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捐出了一个家,成就了半个故宫博物院

1937年底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夜晚,张伯驹在丛碧山房里却激动得两眼放光。因为他刚刚花了四万大洋买回来了心心念念已久的《平复帖》。陆机的这幅字,以秃笔作峰,带有晋人的古朴自在,欲露还藏,是传世最早的书法,是镇国之宝。张伯驹珍爱之极,然而谁也想不到,二十九年后,他分文不取地把它捐给了故宫。

一掷千金买字画,只要字画不要性命

身为袁世凯表侄、民国四公子之一的张伯驹,精通书画鉴赏、诗词、戏曲,站在那就玉树临风,人称“京华老名士”。但是在他母亲眼里,这个儿子什么都不会,只会花钱买字画。

因为不忍国宝流落海外,每次一打听到谁手上有重要的字画,对外,张伯驹便不断“骚扰”对方,找人当说客,让对方同意,必要时使出非常手段。对内,为了征得夫人潘素同意,他会像个小孩子一样躺在地上耍赖。

比如收“天下第一书卷”的《游春图》时,他建议故宫博物院买下,但没人回应,他只好自己出马。结果对方狮子大开口要800两黄金。张伯驹就四处和人说这是国宝,谁卖给洋人就是民族败类,硬是逼到对方降价到220两黄金。为了筹出这么多钱,他只好卖房子,还典当了夫人的首饰。

收藏字画,已让张伯驹一穷二白。就连自己被人绑架时,家里也拿不出赎金。但他还和潘素说,不可以卖画救他,不然他就不出去了。在他眼里,黄金万两都比不上这些国之瑰宝,更别提自己的性命。能豁出性命的东西,已经不是一个爱好,而是一个人的底线。

我的东西都在故宫里

可是,这些比他性命还重要的宝贝,却被他一件件捐给国家。给故宫的是最顶级的八件收藏,有陆机的《平复帖》、杜牧的《张好好诗》、范仲淹的《道服赞》等,有人说他让少了很多国宝的故宫又充实起来。当他把中国最早女画家杨婕妤的《百花图》送给吉林博物馆时,大家都说他让博物馆都富了。

晚年,有人问张伯驹要不要建博物馆将自己的艺术作品传世时,他淡淡一句,“我的东西都在故宫里,不用操心了。”

对张伯驹来说,收藏字画无非是为了留住国宝,并非为了自己私利,自然也不会拿国家给的奖励金,因为他就是个“卧龙岗散淡之人”,这些身外之物又怎会牵绊?

你看他晚年自创的“鸟羽体”,俊朗飘逸,似春蚕吐丝,如毛羽轻飞。看他和潘素合作的画里,有一派风光霁月之势。字里行间,画里画外,无不在表露着他的心性之恬淡、超脱。因为张伯驹,就是一个真正的公子哥儿。荣华富贵在出生时早已拥有,人生浮沉后早已看淡,还要在意?世人总觉得,公子哥儿就是打着一手好牌却无所谓的纨绔子弟。但其实可能是大家在意的,不是同样的东西。

就像张伯驹,他在意的,是与心爱的潘素相守,是那些珍贵的字画别流落海外。所以,他才能一生爱得坦荡深情,才能倾尽万贯家财,才能玩出大贡献、大儒之举。

本文转至爱生活爱艺术    2017/2/24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本文主要参考李航老师的《统计学习方法》第二章感知机 感知机(perceptron)是一个二分类的线性分类模型,输入...
    FoolishFlyFox阅读 1,348评论 0 1
  • 观察者模式简单说就是朝鲜放原子弹,中美俄都知道了下面通过一个项目中的需求来说明比如有两个页面对用户登录敏感,也就是...
    选一个昵称这么难阅读 3,314评论 1 25
  • 离人杳杳 隔一座断桥 隔千万里的道 随漫天白雪飘去了 曾经的欢笑 仿佛面容夭夭 清晰又模糊了 那泪眼也凋 怎留存无...
    晴柒陌沫阅读 213评论 0 2
  • 初识你时你刚好十六岁,稚嫩的脸庞上是纯真的笑容和可爱的虎牙,青涩的在舞台上唱着“穿越时空爱上你”。只那一眼,...
    SHIYSNFANG阅读 236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