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要说的地方是自古佛道两教修养生息之地,从古至今也有很多诗人来到此处吟诗作对有这样一首诗:“梦绕罗霄青碧海,魂牵湘赣长天。”来形容这个地方,说明这个地方一片葱绿并且云雾缭绕,这个地方就是武功山。
武功山,位于中国江西省中西部,居罗霄山脉北支,山体呈东北——西南走向,地跨江西萍乡市芦溪县、吉安市安福县,宜春市袁州区,主脉绵延120余千米,总面积约970平方千米。
武功山围绕金顶已设立“武功山国家地质公园”(面积约378.3平方千米)、“武功山国家森林公园”、“明月山国家森林公园”。武功山主峰白鹤峰(金顶)海拔1918.3米。自汉晋起,武功山被道佛两家择为修身养性之洞天福地,明朝香火达到鼎盛时期,山南山北建进了庵、堂、寺、观达100多处。
自唐宋以来,诸多仰慕其名而登山游赏吟诗作赋的名人学士络绎不绝。武功山有山岳型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自然遗产、中国青少年户外体育运动营地等。
景区内自然形成了“峰、洞、瀑、石、云、松、寺”齐备的山色风光,区内10万亩高山草甸绵绵于海拔1600多米的高山之巅与巍峨山势相映成辉,堪称天下无双;峰顶神秘的古祭坛群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华夏一绝。
气势恢宏的高山瀑布群、云海日出、穿云石笋,奇特的怪石古松、峰林地貌和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巨型活体灵芝等景观令游人叹为观止;武功山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4—16℃,夏季最高温度为23℃,低于同期庐山、黄山气温,是良好的避暑胜地。武功山动植物繁多,有动物200多种,植物2000多种,被中科院专家誉为天然动植物园。
由于地质构造、岩性、气候和内外营力作用的影响,武功山满山奇峰罗列,瑰奇壮丽;遍地怪石林立,形态奇特;处处深壑幽谷,美妙绝伦;峰峰悬岩峭壁,涌泉飞瀑。除山地常态地貌类型外,武功山还有岩溶和冰川等特殊地貌类型,山中地下有各种形状奇特,大小不一的暗河和溶洞,以及发育于寒武纪、石炭纪和三迭纪等各时代的石灰岩在这里都有存在,“国家地质公园”。
武功山的水景是一大特色,水量充沛,长年不竭,在全国各大山岳型风景名胜区中都鲜有。整个武功山有大小瀑布近200处,造形奇特,形态各不相同,或飞流直下,气势磅礴,或逶迤潺潺,峭丽异常。
功山的高山草甸海拔之高,面积之广在世界同纬度名山中都是绝无仅有的。10万亩草甸绵绵于海拔1600多米的高山之巅,穿云入雾,春夏绿油油,秋季金灿灿,冬天白皑皑,游人无需远赴边陲,便可领略北国风光,真可谓“天上草原、人间仙境、北国风光、绿色家园”,被专家称为“奇山伴草甸,天下一绝。
武功山生态优良主要体现在它至今仍保留着广域的原始森林,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以及完整、平衡的生态系统。据初步统计,武功山有植物2000多种,动物200多种,种类较全,数量众多,其中有很多品种属于国家级的珍稀动植物,有“活化石”植物之称的银杏在这里成片生长,最大的一株高24.5米,直径3.63米;
武功山日出,武功山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云多雾重,常常是山下天晴气暖,山上却云雾缭绕,气象万千。武功山云海非烟非雾,如诗如幻,气势恢宏,波澜壮阔;武功日出,照彻大千,冉冉上升之间,万顷红波,奔腾澎湃,犹如草甸在烧,天空在烧,让人感觉普照众生而入佛正道的意韵;
武功山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远自汉、晋起,被道佛两家择为修身养性之洞天福地,宋、明时香火到鼎盛时期,山南山北建有庵、堂、寺、观达30多处,至今前来朝拜的善男信女和登山游赏吟诗作赋的名人学士络绎不绝,留下了无数珍贵墨迹,明代大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登临武功山后,留下了“千峰嵯峨碧玉簪,五岭堪比武功山”。
喜欢旅游旅行的朋友们,想获取更多资讯可以进我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