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我是09年的时候开始在空间写日志的,断断续续也写了有几十篇。有时候也挺佩服自己的毅力,竟然坚持好多年。或许是载着对回忆的眷恋,任凭怎样的物是人非,我对文字始终怀着一种特殊的心情。
写随笔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写心情淡看花开花落的一瞬,写工作和做事孜孜不倦。总之凡是能涉及到的关于自己的方方面面,都会伏笔记录,如此透彻。
有时候也常常怀疑这样的剖析自己真的好吗?但这就是我所有生活和经历的全部,我最能想到的也就是用这个方法记录,何尝不是一种快乐。免得到老去的时候,年轻的事情一样没记住,那岂不也活的挺悲哀。
有时觉得对于文字是一种爱好,但也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爱好,甚至早已升华成了我对生活的信念。每天脑袋里勾勒的画面,也是我夜深人静的时候在抓破脑壳想尽的创作。
如何写好一片文章?怎样才能勾起读者的兴趣?最近我下载了一个叫做“简书”的阅读软件,里面有很多作者的文章是写的非常好的。尤其是那些能够登上首页的文章,看完以后真是深深收益。里面有教你写作的方法,教你读书的方法,甚至教你做人的方法,等等……
我一直有个习惯,每次阅读完一篇文章总要给作者留下片字评论,假如哪次遗忘了,心里会不舒服觉得对不起作者。或许是跟我的文字情节有关吧!毕竟每一位作者都希望自己写出来的东西能够有人看得到认可,能够有人提出意见共勉之。
写作的题材种类繁多,写作的方法千变万化。你可以用一段优美的句子,概括生活原本的快乐;他也可以用一句伤感的情话,来衬托此刻内心的失落;而我自己却是惯用一些记忆的片段,来描绘那些无处安放的青春岁月。
还有人生的每一次邂逅,每一次桥段,以及每一次的晨钟响起 ,原本觉得会是上天早已安排好的结局。可遇到的事情多了,听到的故事多了,见到的人也多了,原来命运根本就不是所谓的一成不变,只要你去努力奋斗拼搏,就可以改变那些糟糕的状况。
以前的励志书籍名人传记我确实是看过几本:有马云的成功学之类的,有伟大乔帮主一生奋斗的苹果史,也有李嘉诚是如何白手起家从长江实业到房地产大亨,更有比尔盖茨如何从哈佛辍学创建微软帝国等等。这些东西我始终都是只记在脑子里,从来也没想到过该如何运用。往往看书的时候是内心澎湃激昂,自己仿佛也成了他们的化身,合上书以后依旧穷屌丝一枚。没事还总爱自恋的跟谁来个对比,可对比的人物往往与自己天壤之别,后来我学会了谁也不去打扰,只是静静地思考人生。
时间如水,总是无言。一晃已经步入二十七八岁的年纪,要事业没事业,要经济没经济,幸福指数就更不用提。往往是打工消磨掉一年,稀里糊涂混一年,碌碌无为又一年。年龄在不经意间增添了一岁又一岁,消耗掉最美的年华,仅留下些许回忆的伤悲。
有时候也会觉得是该趁着这个即将奔三的尴尬年龄去学点什么,于是我就决定先从看书开始。当我看完刘同的两本青春励志型文学作品,分别是《谁的青春不迷茫》《你的孤独虽败犹荣》我才真正懂得原来梦想只有去一直坚持下去才会看到希望。迷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两年、三年、五年扔找不到方向,那就是彻彻底底的悲哀。失败了也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从未直面孤独,畏惧孤独,穷极一生。战胜孤独,坦荡一世。
“蝉,蛰伏与地底,等待着羽化,等待着再一次的拍翼而飞”。这是我目前为止觉得最励志的句子,比起我自己囫囵填词的伤感语句不知好了多少倍。写作其实就是这样你看得多了,读的多了,就不敢对比了,会觉得自己就是街头过家家随便闹着玩的,逊色的往往是好几个档次。
有了这种感觉之后,我再次翻阅自己以前写的文字。原来我对你的热爱还是不够深,写的读的终归还是太少。假如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我想我也会写出一两篇得意之作的吧!我现在的写作方式就是完全拼凑式文章,别人可能用两小时就写成交稿,而我却要写两个月。
说起时间也是有大把大把的,就是不知道都被弄丢到哪里去了?往往会觉得虚度光阴的生活,比起踏实工作的日子要多得多。那么究竟是什么让我陷入如此重覆式的懒惰?是好逸恶劳的心思改变了我对人生的看法?还是读的鸡汤多了用在我身上就彻底不管用了?
原来我一直都只是活在自己文字的世界里,拿着只属于自己的奥斯卡影帝,常年连坐。
不管将来自己能走到哪一步,亦或是人生,或是文字,我想至少有一件事情是明确的。就是要真正活出自我,哪怕是从文字里看世界。即使有朝一日连路都走不动了,也要呐喊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