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洛家族川滇迁徙路(二):伍利莫格,莫洛家族是九人合抱之箭

走亲记 ▏莫洛家族川滇迁徙路——

二、伍利莫格,莫洛家族是九人合抱之箭

文/曲木拉哈(彝游志)

动车从越西县城出发向南行驶10公里左右,就到达越西马拖依嘎(ꂵꄧꒈꇤ)。马拖依嘎,顾名思义就是马拖河谷,也叫马拖坝子,是越西小平原的组成部分,位于越西河的上游。马拖依嘎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在彝区是比较出名的。马拖依嘎,也是莫洛和果基家族迁徙路线中比较出名的一个“点位”,有很多莫洛家族居住。在马拖依嘎北端的大瑞镇瑞龙村(吉务拉达ꐚꃷꇁꄿ)一带,居住有莫洛家族的那果比木(ꅱꈤꀘꂥ)支【比较出名的是洛惹、木机(ꆤꌹ、ꃅꏸ)父子】和那果吉柳(ꅱꈤꐛꑕ)支【比较出名的是曲木阿果(ꐊꂾꀈꇭ,曲木尼苦惹ꐊꂾꆀꈐꌺ之父)家】;马拖依嘎西南端的西河村一带(吉依洛伍ꐚꑴꇈꃶ),居住有莫洛家族的吉曲阿约(ꏣꐎꀋꒀ)支,知名的有“德古阿莫ꅊꈭꀋꃀ”打博、尔博(ꄇꀨ、ꇔꀨ)两兄弟,打博、尔博原先是从喜德县米市(ꁶꏂ)搬来越西的(阿莫ꀋꃀ:……之母,相当于……的宗师、大师之类;德古阿莫:德古之母,相当于德古大师、德古宗师,意思非常有名、资深的德古)。

上图:新成昆铁路动车从越西马拖依嘎驶过(近处动车的南前方是笔者的老家中林村“嘎家尔库”)

动车从位于马拖依嘎中部,特吉阿波山(ꄮꐙꀋꁧ)北麓的中林村(嘎家尔库ꇣꏦꇓꈐ)中间穿过。这嘎家尔库,就是我的老家,我爷爷曲木吉惹(ꐊꂾꏹꌺ)也是知名人士(我大哥曾在遥远的甘孜州康定市,听那里的人讲过爷爷的故事),曾被划为地主,有关他的传说很多。爷爷的真名叫书达(ꎺꄿ),吉惹(ꏹꌺ)只是他的外号,只不过他这个外号名气太大,知晓度更高,所以,一般人只知道吉惹,认为这吉惹就是他的真名,还有的误以为“吉惹、书达”是父子关系的两个人呢!爷爷修建的蓝色土碉楼(丁儿阿乌ꄂꇗꀊꃴ)成了这里远近闻名的“地标建筑”,一说起“马拖依嘎蓝色土碉楼(ꂵꄧꒈꇤꄂꇗꀊꃴ)”就人人皆知……素未谋面的爷爷早已远去,留给我的只有这沧桑的丁儿阿乌,还在新成昆铁路边上倔强地挺立着,默默诉说着远去的岁月……

以上两图:位于越西马拖依嘎中林村的“丁儿阿乌(蓝色土碉楼)”

