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看电影,我们觉得那有什么难,眼睛跟着画面走,耳朵不费什么劲,也能听到和内容相称的声音,如果情节吸引人的话,一两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几乎是世界上最舒服的事,谁不会呢?可是,看电影终究还是一门艺术活,一部电影摆在你面前,是只享受两个钟头的热闹呢,还是看穿那影片背后的内涵呢?
如果你想看内涵,把自己喜欢的影片推荐给别人,可是苦于找不到合适的词来表达,那就看看这本《看电影的艺术》,这本书相比同类书籍,它的一大优势在于它介绍的内容很系统,对电影的操作、理论、普通欣赏等几个层面都有所涉及。原书共分15章,依次介绍电影的故事表现、视觉表现、声音表现、风格种类、社会影响,并于期间穿插电影评析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我想这对喜欢写影评的人来说大有裨益。
今天,我跟大家重点分享鉴赏电影的几个方面
看电影前需要准备些什么
从小老师就教育我们,课前预习,课后温习。对电影来说,如果走进影院之前对那部片子一无所知,那是挺有趣的,不过也得说,为降低失望率,减少观影成本,一点点准备工夫还是很有必要。
最轻松的办法是阅读相关评论。尤其是那些简评,往往会指出片子最突出的元素、信息。报纸杂志上的评论要更长一些,而且大多夹有肯定或否定的意见,有兴趣的,参照一下就行了,艺术批评本身毕竟是高度主观化的产物。
片子一旦看完,评析工作就算真正启动了。许多时候我们必须先处理观影留下来的情绪,有时候,你可能选择同家人朋友分享这些情绪,但,这都是不够的,你应当写一篇电影日志,从情感、理性两个层面,详细记述你的所看所思,然后提出自己的问题。
电影主题分几种?
对电影来说,主题实在太重要,就算不叫灵魂,也直接影响片子的成色。一部电影总会包含各种元素,这些元素可以在主题的层面上获得聚拢,又因为电影类型不同,它们每次各有侧重点。经过总结,我们把主题分为以下五类:
以情节为中心;
以情感效果或情绪为中心;
以人物为中心;
以风格、质感或结构为中心;
以思想为中心。
第一和第三类,即以情节或人物为中心,都十分容易理解。前者,比如我们多数人都看过的动作片和悬疑片就是,如《蜘蛛侠》《第六感》,不仅好看,我们还期待着最后那个结局。后者也重视情节,但会花更多的篇幅专门刻画一两个人物,比如《愤怒的公牛》《乔布斯传》。
第二类以情感或情绪为中心的作品也颇常见。恐怖电影即是类型之一。另外,一些诗意化的电影,如克劳德·勒鲁什导演的《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尼克·卡索维茨导演的《恋恋笔记本》,也使我们感受到一种贯穿全片的情怀。
第四类突出自身结构的作品相对少见,也很难成为市场主流。然而,恰恰是这类作品经常令人过目不忘,因为导演懂得在讲述方法上别出心裁,最后呈现出的冲击力便尤为强劲。比较有名的例子是:诺兰的《记忆碎片》,昆汀的《低俗小说》。
需要进一步分解的是第五类,以思想为中心。人类的思想宏大而微妙,每部作品往往只涉及其中一个侧面而已。根据已有的影视库进行划分,至少出现这么几种:道德含义、人性真相、社会问题、尊严抗争、关系复杂性、成长意识、道德或哲学谜题。电影是艺术的产物,所以无论处理哪种思想,都重在表现,而不是正面控诉或树立标杆。经验告诉我们,这些思想之间存在交集,而无明显冲突,但重点表现哪一样还是很重要,例如在探讨道德或哲学谜题的电影中,暗示、神秘化就成为导演的最惯用手法。
面对一部电影,我们应该尽快找出它的主题,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概括。如果可以,我们还应该对它做一个综述。
什么是好的电影故事?
一部电影总会有故事。假如主题是灵魂,故事就是它的肉身。许多电影都从文学作品改编而来,这说明,电影故事和文学故事是通行的,它们共同享有某些要素。
好的故事应有完整的情节。故事是为主题服务的,所以总是围绕着它,合理地编织情节,制造冲突,并在当中串起一条主线。因果关系是情节的主要推进力,所以在好的故事里,绝不会有意外的、与主题无关的事件发生。
好的故事应保证可信。对观众来说,几种途径可以确保他们的真实感,第一种是直接模仿生活本身,把电影变成人生、命运镜子似的对应物;第二种从人性入手,宣扬人类的价值信条,例如我们从小听到大的“从此王子和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尽管事实未必如此,但它“看起来理应如此”;第三种,则是纯艺术营造,比如《指环王》的“中土世界”,《我是传奇》里的空城纽约,那些环境明显来自虚构,但它们隶属于一套新的认知规范,只要制作者用心去建立那个规范,影片播放时,观众也愿意相信它们存在。
好的故事是有趣的。谁愿意花钱花时间,却看一场比生活还要乏味的电影?导演编剧自然也不想观众坐在影院昏睡过去,所以必得使出一些“妙招”,使你睁大眼睛。悬疑,动作,这是最常见的兴奋剂,其中关于动作,可以有较多元的理解,外在动作也就是人物打斗。比如《霍元甲》。
好的故事既简单又复杂。简单,是为不给观众造成负担而考虑,爱·伦坡说,短篇故事应该“坐会儿的工夫”就读完,电影也是如此,电影的这份“工夫”在2小时左右,如果故事不够简单,时限之内就讲不齐整了。同时,在2小时的限度下,故事又应该尽量复杂,一眼就拆穿的悬念,还能算悬念吗?用大家常讲的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请尊重观众的智商。”
