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仪式”

周末接到孩子。

放好行李,坐在后座。还只简单问候,孩子打了一个屁。

声音响亮,味道跑得慢一点,但也随声而至。

他有些不好意思,尴尬的笑了笑,忙打开车窗。

我开玩笑的说:“这才到车上,就有了回家的感觉啦?”

他抬头看着我,眼神诧异。

“在教室或者路上,有同学,特别是在女生面前,你肯定不好意思。忍了好久吧?”

他笑了。

“到家的感觉就是放松,妈妈是最亲近的人,更要放松,没关系,不尴尬。”

“妈妈,我们寝室里的同学都说,回家第一件事就是上厕所,都是要蹲好长时间。”

“哈哈,那也是放松呀,都是回家的仪式感!”

然后,我们轻松愉快的聊起了其他话题。

网络


第二天和闺蜜聊起这事,闺蜜也说起了自己的女儿。

一个说,女儿回家的仪式感是洗澡,要个把小时,催都催出不来,有时候还哼哼歌。看样子,是要把仪式感做足,以后不能催了。

一个说,女儿回家的仪式感是睡觉。有时候七点多钟就洗澡睡觉,一直要睡到第二天早上七点多。去学校前还要趴在床上抱着被子行告别仪式。

网络


说到“仪式感”,有很多人可能觉得就是找个借口消费。其实不然。

《小王子》的故事中,当小王子询问什么是仪式感时,小狐狸回答:所谓的仪式,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

心理学上有个“树洞”理论。“树洞”是一个可以尽情发泄自我,发泄完后,可以继续努力前进的地方。树洞会在我们孤单是给予我们最温暖的拥抱,陪伴我们一起努力前行。

孩子在学校呆了一周,每天在书山题海中摸爬滚打,还有各种规章制度约束,这是他们该吃的苦该走的历程。

但是,家如果能成为那个“树洞”,家人可以成为那个他愿意倾诉的对象,再苦再累,他又可以满血复活继续战斗。

网络


今天语文课,学生上台即兴发言,说周日返校,本来寝室里挺热闹的。某某同学来了以后,不“嘭”的一声,整个寝室就云遮雾绕了。

大家哈哈大笑,气氛尴尬。

被说的男生红着脸,低下了头。

我和孩子们分享了以上的内容,孩子们都笑了,都非常认同我说的“仪式感”。

于是,我接着说:“某某同学肯定也是把寝室当家了,放松舒适。寝室相对于教室、食堂,也算是你们的家。只是你们每个人回家的仪式感不一样。但是寝室也是一个公众场合,尽量不做不说不雅之事,其实也是仪式感。什么时候大家互相之间多些理解和宽容,每个人都多为大家考虑,寝室就真的是家了!”

总算把这个“炸弹”平息了,接着上课。

网络


很多人的生活之所以平淡无趣,其实正是缺乏了仪式感。

我想,仪式感的目的,就是让我们觉得自己是在“生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过年回家即使没有被逼着相亲,我也会好好捯饬捯饬自己,因为在学校里太过放飞自我,虽没到不修边幅的地步,但是真的不会太...
    疯停了语顿了阅读 767评论 0 3
  • 借上文,昨天我接白衣天使回家去了 经过漫长的等待,突然我看到一辆警车从路上飞驰而过 到这时我知道了,肯定是开路警车...
    啊起名真难阅读 457评论 3 3
  • 有仪式感的生活是什么? 尝尝有人认为,穿着高贵的礼服,进出高级的西餐厅,喝着好年份的红酒,才叫真正有仪式感的生...
    角落的猫Y阅读 918评论 0 5
  • 久违的晴天,家长会。 家长大会开好到教室时,离放学已经没多少时间了。班主任说已经安排了三个家长分享经验。 放学铃声...
    飘雪儿5阅读 7,575评论 16 22
  • 今天感恩节哎,感谢一直在我身边的亲朋好友。感恩相遇!感恩不离不弃。 中午开了第一次的党会,身份的转变要...
    迷月闪星情阅读 10,615评论 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