莫洛家族之所以称为莫洛惹索(ꃀꇈꌺꌕ,意思是“莫洛三子”),是因为莫洛有三个儿子:莫洛沙素(ꃀꇈꎭꌡ)、莫洛木果(ꃀꇈꃅꈻ)、莫洛阿热(ꃀꇈꀊꌫ)。我是莫洛阿热支中的俄布六子ꀑꀮꌺꃘ(俄布布特ꀑꀮꂆꄮ、俄布尔坡ꀑꀮꇐꁉ、俄布约惹ꀑꀮꒀꌺ、俄布奢格ꀑꀮꎷꈨ、俄布那果ꀑꀮꅱꈻ、俄布吉火ꐚꉘ)之俄布尔坡的后代。俄布六子发祥于越西县竹阿觉镇境内的俄布格则(ꀑꀮꈧꋓ)。我们这支俄布尔坡,大概是在我五世高祖吉宗(ꐛꊛ)那一代搬迁到越西马拖依嘎,先居住在马拖依嘎东林村(阿普达ꀋꁍꄉ)上方的高山坡上,在一片荆棘丛下方。吉宗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伍石(ꃴꏃ),小儿子叫伍嘎(ꃴꈴ)。后来,吉宗的大儿子伍石的后代从山坡上搬到东林村一直到现在,这就是《莫洛惹索谱》编委会主任王海(ꐊꂾꏹꑴ)、副主任王平(ꐊꂾꇐꄸ)这一支了;吉宗的小儿子伍嘎的后代就从山坡上搬到东林村下方大概五百米远的嘎家尔库一直到现在,这就是我家这一支了。目前,俄布尔坡后代主要居住在马拖依嘎的东林村、中林村和西昌市等,男性人口80人左右,辈数最多的是17代【我的家谱为:莫洛ꃀꇈ→阿热ꀊꌫ→阿乃ꀉꆽ→阿多ꀉꅂ→金俄ꏢꀒ→俄布ꀑꀮ→尔坡ꇐꁉ→克比ꈍꁘ→吉宗ꐛꊛ→伍嘎ꃴꈴ→莫阶ꂽꐷ→书达ꎺꄿ(吉惹ꏹꌺ)→伍呷ꃺꇤ→拉哈ꆿꉐ,14代】。

下面讲讲“莫洛曲木三六一十八”的由来。

很有趣的是,莫洛阿惹支的金俄(ꏢꀒ)、吉曲(ꏣꐎ)、西子(ꑬꋩ)仨兄弟中——

吉俄的儿子俄布有六个孩子(见上文);

吉曲的两个儿子阿约(ꀋꒀ)和俄坡(ꊈ坡)各自也有六个儿子,其中,吉曲的大儿子阿约的六个儿子分别是阿约麻康(ꀋꒀꂸꈁ)、阿约吉的(ꀋꒀꐚꄸ)、阿约阶海(ꀋꒀꐝꉌ)、阿约阿金(ꀋꒀꀊꏢ)、阿约里波(ꀋꒀꑌꁧ)、阿约黑波(ꀋꒀꉈꁧ),吉曲的小儿子俄坡的六个儿子分别是俄坡阿果(ꊈꁇꀉꈻ)、俄坡吉格(ꊈꁇꐙꈾ)、俄坡阿色(ꊈꁇꀋꌋ)、俄坡吉尔(ꊈꁇꐙꇖ)、俄坡阿举(ꊈꁇꀋꏲ)、俄坡吉母(ꊈꁇꐚꂤ);

西子的儿子吉俄(ꐛꊇ)的六个儿子分别是吉俄俄曲(ꐛꊇꀑꐎ)、吉俄古此(ꐛꊇꉂꋌ)、吉俄吉尔(ꐛꊇꐚꆫ)、吉俄阿伙(ꐛꊇꀋꉘ)、吉俄阿古(ꐛꊇꀉꉅ)、吉俄阿康(ꐛꊇꀋꈁ)。

也就是说,从莫洛算起都是第六代的俄布、阿约、俄坡、吉俄四兄弟,每个人都有六个儿子,四六二十四!

那为什么人们平时称莫洛家族为“莫洛曲木三六一十八”,而不是“莫洛曲木四六二十四”呢?为此,我走访了一些莫洛家族的长者,说的是很早很早以前,有一次召开莫洛家支会议(家支会议:伍利莫格ꃺꑌꃀꈩ,也叫“赐威莫格ꋊꃤꃀꈩ”),在统计户数人口的时候,莫洛阿热支中的莫洛金俄的儿子俄布有六个儿子(布特、尔坡、约惹、奢格、那果、吉火);莫洛吉曲的两个儿子中,大儿子阿约有六个儿子(麻康、吉的、阶海、阿金、里波、黑波),而当时吉曲的小儿子俄坡的儿子还没有六个;莫洛西子的儿子吉俄也有六个儿子(俄曲、古此、吉尔、阿伙、阿古、阿康)。吉俄俄布、吉曲阿约、西子吉俄都是同一辈兄弟,而且每个人都恰好有六个儿子,仨兄弟的儿子们加起来就是18个,也就是三六一十八了,“莫洛曲木三六一十八”由此传开,久而久之,“三六一十八”就成为莫洛家族的代称了。而当时吉曲阿约的兄弟吉曲俄坡的儿子还没有六个(后来俄坡也有六个儿子了),因此,当时没有把吉曲俄坡加上去,要不然,不再是“三六一十八”,而是“四六二十四”了!

