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是大山脚下的人,是个从苦日子里熬出来的人,父亲的命运也是充满磨难的。翻开他年轻时的照片,绝对想不到这个只会扛着锄头、吐着烟圈的男人还曾有这样的意气风发。
七十年代的时候,父亲因为家里难以供起学费,读到高中便辍学回家。那时候正逢部队亟需人才,高中学历的人来参军肯定算是一个宝,而且父亲也很愿意参军,这对父亲的发展来说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可是那时候正逢农忙,一家人的生计都成问题,为了多挣工分养家糊口,爷爷执意把父亲留到家里帮忙。就这样,年轻的父亲在争吵无效后只能默默地抹眼泪,他的梦想就也随着沾满粘土的解放鞋,深一脚浅一脚地烂在土地里。
后来父亲结了婚,有了一个温馨的家,虽然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却还算惬意充实。就这样,父亲有了儿子。他这辈子最大的梦想就是希望儿子有出息,不要像自己一样被生活埋在黄土地里,因此父亲一直都很重视对儿子的教育,无论是小学还是高中都严格要求儿子。
幸运的是,儿子懂得生活的不易,念书很用功,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高考后,儿子凭着一腔热血来到部队,当接到通知书的时候,父亲摆上了酒席,请所有亲戚吃饭,向乡亲们诉说着他的骄傲。对这个在苦酒里泡了大半辈子的男人来说,这是少有的风光。
儿子出发前,父亲要送儿子,他对儿子说:“儿子啊,爸不求你这辈子职位能干多高,只希望你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并且不要忘记努力。”列车鸣笛声响起,儿子乘坐的列车走了。黄昏里,落日拉长了父亲瘦小孤独的身影。
再后来儿子毕业了,因为工作需要,经常回不了家,每年的年夜饭都没有了以往的热闹。还有一次儿子回家的时候,母亲发现儿子走路的姿势有些奇怪,通过逼问才知道,儿子执行任务时腿上受了伤,留了后遗症。母亲终于爆发了,每当儿子不在家的时候就和父亲争吵,质问父亲为何当初要让儿子去参军。父亲沉默了,他的心和被母亲摔在地上的盘子一起碎了。
在那以后,儿子回家的时间越来越少,父亲抽烟也越来越狠了。有一次父亲和儿子两人炒俩菜坐着唠嗑,父亲就问儿子:“你参军,后悔过吗?”儿子答道:“人活着总要做几件自己喜欢的事,我就喜欢当兵。”父亲开心地笑了,爷俩开心地碰杯,激动得酒洒了半杯在桌子上。
后来有一次,父亲病倒了,不能送儿子到车站了。母亲去送儿子时,问儿子:“是不是列车要到很晚才出发啊?”,儿子诧异地说:“没有啊,我基本上都买中午的票,到单位刚好早上”。母亲回答:“不对啊,那你爸总是到晚上才回。”这时,儿子突然醒悟了,他仿佛看到父亲孤单的身影在列车站一直站到天擦黑。从母亲口中,儿子还知道父亲从儿子参军那天开始就每晚看新闻联播,还经常关注国际安全形势。
原本在儿子看来,父亲除了每年都变老以外,没什么变化,可他现在才知道,父亲原来一直这样默默地爱着他。儿子上车了,他回头的时候好像在人群中看到父亲的影子,恍惚中,他看到了一座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