思。





【维也纳:被隐匿的诱惑】

这一章节里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那“趣味相投的集体力量”,在国内,咖啡馆的老板出于利益,挣钱的手段,或是情怀,自己的愿望,但在奥地利,每个人都有咖啡情结,“咖啡是药,是服务员,是临床医学家”,维也纳的咖啡馆是“新鲜事物的教育场所”是“人人都可以进去的民主俱乐部”。在这里,咖啡店的老板锁了一份社会责任感,这不是为自己而开,不是为顾客而开而是为他们整个社会和历史而开。


【布达佩斯:嘶嘶冒泡的追赶者】

布达佩斯充斥着“不太好消化的融合”,看似矛盾却又完美地展现在众人面前。独特的文化,建筑风格的混乱,和前苏联的紧密联系,当代标志—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所有的这一切混合成了这独一无二的布达佩斯。


【莫斯科的心灵反对派】

从《小于一》开始就没读懂过有关俄罗斯的一切,但丝毫不影响自己对它的好奇。俄国文学一百多年来的散文作品几乎都是回忆录,大概是因为太过相似,总让人忍不住的要多看几眼。




“每次抵达一个新的城市,旅人都会再读发现一段自己不知道的过去:你不复存在的故我或者你已经失去主权的东西,这变异的感觉埋伏在无主的异地等候你。”

然而在书的第二部分又看到“可能等你过完自己的一生,到最后却发现了解别人胜过了解自己。”

时常有这样的感受,在“真实”的生活中过于贪念的观察别人,窥探别人,却只有在那远方,陌生的地方,独自一人的时候才来得及看看自己,自己到底要的是什么,想的是什么,喜欢什么,厌恶什么;观察别人也是面镜子,看到了太多的东西也才会照照自己,于是就看到了那些早就存在自己却一无所知的一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天气不好的时候,会淡漠掉对所有物质的欲望。在郁结的冷空气中试图汲取更多的温暖,有时候很多不经意的瞬间会浮现开来。...
    July鲸鱼阅读 3,895评论 4 3
  • 生活无非就是家长里短,是是非非,我这一代及我的父母这一代,都是幸运的都有很多的兄弟姐妹,而我的儿子他们这一代人就孤...
    初衫阅读 2,383评论 0 7
  • 天灰蒙蒙, 不时还飘几滴雨几片雪花, 弱弱的滋润着万物, 围着火炭, 诉说家常, 火旁烤着白面馒头, 脆黄也略带焦...
    井溢阅读 994评论 0 2
  • 以前听说过这部电影,一直没有看过,今天看完在豆瓣上登记才知道是1994年的片子,很经典,从头到尾没有走神,写一下我...
    糖宝阅读 949评论 0 0
  • 2017年7月29日,艾灸养生课 夏令营期间,有些孩子生病感冒发烧,老师会用按推手法、艾灸配合姜汤处理,很快就退烧...
    西林学堂_周燕阅读 3,91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