越西,是莫洛家族的发源地,也是莫洛家族的发祥地,莫洛家族在这里繁衍生息,逐渐人丁兴旺。据2015年11月开始编纂《莫洛惹索谱》时不完全统计,越西县莫洛家族有2268户6226人,分别占总数的40.87%和40.89%(本文有关莫洛家族户数人口数据,如无特备说明,均指男性数量),无论是户数还是人口上看,越西是名副其实的莫洛惹索“大本营”和“根据地”,是天下莫洛惹索的老家。

在越西大地上,莫洛家族留下了许多动人传说故事。像其他家族一样,莫洛家族也举行过很多次家支会议,其中,“俄布格则伍利莫格(ꀑꁮꈧꋓꃺꑌꃀꈩ)”和“峨洛书古伍利莫格(ꀑꇈꎿꈪꃺꑌꃀꈩ)”这两次比较大的莫格(ꃀꈩ即开会)为人所津津乐道。

上图:俯瞰俄布格则

莫洛家族第一次比较大的“伍利莫格(ꃺꑌꃀꈩ家支会议)”,就是俄布格则伍利莫格。时间大概是在一百七八十到两百年前,地点在越西县竹阿觉镇境内的俄布格则,格诺博山下(ꈩꆈꁧꑭ)。主要组织者是优机、阿宗(ꑿꏸ、ꀊꊛ)。这次伍利莫格要求莫洛家族团结友爱,相互支持,抱团取暖,不准家族内部相互伤害,一致对外……据说,此次伍利莫格,还特意将一只耳朵缺口的大灰羊埋在会址里(优机阿宗的家谱为:莫洛ꃀꇈ→阿热ꀊꌫ→阿乃ꀉꆽ→阿多ꀉꅂ→西子ꑭꋩ→吉俄ꐛꊈ→俄曲ꀑꐎ→尔嘎ꇙꇢ→吉批ꏢꀺ→纳古ꅳꇵ→优机ꑿꏢ→阿宗ꀉꊛ,“阿宗”以后的家谱为里比ꑊꁘ→洪惹ꉼꌺ→拉则ꆿꋒ→布都ꁭꅐ……)。

关于俄布格则伍利莫格,四川民族调查组于1958年整理的《凉山彝族自治州普雄县瓦吉木乡社会调查报告》(当时普雄是一个县)记载有果基家族的一次伍利莫格,该伍利莫格有莫洛阿宗里比、莫洛古合等莫洛家族头人参加,而且还和俄布格则伍利莫格有相似之处,我想作为补充叙述,现将其整理如下。

