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永远不分手的异地情人

文/凌凌

图片来自网络

宝贝,你吃早餐了么?

宝贝,你下课 / 下班了么?

宝贝,你休息了么?

如果有个人每天都这样问候自己,能感受到他暖暖的关心,那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你们都以为自己要被喂了狗粮了吧,其实都想错了,最常发这些的是你们的父母。

在你们开始读大学那天开始,永远有人常年如一日地关心你,那就是你的父母。

从19岁那天开始,我们背起自己的小背包,进入大学的象牙塔中,挥手告别生我养我的那片乡土,开始与自己的父母长时间永隔两地。

1. 慢慢习惯你的缺席,慢慢学会长大

刚读大学那会,假期一结束后,舍友包包带来家乡特产,几个小女生就欢快大吃特吃起来。

舍友花花边抓着美食,边嘴上说着:“包包,你老妈对你真好,准备这么多好吃带过来。”

不用说,这时包包成了全宿舍羡慕的对象。

包包腼腆地一笑说:“临走前,老妈硬塞给我的”

我心里不经后悔起自己的任性,出发前不肯带上老妈准备的特产,嫌重嫌麻烦。

从那以后,每次上车前我都乖乖带上,家里人给我准备的特产,再重也背着。

家乡临海,常年吃到新鲜的海鲜。

我又是一个重度海鲜控,但是求学的城市不靠海。

因此我在学校几乎不吃鱼,觉得不是家乡的那种味道。

每次靠吃着家里带过来的小鱼干,去怀念家乡的味道,怀念以前天天吃的家里菜,怀念曾经每天家里人的唠叨。

慢慢地不再天天想家,学会把思念藏在小鱼干里,藏在自己的心底。

2.你的声音便是我前进的指明灯

快毕业那会,随着同学去了另一个城市求职,如盲头苍蝇地乱投简历,还差点遇到骗子。

不过谁年轻时候不干过几件傻事,最后还是幸运找到一份不错的实习。

实习的地方靠近市中心,我一个小小的实习生,只能选择住在偏远郊区。

那会作为一个刚入职场什么都不懂的新手,你们可以想象当时多么手足无措?每天加班加点地干活,拖着疲惫的身体,赶着最后的末班车回到城中村。

走在那黝黑阴暗的过道中,内心的紧张感被一声清脆熟悉的电话铃声打破了。

“宝贝,你下班了么?工作怎么样?……”

在跟家里人一问一答的对话中走回了我小小的出租屋,那一刻我忘记了疲倦,忘记了孤独,也忘记了恐惧。

3.感谢你一直与我同行

工作一阵子后,我开始懒得天天主动打电话给家里人了。

突然某天,老妈说她也想跟潮流学用微信,叫我教她。

从那天开始,我的朋友圈永远都有一个常驻点赞的“钉子户”,一个天天发鸡汤文的“订阅号”。

我跟家里人的联系慢慢从电话转变为微信。

再后来,老妈又学会了玩淘宝,玩支付宝,玩携程,玩滴滴……

有天我出去旅游,在火车上忘了帮手机充话费,也没了流量。没过多久,突然收到一条信息:100元已成功充值到xxxxxxxxxxx的账户上。

第一念头以为是谁充值打错号码,下一刻一个电话过来了。

“宝贝,我刚才打不通给你,帮你充值100元话费了"

我不禁惊讶不已,老妈不知不觉中从门外汉变成app入门玩家了。

甚至后来她自己用淘宝联系当地旅行社,自己订酒店订火车票,一切都不需要我操心了。

连我宿舍都堆满她淘宝上买给我的各种小玩意,满满当当的。

即使相隔异地,我们不会因时间和地域,代沟越来越深,反而因异地原因,通过网络联系更加密切了。

我们总刻板印象地觉得父母是老古董,教不会。其实他们在我们背后默默努力着,一步深一步浅地追随着我们的步伐。

异地产生的那种时刻存在的不安全感,可能会使相恋几年的情侣分手,但是似乎在血缘纽带面前,异地隔阂失效了。

无论我们身在何方,在远方的父母永远像我们永不分手的异地情人,感谢他们多年不离不弃,心系于我们,给予我们最大的安全感。


我是凌凌,一个80后与90后矛盾体的妹子,爱捣鼓一切新奇的东西,不务正业的设计师,欢迎有空来我小馆转转,我会持续讲故事,你善意的点赞便是我坚持更新的动力,感谢你们的陪伴和鼓励,再次再会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北国的鱼/19篇文 在这深夜时分,城市街角,烟头快燃尽,最后深吸一口,反手弹到垃圾桶,烟头抛出一个并不完美的抛物线...
    北国de鱼阅读 451评论 2 4
  • 十年之前,我从未想过遥远的十年之后我们会是什么模样。但是心底一直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我们一定会陪伴在对方的身边,乃至...
    t妖妖阅读 548评论 0 0
  • 古巴文化深深地扎根于醉人的烟草香味之中。古巴人每年吸2.5亿支雪茄烟,其它6500万支“哈瓦那”雪茄出口国外。大部...
    彦子八毛话图阅读 55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