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原理》读书笔记1(1~3章)

金字塔原理结构:

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先重要后次要,先总结后具体,先框架后细节,先结论后原因,先结果后过程,先论点后论据。如图:


训练表达:

关注、挖掘用户意图、需求点、利益点、关注点和兴趣点,想清楚说什么、怎么说,掌握沟通标准结构、规范动作。
对受众来说,最容易理解的顺序:先主要的、抽象的思想,然后了解次要的、为主要思想提供支持的思想。

原因:

  • 大脑自动将信息归类,有助于理解和记忆;
  • 预先归纳到金字塔,易于理解和记忆;

所以应该有意地将内容组织成金字塔结构。
类似于写论文先概述。在背景介绍抛出问题。然后再分解问题,逐步解决。

组织思想四种顺序:

  • 演绎顺序:前提、结论
  • 时间顺序
  • 结构顺序(空间)
  • 程度顺序(重要性)

金字塔结构引导疑问/回答式对话。

构建金字塔的方法

  • 自上而下法:
    1. 提出主题思想
    2. 设想受众的主要疑问
    3. 写序言:背景-冲突-疑问-回答
    4. 与受众进行疑问/回答式对话
    5. 对受众的新疑问重复第4步
  • 自下而上法
    1. 列出要表达的思想要点
    2. 找出各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3. 得出结论

初学者应先使用自上而下法。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