当时,果基家的娃子阿鲁木柱的猪被阿侯甫木偷去。阿鲁木柱的主子果基尤哈和果基什哈为了自家娃子被欺事件到阿侯家交涉未果,于是就把阿侯甫木杀死了。阿侯家为了给甫木报仇,又杀了果基好兹。于是事态发展成为阿侯和果基两个家族之间的冤家纠纷。双方为了此事,都先后召开了“吉尔吉贴ꐮꇖꐮꄟ(彝语,意思是商议、协商)”和莫格,动员各自家支的力量备战。果基家在召开伍利莫格前,按照木刻信(“斯尔马”)通知的各支大小头人先开了一次吉尔吉贴,对此事件进行了反复的商议。到会的头人(果基威亥、克兹乌提、洪车内加、克牛依哈、铁伙什且、古兹尔过、后去阿且、后乌子德等,此外还有两个白彝头人莫洛古合、曲木吉俄)一致认为问题不在于一头猪被盗和一个人被杀,更重大的是此端不可开,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俗话说:“不护一吊谷,十谷被割完;不为一个人,家人被杀光”。大家决议:要打就打赢,打个齐根绝命,房子烧光,财产抢光,叫他们以后再也不敢和果基家为难。决定和阿侯家打冤家,并拟定虎日(ꆿꑍ)出征。开完吉尔吉贴后,各支分别煮酒给家门人吃,邀族人为家门而战。乃比支煮酒给阿兹支的人吃,阿兹支煮酒给衣车支和吉侯支的人吃,吉侯支煮酒给阿梯卓尔支、阿梯日牛支、阿梯尔书支、阿梯衣木支、布日支和阿什等支的人吃酒,衣车支煮酒给阿车支、勿助支、色特支吃。为了接下来要举行的伍利莫格,乃比支煮了二十多坛酒(每坛70—80斤)。果基家各支的人聚集在鲁西赫则克(全果基家支大会会场之一),由有威望的大头人果基古哈主持,召开了全果基家的伍利莫格。在这次会议中,白彝头人吉木吉俄说:“无故偷我们的猪,这是欺到我们家门头上的敌人,我们团结起来,跟他干!”巴毛尔柱说:“这是我们的事,也是我们子孙后代的事,不跟他们干,我们的猪养不住,子孙后代的猪也养不住。”莫洛阿宗里比说:“不怕人少,只怕不团结,只要团结好,同心合力干,走不动的扶着棍子也抛石头干!”约吉依聂说:“能打的青年男女,把武器准备好,刀枪磨起来,箭头磨尖,女的把馍馍做好,只要牛有劲,犁把掌得稳,干就没有个错。能背能走的妇孺,把绳子、背袋准备好,要走就跟上。”果基达衣的呷西(娃子)说:“牛有劲在颈上,马有劲在腰上,娃子有劲在主子身上,黑彝有劲在家门人身上。干就干到底,死活都要干,好人不怕死,真金不怕火来炼。有鸡的拿来,断好口嘴就干。”死者果基好兹的娃子(“瓦加”等级)贾达约祖说:“没有刀矛的,拿夹狗的夹子去,把阿侯家的人夹着牵回来!女的拿棍棒,小孩背干粮,勇敢地走在前面,能去的跟上干。”主持大会的头人果基赤布古合提出和阿侯家作战的建议后,得到全场人的赞同,并当众举行了打鸡仪式,表示决心,誓不改悔,否则像鸡一样的死……

