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山
图|侵权
1
周末,想认认真真写篇文,但坐在电脑前没有一点灵感。
百无聊赖中,点开爱奇艺电影专题,翻看到《云中行走》这个名字,觉得特别好奇。
点开播放,电影中菲利普·帕特一切准备就绪,站在钢索前,故事就这样展开了。
他走上去了,轻柔、从容、优雅的走在钢索上,手持平衡棍,如履平地的行走于400米的高空,行走于晨曦微见的清晨,行走于微风乍起的云间,行走于世贸双子塔的两端,行走于万人举目的视线,行走于一根纤细柔弱的钢索,也行走于我怦怦乱跳得起伏万千的心尖。
一秒一秒,秒针嘀嗒,时间不断流逝。帕特终于稳稳地到达终点。
一切似乎结束了,天空仍平静得如同什么也未发生。可以尽情为高空行走的奇迹般的艺术鼓掌欢呼了?
不,好像为时过早,似乎还有什么要发生?
帕特像感受到了钢索的召唤,他开始了真正成为神迹的行走。
他变换着姿势,有时跪坐,有时仰躺,有时单膝跪下,向观众俯首致敬,向天空举手致敬。
晕眩的不真实感如同强心剂被注入心脏,兴奋癫狂的愉悦感终于在空中绽放出最夺目的光华。
空中逼近的飞鸟,风中颤抖的钢索,双塔楼顶环顾的警察,丝毫不能撼动艺术家半分。
必须行走,行走于生命的边缘,或许当濒临死亡,当面对绝境,才完全决绝地迸发出生命涌动的力量,那是生活里唯一的高潮。
看完电影,我感觉帕特的行为有点疯狂。
2
关闭电脑,我久久不能平静。
在影片的一开始,菲利普帕特有这样一段独白:
“为什么你要这么做?这是人们问我最多的一个问题。为什么你要在钢丝上行走,愿意冒着死亡的危险去试探命运?但是,我不这么认为,我从来不提“死亡”这个词,相反我更愿意用“生命”这个词去代替它。因为对我而言,在钢丝上行走就是我的生命”。
确实,追逐梦想还需要什么理由吗?
当菲利普和脚下的钢丝融为一体,脚下的云雾向四方散去,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在做什么。
在他看来,这次的行动是对双子塔和这座城市最好的致敬。
还记得有资料介绍一生充满悲剧的音乐家贝多芬,毕生以音乐为伴。
他曾把自己关在一家旅馆里,昼夜练琴,累了,就趴在琴上睡,手指练得发热,就在水里泡一下,还因此被楼下的旅客投诉天花板漏水。
比他更疯狂的艺术家米开朗基罗,曾经为了画好人体而去解剖尸体,还被尸臭味熏得几天吃不下饭。
在工作室创作时,也是昼夜不分,困了就和衣倒床上休息,衣服不换、鞋子不脱,以致后来脱鞋子时竟能脱下一层皮。
还有数学家陈景润,因为时时刻刻想着数学题,以致撞到灯杆后竟对着它说“对不起”……这是何等的疯狂行为啊!
也许我们该向这些疯狂的家伙们致敬。
3
当梦想照进现实,我看到的是每一位艺术家背后的不疯魔不成活的疯狂。
当看到菲利普完成了凡人难以逾越的一个梦,谁又能够说这样的疯狂不是梦想呢?
贝多芬、米开朗基罗和陈景润他们特立独行,桀骜不训,格格不入,用与众不同的眼光看待事物,用超乎常人的毅力做一件事,谁又能说这样的疯狂不是梦想呢?
他们不喜欢墨守成规,他们也不愿安于现状。我们可以赞美他们,引用他们,反对他们,质疑他们,颂扬甚至诋毁他们,但唯独不能漠视他们。
或许他们是別人眼里的疯子,但他们却是我们眼中的天才。
因为只有那些疯狂到无所畏惧、无所顾忌的时候,我们才能拼尽全力,纵身飞跃,实现“柳暗花明”吧。
仔细想想,这个世间的艺术家科学家多如流沙,但真正出类拔萃、流芳百世的,就只有那些曾经为梦想而疯狂的不朽人物。
没有梦想的生活,即使再舒适,也会令人窒息;
追逐梦想的旅途,即使充满艰辛和坎坷,也会令人向往。
一直觉得梦想是两个伟大的字样,之所以说伟大是因为实现梦想是艰难,就像沙里淘金一样,但梦想实现也是无比明亮和耀眼的,像夏夜天空中最亮的那颗星。
不管我们从事什么工作,只要有梦想,一定要呵护好那微弱的小火苗,一定不要让她熄灭于生活中。
不管我们在什么时候,一定要远离那些嘈杂的声音,即使偶尔变得疯狂,也要安心地专注于自己,专心于目标,或许才能离梦想越来越近。
愿每一个有梦想的人都够疯狂,愿每一个人都梦想成真吧!
无戒365无限挑战营第4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