好的故事应节制处理情感。因为“真实可信”,电影已经牵动起观众的情感神经,但这牵动可不是无度的,过了,少了,观众都会不舒服。有时我们觉得片子某个桥段很好笑,不是因为演得好,恰恰是因为演砸了,或煽情太过分,让观众看着捉急。每个观众的神经粗细不一,泪腺高低有别,所以电影制作者一般还是节制地处理情感为妙。
讲故事:标题,结构与冲突
讲故事的传统由来已久,当然也是一门技术活,这个活儿在电影里由编剧和导演共同承担。从剧本的标题开始,到故事结构,再到情节冲突、人物刻画、影像修辞法……一环也不能缺。好比吃重庆火锅,别看一样是红汤,一样是辣的,料放少了,就总不是那个味。
我们可以先了解最基础的几样:标题,结构,冲突。
剧作家尼尔·西蒙曾说:“我努力用标题讲故事”,言下之意,标题有高度浓缩、概括的作用(有时是反讽的),所以我们不能忽视它。好的标题意味深长,看电影前是一种理解,看电影后,理解又多出几层。传记电影《她比烟花寂寞》,一句话就把大提琴才女杜普雷的气质烘托出来了,而看罢全片,我们对那份“寂寞”又有了更深入的体会。
结构。你可能常常听到一些业内人士在评论电影时说“这个电影结构太混乱”,那么,什么叫结构?结构是一部电影的骨架,正因为有了它,各种艺术用心才得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生动地“站”起来,“跑”起来。仔细观察每个故事的结构,会发现它们必然包含这四个阶段:展示、复杂、高潮、结局,只不过,在不同的叙述时序下,它们可以被有计划地打乱,安排到不同位置。一般来说,非线性结构要比线性结构更有张力,比如视觉上的一些闪回(闪回:指画面切换到角色此前的生活场面),无疑可增强戏剧性,从而强调主题。在今天的观众看来,这种手法已不新鲜,但只要运用得好,仍能使人印象深刻。有的导演甚至在这个基础上走得更远,阿兰·雷乃执导的《去年在马里昂巴德》就是一个典型,故事中,导演故意混淆时间,导致观众根本分不清眼前的场景是发生在当前还是过去,还是从未发生?优秀的结构,可以帮助影像树立独特的风格,阿兰·雷乃这部片子就可谓是“谜之电影”。
再说冲突。事实上,没有冲突,就根本谈不上故事,它是情节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也是让我们心跳加速,越看越想看的原因。一个故事里的冲突就像群山,一眼望去,有高有低,层层叠叠,其中最大的那个冲突不易征服,用玩游戏的话来讲,是留给主角去“打怪升级”用的,有时甚至直接就是“大boss”。冲突的类型也分好几种,如外部冲突,有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意志斗争,谁坚持到最后,谁胜利;有的是角色与非人类力量间的对抗,如反贪腐题材、自然灾害题材里的情节。此外是内部冲突,又叫内心冲突,故事着重展现一个人内在的不同侧面,当冲突化解时,人就成长进步了。
讲故事:人物刻画
真正把观众的心留住的,是故事里的人物。人物够真实,才能引起别人的喜怒哀乐,从而爱上整部电影。不信,你数数自己看过的印象最深的电影,最先跃进脑海的,是不是总是主角的形象?无论哪种类型片,人物的作用都居于核心,这也就给讲故事提出了特别的要求。
遵照真实可信的原则,刻画人物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外表,对白,名字,外部动作,内心活动,戏剧性衬角,漫画化,主题反复。
一个人物最有说服力的地方永远在于行动。行动,并不是越大越刺激越好,事实证明,由小见大才是永恒的艺术法则,就像爱人的点滴呵护会让你感动不已,无论是人物的外部动作,还是内心活动,我们都不妨从细节处着眼。有位作家曾举过这样的例子:消防员冲进火海救出小孩,这是勇敢,值得褒奖;救出后,如果他又再次冲入火海,结果只是为抢救小孩心爱的玩具,那就不是勇敢那么简单了,大伙应该立刻脱帽向他致敬。这可以说明细节的巨大表现力。
漫画化,是指为使观众迅速记得某个形象,演员表露出某种夸张或扭曲特征。想必各位都领略过《憨豆先生》的风采吧?那种独特的表演方式,注定不可能有第二个人取而代之。主题反复,则是指对某个动作、短语、思想的一再复现,直到它成为该角色的标签。这种有心设计的,看上去有点像强迫症的做法,其实效果不错,昆汀的《杀死比尔II》中就有类似镜头,同名主角比尔多次吹响笛子,直到最后一命呜呼。
分析人物效果,要考虑到他们本身的多样性,但拍电影的人心中也有一个归类,因此,我们不妨将角色分成不同的几对:
常备角色和模式化角色;
静态角色与动态或变化的角色;
扁平角色和圆形角色。
第一对是我们熟悉的,这类角色就像一块砖,哪儿需要往哪搬,砌成故事的背景墙。第二对更有意思一些,常见的是后者,经过各种冲突和打击,角色往往在某些方面有所转变,可能前面还很惹人厌,到后面就自个为自个“洗白”了。不过也有一些是任凭风吹雨打,就是岿然不动的,通常喜剧中会有这样的静态角色,角色重复、幽默的行为常常是构成喜剧的重要要素(比如憨豆先生)。最后那一对可从字面上理解,扁平,说白了就是脸谱化,譬如京剧中的黑脸白脸;圆形指深度、暧昧程度。脸谱化的人物不见得没有市场,美国的英雄电影,那些主角并不包含太多思想深度,但依旧足够打动人。设计成圆形的还是扁平的,得看故事的整体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