以上两图:位于俄布格则上的俄布村

2022年5月和6月,我和居住在越西县依洛地坝镇依洛村果布组的组长曲木尔布(莫洛阿热中的俄布奢格支)等一起,两次到俄布格则(俄布村)的莫洛家族间进行走访,受到当地莫洛族人的热烈欢迎和热情接待。俄布格则位于依洛地坝镇和竹阿觉镇之间,是原古二乡政府所在地,后撤并给竹阿觉镇。俄布格则是一条山梁,所以叫“格则ꈧꋓ”。为什么叫“俄布ꀑꁮ”呢?听说是由于这里山势高,站在这山梁上,让人心旷神怡,站得高望得远,眼界高了,人也就聪明起来了(俄布,意思就是聪明),所以就叫“俄布格则”。莫洛家族阿热中“俄布六子”支就曾经住在这里,一般认为俄布格则是俄布六子发祥的地方。后来,由于很多莫洛家族从这里陆陆续续搬迁到其他地方去了,所以,现在这里居住的莫洛家族不是很多,目前有六户莫洛家族木果支,15户阿热支,共计21户。当天,住在俄布格则的曲木木且、曲木木沙、曲木木支、曲木木依等莫洛族人,带领我们到俄布格则伍利莫格的“会场”。这是一个紧邻俄布村西侧的椭圆形坡台,坡台上长着郁郁葱葱的洋芋和玉米等农作物。曲木木沙和曲木木支站在“会场”中间的地里,指指点点着附近的相关地点,兴奋地讲着以前的各种传说。站在这“会场”上面,举目四望,周边的地貌风光尽收眼底,真的是一个登高眺望的好去处,让人心情舒畅。俄布格则梁子南北两侧是郁郁芊芊的树林簇拥着,东西两端是一片绿油油的土地;东南方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那个特殊时期非常出名的洛莫大山;洛莫大山和俄布格则之间是一条山谷,清澈的溪水从山谷中间缓缓向西流淌;北方山坡下是依洛地坝镇,位于镇政府所在地的依洛村和沙木洛村之间的阿侯坝嘎(ꀋꉻꁡꇤ阿候寨子),以前聚居着阿侯家族,著名的阿侯家支头人阿侯鲁木子就曾住在这里,这里曾经留有阿侯鲁木子的石墙土碉楼。1945年,阿侯鲁木子联合普雄一带的阿侯、果基、木色、阿芝、拉比、吉里等彝族家支,打败国民党多次“围剿普雄”战役。阿侯鲁木子曾任凉山州副州长,历任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1952年4月19日,阿侯鲁木子等人受到毛主席的接见……再顺着依洛地坝向北方望去,就是曾经在彝区非常出名的普雄坝子了——解放前,普雄是冤家械斗的战场,买卖奴隶娃子的地方。彝族谚语说:“婆伙拉达(普雄)是凶死鬼聚会的地方,是野猪磨牙的地方,是一天抬三具尸体的地方。”那时候的普雄地区之险恶,从这些谚语中可窥见一斑。特别是20世纪40年代,国民党和地方军阀对普雄彝区进行了多次“征剿”,发生了许许多多惊心动魄的战役……站在这曾经的俄布格则伍利莫格的会场上,想起以前在当地流传的一则俗语“ꀑꀮꈧꋓꉬꎼꈁ,ꊿꁮꈧꋒꉬꅊꇈ;ꃀꈈꏦꃴꉬꎼꈁ,ꊿꌉꏦꃴꉬꅊꇈ;ꈌꐔꇁꄿꉬꎼꈁ,ꊾꐔꇁꄿꉬꅊꇈ!”翻译成汉语,大意就是,俄布格则这地方,原来是让人死于非命的地方;莫科阶乌这地方,原来是械斗杀人的地方;克期拉达这地方,原来是抬人尸体的地方(莫科阶乌:以前彝族莫科家住的坡坝;克期拉达:以前彝族克期家住的山谷。这些地方都在俄布格则附近,现在都在竹阿觉镇境内)!这表明在动荡不安的解放前,各家支、各民族之间经常发生非常激烈的冤家械斗,造成的民不聊生、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惨状……时代更替,斗转星移,现在的彝区山寨,风景优美,欣欣向荣,民族团结,家族和睦,人人幸福,家家安康!上述解放以前的一切惨状,早已成为遥远的过去,明天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上图:越西峨洛书古湿地

莫洛家族第二次比较大的伍利莫格,就是人人皆知的峨洛书古伍利莫格了。据说,这次伍利莫格的起因是,黑彝依伍阿合氏(ꒉꃶꀋꉻꂾꂷ),嫁给伍其阿嘎家(ꃮꐔꀊꈚ),因婚姻矛盾,这个依伍阿合氏就吊死给伍其阿嘎家,就这样,发生了当时彝人认为最大的“人命官司”。伍其家族的伍其阿体(ꃮꐔꀊꄜ)、伍其牛祖(ꃮꐔꆓꍗ)两家就和伍其阿嘎家“吉尔吉贴”,商议如何通过赔偿人命金的方式解决这件人命官司。但是,伍其阿嘎家仗着自己在越西县衙有后台,有关系,就不肯赔偿这个依伍阿合氏的“死命金”。伍其阿体和伍其牛祖两家就对伍其阿嘎家说,既然你家不听我们伍利(ꃺꑌ家族、家支,也叫“赐威ꋊꃤ”)的话,不肯赔偿依伍阿合氏的“死命金”,以后依伍阿合家打上门来,我们就不管你家了——于是依伍阿合和伍其阿嘎两家就发生冤家械斗……后来,莫洛家族也参与其中,这次冤家械斗十分惨烈。通过这次惨烈的冤家械斗,大家就进一步认识到家族团结的重要性。于是,由居住在越西县竹阿觉镇俄布格则的阿宗里比、婆伙拉达的莫洛吉拉克(ꃀꇈꐞꇁꈌ)、西泽拉达(ꑞꋒꇁꄿ越西河谷)的赤惹吉尔(ꍶꌺꐚꇔ)支的优祖书毕(ꑾꎊꎽꁘ)等人发起组织,在越西县书古镇勒品村二组(斯普山下ꌧꁏꁧꑭ)召开“伍利莫格”,后人称之为“峨洛书古莫格”。据说,当时来参加伍利莫格的莫洛族人,每人带一支箭来报到,由于参加的人太多,把箭一堆一堆地合拢,就有九堆,需要九个男人合抱,所以,留下了“莫洛吉俄古巴吉(ꃀꇈꐚꊈꈬꀠꐛ莫洛家族的九堆箭需要九人合抱)”的传说。此次伍利莫格进一步强调家族团结的重要性,拟定了“伍利解危(ꃺꑌꏦꃤ家支规矩,也叫‘赐威解危ꋊꃤꏦꃤ’)”。为立誓定盟,还特意打了九节铁链,埋在会址地下……这是一百五六十年前发生的事情。一百多年过去了,后来,人们在修筑书古到喜德的公路过程中,挖出了以前埋在“峨洛书古莫格”会址下的这九节铁链。

