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搬运工和原创者。深圳线下课上笑来老师提到他在十年前写过一篇文章《成为能说那话的人》。文中提到,有些话,别人说出来和自己说出来效果完全不一样。因为有些话人家是做到了才说,即人家是原创者,这些话属于那些人。而我说出来,我只是个搬运工,这话我只是知道,没有做到。等真正做到的时候,再说,那效果完全不一样。有时候你必须承认,你的理解是对的,但是别人就是不听你的,而且有时候还会因为你是对的而打击你、排挤你。原因很简单,你是对的,就被动的证明了别人是错的,谁也不想被别人证明自己是错的,那么对不起,你让我不好受了,我也让你不舒服。
别人相不相信你看的是你的历史记录,而不是你所说的话。如果你以前做成了很多事,那么别人会倾向于你以后也会做成。而我以前没有做成过什么,即时我说的确实是对的话,有时别人也不会相信,甚至还会打击、嘲笑。当一个原创者而不要做搬运工。
想想我自己当了多少次搬运工,做了多少次让别人不舒服的事。让别人不舒服,比人怎么可能让我舒服呢。默默的做到,比说到、想到重要的多。
2.很多事不是因为不会做而放弃,而是因为做的不好或者其他原因放弃的。
这个观点是老师线下大课上提到的。想想这些概念都是老师经过多少次的思考才提炼出来的,我就这样随随便便的得到,感到好幸运,也好惶恐。幸运是,我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就得到这么深刻的答案。惶恐是因为我现在只是一个搬运工,还需要内化,实践,让自己成为一个原创者。
今天工作遇到了一个新的问题,想了好几个方法都没有解决问题。觉得很多时间都过去了,但是依然没有进展有点沮丧。想起了老师举的例子,绝大多数人(大于99.99%)都会跑步。跑步对质量糖尿病有很大好处。但是很多糖尿病患者都不跑步,他们会跑步但是不跑,为什么他们宁死不跑?不是因为不会,很多时候而是因为做的不好或者不想做等等。
生活中也是一样,做了一些事发现没做好,就问自己,我是不是不适合这个?就不想做了。除了极少数的技能是需要天赋的,比如要当一流歌手、运动员等。很多事努力去做是会有进步的。而且有些事做到及格(60分)就可以了,优秀(85)就已经很好了。因为我们是需要多维度竞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