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在做一件普通的事
谈不上传承或匠人精神
——罗阳
滚边的元宝立领,蝴蝶状的盘扣,开叉的裙边,合体的剪裁勾勒出纤细的腰身,橙黄的灯光下,她袅袅婷婷地走着,穿过狭小逼仄的过道,摇曳的背影引人无限遐思。电影《花样年华》里,张曼玉在23身旗袍的包裹下,时而温婉明媚,时而矜持忧郁,时而雍容大度,演绎着女人的千愁万绪和万种风情,也将人们的视线再次牵引回旗袍裙角飘曳的悠悠年代。
一件得体的旗袍背后,必定藏着一个品味不凡的裁缝。深谙量体裁衣之道自不必多言,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懂得如何用一身旗袍,熨帖地凸显每一个女性的特有气质。当下你联想到的可能是隐匿在深巷中的老裁缝,鬓角微微泛白,表情一丝不苟。不过眼前出现的这位人号罗三的裁缝却是90后,他一身复古味儿的西装,戴着圆圆的金丝边眼镜,头发微卷,颇有点文艺青年的范儿。
罗三坐在成都一环路的一座写字楼里,一台老式的缝纫机前,右脚熟稔地踩着踏板,手上则小心翼翼地移动着衣料,如同对待珍宝般,精心制作着一件旗袍。放下手中的绣花针,说起与旗袍的渊源,罗三的神色立马松弛下来。因为有一位做旗袍的干妈,于是从小就不停地往她店里跑,一开始是因为缝纫机那哒哒哒的声响吸引了他,日子久了,耳濡目染之下,自然而然地对旗袍生了几分兴趣。再加上他对读书着实无感,17岁那年正式入行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干妈成了他的第一位师傅,起先帮忙守了两个月的店,熟悉布料,像招待客人这种看似没有技术含量的活儿却让他练就了犀利精准的眼光。量体、剪裁、制作,流程一步步地学习摸索下来,不多时他就能独立上手制衣了。一开始罗三做的“海派”旗袍较为简练,只需勾勒出身材,后来他被“京派”旗袍的精致端庄所吸引,就向在春熙路附近开店的一位老师傅求教。可老师傅已不愿收徒,在那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罗三就在边上看着,回家后苦练,包边、镶边和绣边的手艺就是这样慢慢地磨出来的。大二那年,他就创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为人定制传统的旗袍。
洒脱不羁的年纪,爱喝酒爱健身爱听摇滚乐的罗三,做起旗袍却有些老派,甚至有些偏执。虽然罗三也会在旗袍中融入一些西方元素和现代工艺,比如蕾丝和省道,但这种改变显得自然柔软,不过分迎合时代的审美。他这样形容传统旗袍与改良旗袍的差异,前者更讲究人和服装的协调一致,以服装去适应人的形态和气质,而后者却更像是人和时装的斗争,需要人去配合服装。稍不留神,就可能用力过猛,比如叉开得老高,领开得过低,那就容易显得媚俗风尘。
恰恰是因为对传统神韵的这份固执,罗三的工作室才吸引了一群热爱传统文化,内外兼修的女子。在他看来,每个女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旗袍。纤细的人能穿出一股子清丽,丰腴的人也能穿出雍容的风韵,年轻的人能穿出一份青春俏丽,容颜逝去的人依旧能留存一份典雅知性。与旗袍相称的绝不仅仅是曼妙的身姿,而是由内及外,一举手一投足散发出来的气质。
一袭旗袍,凝练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女性美丽的描画。一领一叉的窈窕,优雅内敛的表达,将女性的温柔、高贵、知性展现地淋漓尽致。新的时代审美下,年轻一代对传统服饰的复兴和探索,能让这份袅袅婷婷的美得以延续,也恰好证明了中国传统审美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