上图:以前彝族家支开会,动员打冤家的场景(图片来自凉山奴隶社会博物馆)

《凉山彝族自治州普雄县瓦吉木乡社会调查报告》也有莫洛家族会议的记载,从记载的内容来看,很有可能就是“峨洛书古伍利莫格”。

大约60年前(以1958年往前推,大概就是1898年),莫洛木图被阿侯家族的“尔日支吉赫房”的阿侯吉知杀死,激起了莫洛家族人的愤慨。于是用“木刻信”通知莫洛家的各支(沙素支、木果支、阿热支)族人开会。这次会议的召开,因人数众多,故分别在滥田坝(越西书古)、乃青地(原越西县乐青地乡,现撤并为越西县贡莫镇)、阿诺布什(地名,待考)三处召开。事先莫洛家族各支头人召开过吉尔吉贴,并拟出三个处理意见,一是家支出兵为死者复仇;二是家支凑银子,请勇敢的人去刺死仇人;三是或打鸡、打狗、埋马咒死仇家。召开全莫洛家族的伍利莫格时,果基家因为和阿侯家也有冤家纠纷,加上和莫洛家族的特殊关系,所以,果基家族各支的族人也参加了大会。莫洛维图(头人)主持大会。开会时,先由莫洛木图的亲人申诉被害经过情况,提出请求家支族人做主,讨回公道的希望。然后,各家支头人发表本支人对这起事件的意见,各家支取得了一致的意见,决定出兵为死者复仇。果基家的头人也讲了支持这个斗争的话。会后,果基家和莫洛家各支头人率领本支族人,指日出兵。因对方是阿侯家族的一个支系,力量较大,果基家族的勿助支、衣车支、哈比支、阿兹支、日牛支、卓尔支、吉赫支、衣莫支也来支援械斗。当时械斗用的还是刀矛弓箭,莫洛家族人使的矛枪就有九人合抱那么多,加上果基家人的支援,人群遍野,人多势众,吼的号子声“天空为之变色,鸦雀为之吓落坠地”。莫洛和果基两家族的男子,高喊着:“ꌳꈄꀃꑍꉜꀑꆺ!ꀬꅑꀃꑍꉜꀑꆺ!ꀒꁨꉜꄉꂵꆺ(是英雄就看今天了!是勇士就看今朝了!向前冲啊)!”为了争当“ꌳꈄ(英雄)”而把美名扬,他们个个都像脱缰的野马,“铺天盖地”地围住了阿侯家的尔日吉赫支。他们把山上的巨石掀起来,将其滚下山去撞击尔日吉赫支黑彝户的房宅,远处用弓箭和抛石索攻击,近则用刀矛劈杀,像波涛的洪水汹涌而来,令人肝胆俱裂。阿侯尔日支的人见势不妙,仓皇逃遁。莫洛家烧了他们的一些房子,抢了些牛羊财物……

