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云《红楼》奥义无穷,但《红楼》到底妙在何处?繁华似锦的亭台楼阁?烈火烹油的锦衣玉食?亦或者是面目各具的独特人物?我想都不是,《红楼》之所以能为人称道,在于它能给人强烈代入感。无论是多情任性的贾宝玉,还是敏感多疑的林妹妹,亦或者端庄宽厚的宝姐姐,在他们身上,有着传统的文化内核,故我们能找到共鸣。
曹公言:“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在“满纸荒唐言”中,钗黛无疑是灵魂人物,但世人多褒钗贬黛。事实上钗黛代表着两种不同的人格特征,林黛玉是典型的理想型人格,而宝钗则是现实型人格。如果说黛玉代表着年轻的自我,幼稚敏感而冲动任性,那么宝钗则是经历风雨后的成熟,明媚宽厚而圆润自如。
林黛玉是诗意与理想的化身,寄托着曹公深挚的爱意与悲悯。黛玉的性格与命运,与青年时代的自己更有着诸多相似之处。黛玉初进贾府,曹公便赋予其西施式的清瘦娇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让黛玉形象更具有绝世才华与姿容,从而使其更具一种悲剧美。悲剧之所以动人心魄,是因为悲剧不断将美的东西毁给别人看,所以黛玉最后有了“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结局。她用热血和生命谱写的心曲,是与旧世界决裂的檄文,从而展现出其痛苦矛盾,而又独抱高洁,遗世独立的内心世界。黛玉之死,不单是美的悲剧,更是理想坠落之残酷。年轻之时,我们都爱做梦,是个理想主义者,想要成为诗人,想要成为宇航员,想要成为科学家……但是别人都认为我们总沉浸于幻想,即便他们当初也是如此。慢慢长大,经历了“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生活,多少理想,最终“香消玉殒”?再看黛玉的性格,自尊自爱而又敏感多疑,所以她成了众人眼中,爱耍“小性子”的林妹妹。黛玉心慧,加上寄人篱下的生活,加深了她的多疑敏感。周瑞家的送宫花,最后送到她那里,便质疑:“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误以为晴雯拒绝她入内,而不顾苍台露冷,呜咽哭泣;老婆子骂外孙女,误以为在骂自己,而气到昏厥。看似任性,实则是自我保护。青年时代的我们不也正是如此吗?任性而泼辣,敏感而多疑,黛玉的性格正是青年品质的体现。青年人最勇敢,也最胆怯。路遇不平事,拔刀相助者,少年也。凭借一腔热血,对抗整个世界。他们怀揣好奇,探索世界,虽然年幼,却渴望长大。用一颗敏感而胆怯的心灵,感知世界,有着最强烈的自尊,哪怕最微小的碰触,也会带来强烈的伤害。黛玉必须死,她的死亡不简单是宝黛爱情悲剧的终结,而更多寄托着某种理想性格的消亡。黛玉也必然被众多人讨厌,不单是因为她的“小性子”,而是看到黛玉至死都保有着自我的理想,而他们的青年时代早已沦为废墟,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别人拥有,便成嫉恨的源泉。
宝钗与黛玉性格截然相反,她是“山中高士晶莹雪”,温柔敦厚而世故圆滑,代表着一种现实型人格。黛玉在刘姥姥二进大观园之时,误用《西厢记》与《牡丹亭》中语句,被宝钗在私下里审判。正是因为这件事,二人才彼此互诉衷肠。而我们发现,宝钗以前也是背着别人偷偷看着“《西厢》、《琵琶》以及《元人百种》”这类不正经之书。现在却只是做做针线活,读一些“正经书”,免得移了性情。黛玉像是一个少不更事的孩子,而宝钗则是一个经历风雨之后成熟者。她摆脱了年少时的种种幼稚,而一心希望“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入贾府之前,她希望可以能够选秀进宫成贵妃,而梦想破灭以后,就想成为贾府的二奶奶。很多人因此将宝钗视为追求理想的代表,实则并不。宝钗象征着成熟之后的人,我们经历青年时期的磕磕碰碰以后,逐渐认识到理想应该屈从于现实,而走向成熟。
余秋雨说:“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声响。”宝钗身上有着饱经风霜后的圆滑事故,在复杂的家族内部,她保持着“事不关己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的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同时又和各式各样的人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尖酸刻薄的赵姨娘也夸她“展洋大方,甚至是黛玉也对宝姐姐一番教训“心里暗服”,小丫头们也愿意与她亲近。另一方面,宝钗成熟的难能可贵在于体贴,她能理解的别人的难处,并会帮助解决。袭人央求湘云做点针线活,而宝钗深知湘云“在家里一点做不得主”,便对袭人说明湘云苦衷。湘云开社做东,宝钗担心湘云因花费而遭婶婶责骂,便资助她举办螃蟹宴。主持大观园时,还想着为起早贪黑的下人们筹划一些额外的收益。宝钗以自己圆润而明媚的成熟,在《红楼》之中熠熠生辉。
一千个人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便有一千个林妹妹和宝姐姐,红楼十二曲,说尽沧桑沉浮,钗黛各有其独立绰约之风姿。黛玉之美,在于对世界有着孩子般敏感与好奇,她是诗意与理想的“阆苑仙葩”。宝钗之美,在于明亮而圆润的成熟,看透世事的智慧,她是现实催生的“金玉奇缘”。
从林黛玉到薛宝钗,是理想磨灭成现实的灰烬,是从幼稚的走向成熟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