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什么导致了积懒成笨
作为老师,我见过各种各样的孩子,通过见证他们的成长,我深刻地意识到,随着孩子年级的升高,学习越来越不是一件只凭智商就可以搞定的事。
我见过一开始单凭聪明,学习还过得去,但是因为懒散,没有好习惯,成绩越来越差的孩子;也见过一开始成绩不够拔尖,但是因为有毅力、耐心和好的学习习惯,冲过瓶颈期,越学越有自信,成绩远远超出了老师的预估的孩子。
——《有多少孩子是积懒成笨》
确实如同上面这篇文章中所说,随着年级的提升,在学习中,智商的优势越来越小。许多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评价为“聪明”的孩子却在学科学习中面对着难以解决的困难,甚至成绩一塌糊涂。
但原因,却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没有好的学习习惯。或者说,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将之归结为是因为过去的学习过程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实在是过于笼统,除了加重家长的焦虑之外,并没有什么好的作用。即使是和学习习惯相关,我们也需要搞明白为什么这样的学习习惯好、那样的学习习惯不好。
其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没能跟上学习本身的变化。
一
学校的学科教学及其所使用的教材,整体而言,是一个层次相对清晰的体系。从小学到高中,学生所面对的学习对象有一个由具象逐渐走向抽象的过程。
以语文为例,小学低段以识记为主,相对简单,即使是有需要灵活运用的问题,只要能将日常生活的经验迁移过来,也很容易解决。智商高的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极易建立优势,并获得学习是比较轻松的过程这样的初步印象。
到了小学高段,出现了阅读理解,生活阅历丰富的孩子依然会占有优势,只要他能够将生活经验迁移到学科学习中来。不过,这个时候,他们的优势就已经不那么明显了,因为越来越多的题目必须要利用学科内的知识才能加以解决,而不是通过迁移生活经验来解决了,甚至即使他能够有所理解,却始终难以准确表达——他的词汇库中没有相应的词语。
到了初中,语文更是基本上完全摆脱了日常生活领域,而真正地进入语文领域,所涉及的概念不止更多,也愈发抽象。即使是很多课文选篇,其关注点也从日常生活进入精神世界。这一类文本的阅读,就非掌握一定的方法和相当的语料不可了。孩子所拥有的有限的现实生活的经验已经很难与文本发生链接。
高中语文,尤其如此。且不说深入地理解文本中作者所想要的表达的东西已经变得愈发困难,读懂文本所需要的门槛也越来越高。一课《林黛玉进贾府》,许多老师要带着学生引经据典“扣”一星期约六节课的比比皆是,而学完了,仍然有许多人茫茫然若无所得。其中人情世故,颇多超出一个高中生的现实经验世界之处。至于像《滕王阁序》这样的文言文,哪怕是借助注释,也有学生开始读不懂其字面意思了,更不要说读懂其中的悲哀与振奋了。
很多我们所说的学习很差的聪明孩子,其实都是在这个“具象-抽象”的“过程”中败下阵来。
简单来说,“具象”内容的学习较为简单,“抽象”内容的学习较难,同时又需要以“具象”内容为基础。倘若具象内容掌握不足,对“抽象”内容的学习便会出现巨大的障碍。
二
为了养成探究能力,学生必须:①具有深厚的事实性知识基础;②在一个概念框架内理解事实和观点;③对知识加以组织以便提取和运用。
——《学生是如何学习的——课堂中的历史》
我国传统教育最成功的地方就是成功地让学生识记了大量的事实性知识。这样,假如孩子本身没有在这个过程中掉队,甚至受伤,而是比较适应的话,孩子自然可以在较高学段的学习中能够有材料运用,构成事实上的后发优势。所谓的“笨鸟先飞”,正是因为他在事实性知识的学习掌握中下了笨功夫、死功夫,然后在学习的第二阶段——将事实性知识在相关的概念范围内框架化——获得优势。在这里,我们甚至可以断言,在中学阶段的学习中,掌握的事实性知识越多,所拥有的优势越大。而智商的优势只能在此基础之上存在。
这也就是为什么公办教育虽然饱受诟病,但依然成功地培养了许多创新人才。毕竟,创新或者想象,也必须是以过往掌握的大量的“事实性知识”为基础。创新不可能是一座空中楼阁。
我们很难见到坊间流传的“快乐教育”最终的成果究竟如何,但就我对学生的观察,其结果并不乐观。(也正因此,他们不再愿意提及?)毕竟,“快乐教育”所反对的,难道不是对这些事实性知识掌握以及由此所带来的劳累甚至恐惧吗?由此,大多数信奉“快乐教育”的人从根本上断掉了孩子进一步学习的可能性。
“积懒成笨”的真相就在这里:部分孩子“懒”于去掌握那些看起来很枯燥无聊的事实性知识,最终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一筹莫展,虽然看起来很聪明,但表现出来的却是越来越“笨”。
“过去三十年的数据引导出了一个科学上无法反驳的结论:缜密的思考需要了解事实,不只是因为有一些事情需要去思考。教师最关心的环节——推理和解决问题这样的批判性思维——恰恰和长期记忆中的(不仅是环境中的)事实性知识密不可分。”(《孩子为什么不喜欢上学》)
比如,如果你想要读明白中国的典籍,你首先明白中国史书写作中的“春秋笔法”与“微言大义”的传统,还要掌握一些必须的词汇,如“诛九族”与“灭九族”,一字之差,作者的态度却了然无疑,这是没掌握“诛”(诛杀有罪之人)与“灭”(偏中性,但在实际语境中往往带有残暴意味)以及类似的“屠”(屠杀,不符合道义的暴虐行为)等词的词义的人所无法理解的。这也是为何汉语中近义词及所谓的同义词(事实上不存在同义词,哪怕是“饥”与“饿”也是不同的)如此之多。只有掌握了相关的背景知识,据此而出发的思考才不至于走入歧途。引经据典侃侃而谈,最终却被发现对材料本身的理解有误的事情可不少见。
事实性知识对抽象学习造成障碍的,在数学学科中尤其明显。举一个可能不大恰当的例子,你能想象一个对平方数掌握得千疮百孔的学生很好地掌握勾股定理么?
