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还能再活五十年》 李易缘
笔下无岁月,纸张没涟漪。(没 mo)
恬页归入夜,琴声润心征 。
每写上一篇文章,都是自己新的提升,无论文章的好与坏。总结归来,都是一种成长,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底稿早就在心底铺垫了六七遍。在怎么铺垫也就这样,不如敞开了来写。
近几年的生活拮据和家里不时地安排“相亲”,迫使“心理”的毛病烙下了病根,到了一定的年龄段,家里的相亲、订婚、结婚、生子、定居,一系列“系统”的安排。
风靡整个中国,逐渐形成了中国又一个优良传统,我不知道全国各地的青少年对家里人安排的“相亲”有什么“心理”上的膈应感,就我而论时间一旦久了,心里竟升起了恐婚和厌婚的念头。
这种念头加上 上学时的一些净言,在心里扎了根,难以厄除。
在家里人的角度来讲“相亲”这是一件好事,自己子女的结婚是天大的喜事。只是家长可能忽略了子女的某些感观... 就家里人安排的相亲来讲,这“相亲”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
拿难来讲,就是从了父母的心思,老老实实的接受“相亲”,通过短暂 的接触,双方不是很了解,但感觉还不错,慌慌草草的领了证,顺理成章的在完成以下程序 结、生、定...完成这些以后,要么拖家带口去外地谋生,或者留在家里“子承父业”、或自己做点小生意,还着房贷车贷,看着自己的孩子一天天长大,上学,结婚、生子。说句白话就是拿自己五十年的青春岁月,把上一辈的传统、传给下一辈。
怎么来讲不难呢?不过就是婉转的拒绝,拒绝浪费一个“五十年”。不是说五十年可以做多少事,只是不希望把一个“五十”年浪费在一个没有“感情”温度的家庭里,伤了孩子,也负了自己。
若能从我的寿命上再加个五十年,或许我会听从家里的安排,
若能从我的均值上再加个五十年,或许我会听从家里的安排。
可是阎王爷他会给你吗?别闹了,你又不是他亲戚。
结婚选妻、不是一件小事,她关乎着自己的后半生和工作,等等一系列的问题的发展向。就选“妻”而言,选对了你是成家立业,选不对你就是败家失业,这话一点没错。
一个好的发妻,就是你生活上好的导师,若这生活上的“导师”真的等不到怎么办?就我而言,我这个人比较懒惰比较自私(我自私但我不自利),若真的等不到,我寂寥此生也是无恙。
不结婚?孩子的问题?家里的问题?老了以后谁去照顾自己?死后怎么办?这些都不是问题,自己条件允许了、孩子孤儿院领养。
死了不求一棺一墓,烧成灰,倾洒在这世间。
本是无尘来,何惧无尘去。
(本文仅以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