上图:位于越西书古湿地东坡上的“峨洛书古莫格”地点

很久以前这里就是一个高山湖泊,所以叫峨洛书古,意思是弯弯的高山湖泊,由于栖息着天鹅,所以又叫天鹅湖。峨洛书古风景优美,人文历史底蕴丰富,有很多精彩生动的彝族民间故事传说。彝族著名的民间故事《大雁姑娘》部分情节就发生在这里。传说在很久以前,为了争夺峨洛书古湖泊的水资源,住在婆伙拉达的婆伙斯惹(普雄神)和住在西泽拉达的西泽斯惹(越西神),这两位神仙就相互争斗心计,设计毒死对方,结果双双中毒而亡,同归于尽!据说这里至今还有两位神仙以及迷惑对方的公狗、公鸡的“火葬坟”——那为什么现在我们在峨洛书古只看到一片沼泽地(湿地),那个令人神往的峨洛书古湖泊哪里去了呢?对于这个疑问,让我们继续沉迷在可爱又智慧的先人们编织的这个美丽童话当中吧——婆伙斯惹和西泽斯惹双双中毒同归于尽以后,他们的火葬坟也在峨洛书古湖泊上。经过这两位神仙的这一顿折腾,峨洛书古湖神也不乐意了,毕竟,谁也不愿意挨着坟墓而居,那多瘆人!于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峨洛书古湖腾云驾雾,迁居到安宁河平坝,在西昌泸山下定居了,就成了现在的邛海!而峨洛书古湖,逐渐变成了今天的书古湿地。直到今天,听经历过风雨沧桑,见多识广的老人们说,只要人们在书古湿地中心开荒,或者挖泥炭土,西昌邛海就会浑浊;而每当西昌邛海开海捕鱼的时节,从邛海因躲避人们捕捞而逃来的鱼,时不时的从书古湿地深处池塘里冒出来呢!因此,每次到了西昌邛海开海捕鱼的时节,有些聪明又可爱的人儿就在书古湿地深塘旁边,充满希望地望着池塘深处的出水口,聆听着“咕咕咕”的水流声,虔诚而有殷勤地守候——关于峨洛书古、阳糯雪山、小相岭、喜德孙水河和西昌邛海等地的内在关联,有一句彝族谚语大气磅礴地揭示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ꀑꇈꎿꌋꂊ,ꋓꃱꉒꐎꄑ,ꎿꈪꈭꌺꇴ,ꃢꇉꉐꌦꌵ,ꑝꅇꄇꒉꆪ,ꎝꃄꋑꏦꐔ,ꉢꉳꄄꆈꅑ,ꅑꆏꉐꌦꊰ,ꀒꎂꎿꃀꂋ”。翻译成汉语就是,峨洛湖神吼,相岭云雾起,书古大雁啼,威洛雨迷茫,喜德河水涨(指的是流经喜德县的孙水河),宗木大桥断,螺髻乌云腾,乌云带雨来,邛海扬波浪【峨洛:阳糯雪山;相岭:小相岭;威洛:地名,位于书古和喜德之间;宗木:喜德冕山;螺髻:螺髻山。阳糯雪山上的湖神一个动作(ꂊ吼、叫),就会引起其他很多地方的连锁反应,最后竟然让西昌邛海涨了水,扬了波——这就是所谓的蝴蝶效应吧】。

峨洛书古是彝族《指路经》里归祖线路上的一个“节点”,也是莫洛家族从洛峨乃嘎向西边的迁徙扩散途中一个重要的栖息点。现在,峨洛书古和紧挨其西北方向山谷里的五里箐,居住着很多莫洛家族……终于找到传说中峨洛书古伍利莫格的具体地点,大家都显得异常兴奋和激动,曲木沙果木还当场发表了激情的演讲,听起来不由得令人动容。

以上就是莫洛家族历史上两次比较大,也是知晓度最高的伍利莫格。除此以外,在解放以前,和大凉山其他家族一样,在和仇家斗争的时候,除了“出兵”征讨以外,莫洛家族还通过请毕摩“打鸡打狗”等方式,诅咒仇家——这也是当时彝族社会的一种状态,其他有些民族也是如此。现根据史料整理两则相关事例。