三
明白“积懒成笨”的本质之后,我们也就明白要想改变这个问题的办法不是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而是要去重新掌握哪些本该掌握却没有掌握的事实性知识。而且,孩子的年级越低,操作起来实现的可能性越大。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老师面对孩子数学方面的学习困难的时候,给出的建议往往是让孩子从一年级开始逐册排查。
那良好的学习习惯或者品质难道不需要吗?当然需要。尤其是诸如坚毅、认真、细致等,在补事实性知识的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我强调要解决“积懒成笨”的问题,根本方法是重新去掌握那些事实性知识,所强调的是养成这样的好习惯的意义。
让孩子明白我当前做某些行为的意义是什么,这很重要;让孩子一开始就明白学习过程中可能面对的困难与进展是什么,也很重要。
事实上,假如一个孩子一开始就稳扎稳打地去掌握那些事实性知识,在日常学习中,我们更乐于称之为基础知识的东西,他在后来掌握新的知识的时候就越来越轻松。但让一个孩子回头去掌握那些遗漏了的事实性知识,抛开难易不谈,他是很容易犯眼高手低的毛病的。因为这些内容在他过往的学习中曾经无数次遇到过,他以为自己是掌握了的,便很容易不以为然。自然需要认真与细致,非如此不能发现自己的遗漏究竟在什么地方。
同时,他又很容易陷入无聊之中。学科知识的学习梯次是与孩子的心智发展水平是大体相当的,只有符合当前认知的或者略微超出孩子现有认知水平的东西才可能被视为有趣的,大量被遗漏的基础知识已经明显低于孩子的认知水平,被认为是无聊的东西实属再正常不过的。但这些内容又必须补上,此时,就必须具有坚毅的品质不可了。
这些都是很有必要与出现了这样的学习障碍的孩子深入剖析的,而不是泛泛地告诉他们,你要拥有这样那样的学习习惯,而是让他们明白,要想改变现状,为何非如此不可。也让他们对接下来的补习中可能面对的困难有所预期,以便更好应对。
也正因此,无论任何学生,都必须重视小六、初三、高三的第一轮复习。这毕竟是一次难得的对过往所学基础知识全盘梳理的机会,也是一次极佳的查漏补缺的机会。
四
掌握事实性知识有三个办法,死记硬背,理解记忆,在反复运用中默会。
这三个办法看似是分裂的,但是没有一定量的死记硬背,理解记忆将会是非常困难的。我经常发现学生在背诵古诗文的时候,一开始就尝试背诵,而不是先熟读,其结果是背诵出来的也极不流畅、极其易忘。死记硬背也是讲究技巧的,是反复训练达成的,几乎形成条件反射,说出上句,下一句就脱口而出,思考的过程是潜在运作而不是显性存在的。此外,死记硬背也必须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之上,否则只是一堆无意义的符号,也难以建构起联系,阻碍背诵。对于要求准确性的古诗文背默中,一定的死记硬背是必须的。其他的还包括语文基础的字词和英语的单词词组等。此外的大部分文科科目都重点在于理解记忆,而理科的则需要在反复练习中默会。
那么,我既不肯在比较枯燥的字词句的识记中下功夫,又不愿意动脑子思考以达到理解记忆,更不愿意反复练习,更不用说通过讲述的方式来加深理解,我该如何积累大量的事实性知识呢?
没有可能。
但仅仅如此还不够应付中学阶段的学习。
大家如果去知乎上搜中学生该如何学习,会看到不少乐于分享的学霸兴致勃勃地拿出自己的笔记来现身说法,或者一再强调笔记的重要性。
这里还要理清的一点是,笔记,不是简单地将事实性知识或者学科的核心概念罗列下来,优秀的笔记必然是在一个又一个的事实性知识梳理组织在核心概念之下的。
比如语文的核心概念之一“修辞”,与之相关的基础概念便是小学时已经掌握的“比喻”“拟人”“夸张”等。将之框架化之后,学习者便很容易明白在中学阶段的狭义“修辞”是针对语句层面的的手法,而不是针对篇章的。也自然容易在遇到一道指明了考察修辞的题目时按图索骥,而不至于不知道回答什么或者答非所问。进一步,也就更容易将之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这一过程,便是中学阶段学习中尤为关键的“框架化”——去发现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将一定的事实性知识纳入相关的框架。这也是将知识进行组织以便提取和调用的一种很实用的方法。
2019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