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心动,止于枯骨。

入冬之际,想给大家推荐一部老电影《我的父亲母亲》。

不免落俗,在看《演员的诞生》之前,这部所述故事背景年代久远,名字几近简单粗暴的电影并没有勾起我观看的欲望。最初想要去看这部电影的原因是,看完《演员的诞生》,才知道原来自己一直很喜欢的纯音乐《时は流れて》是这部电影里的。

也许所处时代不同,原以为自己无法理解其中那种过于委婉而深切的爱恋。可直到影片的最后一秒钟,等屏幕上的“鸣谢单位”全部滚动完,我都不愿意从中抽离出来。有一种名为情怀的东西在胸腔里沸腾,那1个小时29分钟里,我看到了离这个时代很远的、弥足珍贵的“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的爱情。

那年,她十八岁,他二十岁。

招娣第一眼就喜欢上了骆长余,她是三合屯最漂亮的姑娘,而他是城里来的教书先生。

在她眼里,他和所有人都不一样,他穿着中山装,衣冠楚楚,在人群中熠熠生辉。

他回眸,望见了她。可她没有勇气与他对视,她羞怯的撇开眼。但那持续不到一秒的眼神交流,成了十九岁的她今后梦中暗自滋长的情愫。

她赶紧跑回家,脱下那件大红袄,换上她最喜欢的粉色棉袄,她想,也许待会再碰见,他眼中的她,该是好看了些。

为了能看他一眼,她挑起水桶绕远路去前井挑水,只因前井离骆先生教书的地方很近。

为了能让他吃上她做的饭,她专门把青花碗放在头一份,每天调着样的送过去,第一天是葱油花饼,第二天是小米饭、葱花炒鸡蛋,第三天是蘑菇馅蒸饺……

为了能碰见他,她每天在学校附近那个金黄色的山坡上等他下课,等他领着学生朝她这个方向走来。他带着学生一路唱一路走,她便一路跟。在那片金色的原野里奔跑,余晖,银杏,都如奔跑的她一般,泛着如璞玉般纯粹的光彩。

可当他上前与她说话,她却含羞而笑,跑回了家。

那个年代,来村里教书的先生是吃派饭的,每一家挨着吃。轮到她家的时候,她早早的起床,只为了让他吃上一顿好饭。他告诉她,“你穿那件红衣裳真好看,来的头一天我就看见了。”

于是她立马换上那件红衣裳,在屋里等着他再来吃她做的蘑菇馅蒸饺。她妈妈告诉她“那先生好是好,他跟咱们不是一路人,这事不成”,可是她不管,她要做三合屯第一个自由恋爱的人。

可是他告诉她,他要走了,最晚腊月初八回来。

一辆马车把他带到了三合屯,带到了她的生命里,也是那辆马车带着他离开了她的世界。

她抱着装着专门为他做的蘑菇馅蒸饺的青花碗,想赶上马车让他吃上最后一口,她跟着远方那向田野尽头飞速奔跑的马车,护着怀里的青花碗,在金黄色的田野里奔跑着,可是她终究怎么也赶不上。

她摔跤了,碗碎了,使碗的人也消失在了田野尽头。

她在那一大片金黄田野里,哭的歇斯底里、令人怜惜。

他不在的日子里,她每天都盼望着腊月初八的来临。

她去他教书的学校,帮他把教室里老旧了的窗纸重新换上,贴满她做的窗花。

她帮他把布满灰尘的桌椅擦得干干净净,蒙上了灰的黑板,还留着他的字迹。她便小心翼翼擦掉黑板上所有灰尘,独独留下了他那隽秀的字迹。

腊月初八终于到了,她一早就穿上那件他喜欢的红衣裳,戴上他送的发卡,在风雪里等他。

可是他没有回来。

她生病了,但她依然穿上棉鞋、戴上御寒帽子倔强的要去城里找他。她小小的身子终是抵不过风雪,她在半路中晕倒了,被村里过路的人捎了回去,那双冻的发紫的手在马车上捂了一宿也没能缓过来。

她睡了整整2天,当她在梦中依稀听见了那好听又熟悉的声音,“知今知古,知天知地”,她醒过来,妈妈告诉她,“先生昨晚就赶回来了,一回来就上咱们家来了,就在这守了你半宿,他这是为你回来的呀。”

四十年后,骆先生因为心脏病,在县里的医院与世长辞。

招娣坚持要把他抬回三里屯,用车子拉也不行。因为她说,她想让他最后走走这条路,这条她在十九岁时一直等着他的这条路。

她说,她非得把给骆先生送行的棺布连夜织出来不可。于是她像个小孩似的,非得让儿子找人修好那几十年不用的织布机。

所有的悲痛、不舍全都揉进了那块白布里。正如四十年前,所有爱恋、钦慕全都糅在了那块红色的盖梁布里。

最后,两鬓斑白的她,独守余生。她听见那句“知今知古,知天知地”,她拖着年老疲惫的身子,蹒跚到那座即将要拆的学校。儿子在骆先生一直站着的那个讲台,给所有学生上课。

而那一刻,这场四十年前始于心动、四十年后止于枯骨的爱恋,在她的脑海里不停的回放,永记于心,永垂不朽。

电影中现实部分用黑白色彩表现,回忆则是彩色。是啊,现实冰冷,而回忆是暖的。

那个年代已经离我们很远了,可在这个初冬,我却真真切切的被温暖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Robomongo 连接MongoDB报 Authorization failed。操作步骤:1、删除用户:d...
    法式大面包阅读 4,365评论 0 1
  • 真好,宁静,踏实,真正属于自己。 今天起,这里安家了。 1 早上照例走了一个来回,自己熬了米汤半碗,卡着点儿出门,...
    文静文阅读 1,410评论 3 0
  • I: FAB: “简化”是《少做一点不会死》这本书的核心。许多人的时间管理往往是一味的提高工作效率,让自己能快速的...
    Sonnar阅读 1,079评论 0 0
  • 如常的清晨,朦胧地醒来,催大纪起床送小纪去读书,看他们磨磨蹭蹭的样子,强忍着不发作,直到关门声响起,安心地...
    竹楼夜雨阅读 3,122评论 0 1
  • 觉得《三国演义》老掉牙了?觉得作者只会捧刘备这个关键时候只会哭鼻子的所谓汉室宗亲的臭脚?你大错特错了,此书中其实暗...
    蒋段子阅读 5,235评论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