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层之我见
再次强调我之前与你所说的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并非是把一些已经形成共识的观点重新证明一番,此种毫无价值的工作尽力避免去做,比如在这一材料作文中,其提出的论题已成共识,如仅就材料展开论说,不免人云亦云,而批判性思维则需要落到实处,在具体事情上做辨析,那时的“行”则并非“破圈”与否的简单套用了,就必须设身处地的思虑“圈”的现实性、必要性、可能性等诸因素。因为“圈”从历史角度上说它有“破”的必然性,然而在某一时空之下,有些圈当破,有些圈则要保,简单的“破圈”就像社会一有问题就要求“革命”一样过于武断,“改革”或许更适宜呢。
面对一个材料,思维的展开路径大致有这么三条:一是认识的更深入,比如这一材料中的“圈”的认识,可以深入分析到它的来源;二是更全面,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展开;三是观点更独特,找到一个小的切入口,角度刁钻,独辟蹊径,还能自圆其说。第二种因为篇幅的限制,一般不易采用;第三种比较容易跑题。所以将第二种浓缩简化为第一种或第三种的一个小段落为宜。
20世纪的社会学普遍认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社会分化,并在阶层、人群、功能系统等不同层面展开。而“圈”的出现则恰是社会分化发展的结果。比如中国古代,除了皇族就只有“士农工商”,搞不出那么多的“圈”。“圈”是“层”的细分,“层”是综合属性的划分,具有等级性质,“圈”则是某一特性的交集,与整体属性不一定一致。比如一个大公司里的“跑步圈”,里面什么职位的人可能都有,他们唯一的交集只是“爱好跑步”,而这一公司的“管理层”,那就意味着一种高等级。“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理想状态下,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自由的、独立的、独一无二的个体都是一个圈。由这些独立而又独特的人之间组织成各种各样的圈,其数量将指数级增长。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动能必然会使各种圈不断的被打破,又形成更多纷繁、细分的圈。
在本材料中所讲的“圈”或许有客观主观之别,有功利性非功利性之分,有刻意自然之异,刻意钻营以达到某种经济的利益或者阶层的跃升,这些均不在我所讨论的范围内,对于纯粹爱好比如读书圈、跑步圈等我觉得稳固保持其纯粹性才是最好的选择,我更所着眼于真正要破除的是精神的牢笼和思想的桎梏——即人类整体精神层面的圈。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大约五分之一,而近千年来对于人类文明边界拓展上的贡献微乎其微,当代在技术、工业、商业上所有取得的面层的成果,不过是西方近代文明成果的展现罢了,我们在哪个领域具备突破人类精神圈层的可能呢,天文物理?数学?哲学?医学?心理学?当代艺术?
中国文化特别擅长画圈——金刚不坏之圈,诸多先贤所善于做的只是扩圈而非破圈,二千年来的知识分子做的主要工作就是诠释学。这与中国象形文字的特点颇多关系,中国古汉语两千多年间竟然没有发展出语法,现代汉语虽然仿照西方搞了《马氏文通》但依然不完善。象形文字单个字就可能蕴含意义和观点,比如“仁”,每个国人看到这个字都会自然产生一些概念——或许并不明确。而拼音文字(英语属于比较简化的)单个词则毫无意义,必须形成句子才能表达具体意义,每个句子之中唯一且必要只有是动词,即“是……”,这就是使这一语言自然产生对“所是”内容的各种界定说明,以求明晰化,这个明晰的过程就需要一个逻辑上推演,不然无法得到理性认可,这也使拼音文字天然具有怀疑的气质:“为什么是……?”如果推演过程有其他可能性,那么就自然会“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了,结果就产生了柏拉图怀疑苏格拉底所坚信的“民主”,亚里士多德又不认同柏拉图的“理念论”,自此西方文明开启了证伪和证明的历程,从而最终产生了现代科学,催生了现代文明,其根源就在于内生性的“怀疑”,外化出来的就是破除思维定势、打破思维的局限。犹太人有个第十人理论:如果连续九人读相同的信息,而得出同样的结论,第十人要做的就是提出异议,不管看上去有多不合理,第十个人得考虑另外九个人都错了的特例。我们所沿袭的是儒家感化式的教育,“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三省吾身”……剩下的就是你去体悟,总是围绕在“感性”的层面打转转,而并不进入“理性”的层面进行深入的反思“仁”是什么?为什么?它与人的本性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人或善或恶,与人的本质属性之间是怎样的逻辑关系?
我们一直缺少第十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