大概80年前,莫洛扎木子的儿子被阿侯折尼枪杀。莫洛家族就在今越西境内的书古、俄布格则、马拖三个地方开了家支会议。并请了毕摩,打了马鸡狗羊猪二百余只,咒了阿侯折尼。马是被拴在一个预先挖好的长方死沟内,四只脚被拴在沟底的木桩上,头向仇家,诅咒时马的周围空隙填上土,只留马头在外面露出,向仇家敌视。鸡狗羊打了后,也让它们的头向着仇家。诅咒道:“苍天啊,大地啊,天地都有眼,哪个杀死人,就叫他像狗一样死,像山羊一样死,像绵羊一样死,像马一样死。哪个杀了人,哪个人就不得好死。被枪打死,肚疼痛死,害传染病死,得麻风病死,横死,暴死,淹死,掉崖摔死,族人死尽,连根死绝。”不久,阿侯折尼在和阿侯木什么打冤家械斗中,果然“应验”被枪打死。

大概78年前,莫洛什古嫫出嫁到吉皮马麻家去时,被阿侯杰巴木抓去。于是莫洛家木果支召开了家支会议,并准备请毕摩咒死对方。阿侯杰巴木知道以后,十分惊恐,害怕莫洛家打鸡打狗咒死他,就立马哆哆嗦嗦地又把莫洛什古嫫送回来了。

无论是第一次的“俄布格则伍利莫格”,还是第二次的“峨洛书古伍利莫格”,都是莫洛家族历史上重要的事件。在以前那个自然生存环境恶劣,兵荒马乱,社会动荡,冤家械斗成为家常便饭的时代,每个彝族家支(伍利、赐威),就是这个家族成员遮风挡雨的港湾,是每个彝人最后依靠的重要力量。彝族家支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彝族谚语说,“马的力量在腰上,彝人的力量在家支上;少不得的是牛羊,缺不得的是粮食,离不开的是家支。”每个彝族家支都或多或少召开过伍利莫格,协商家支内部事务,凝聚家族,团结一致,共同防范抵御天灾人祸。事实上,伍利莫格在彝族地区,也切切实实地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坐在向南的动车上,透过车窗,眺望生机盎然的越西大地,我不由思绪万千……

就像大雁飞出密林,阳光洒向天地。莫洛家族,在三四百年以来,也从老家越西出发,向四面八方迁徙拓展。他们翻山越岭,筚路蓝缕,足迹遍及四川境内的喜德、冕宁、昭觉、西昌、布拖、美姑、金阳、宁南、木里、雷波、甘洛、普格、盐源、峨边、马边、石棉、泸定、屏山、九龙、攀枝花,以及云南境内的大理、云龙、玉龙、洱源、香格里拉、维西、宁蒗、永胜、华坪等地。另外,还有人说,有一少部分莫洛家族是从雷波或者金阳出发,向东迁徙,最后迁到贵州境内去了,只是这部分莫洛家族至今还没有音讯(听说有人到贵州去,遇到几户彝族人家,自称是最初从四川凉山来的莫洛家族,后来再也联系不上——前段时间我有一个贵州的网友,他说他们那里,有几户莫洛家的,说是发展的很好,有从政的,有做生意的……我让他帮忙联系一下,至今还没有回话)。而今天,我的行程,就是从越西出发,沿着先辈们迁徙的路线,经过喜德、冕宁、西昌、攀枝花,走出四川,前往云南大理、云龙等地,来一趟寻亲访友之旅,探寻一段隐于历史深处的川西南滇西北彝族迁徙之路……

(未完,待续,后面的内容更精彩!敬请期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8,036评论 6 50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3,046评论 3 39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4,411评论 0 35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622评论 1 29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661评论 6 39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521评论 1 304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288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200评论 0 27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644评论 1 31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837评论 3 33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953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673评论 5 34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281评论 3 32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889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3,011评论 1 26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8,119评论 3 37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901评论 2 35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