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思考的问题
1.思考有局限,普通思考是线性的,只看树木,不见森林
2.归罪于外,总觉得自己没错,是其他原因造成的
3.专注于个别事件,专注于个例,不会全局性思考
4.对缓慢的事件视而不见,对节奏比较慢的事情,会存在温水煮青蛙的囧境
5.经验学习的错觉,总是按照自己以往的经验处理,忽略了变化的事物
系统思考定义
按照系统思考去研究处是事物,就应把所处理的事物看作一个系统,要处到其中的组成部分,还要看到这些部门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以总体的角度把系统中的人、物、能量、信息加以处理和协调。因此按照系统思考的方法观察、分析、近年、管理、协调某一个事物时,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也不能只见“森林”不见“树木”,应该是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在实践中,人们用系统思考求解实际问题通常有三个方法,即看长期处理近期,看全局掌握局部,看动态把握静态。
系统思考的原则
1、应防止分割思考,要整体思考。这与辩证唯物论所提倡的要全面看问题,切忌片面性是一致的。辩证唯物论认为,世界上的问题是复杂的,是由各方面的因素决定的。看问题要从各方面去看,不能只从单方面看。如用系统思考的方法来对历史人物作出评价就应该是不看一事一时,而要看他的全部历史、全部工作。这样才能得出实事求是的结论,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2、应防止静止思考,要动态思考。按系统论的观点,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件改革的事项都是在一个动态系统中运转的,即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在发展变化的,运动和变化是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
3、应防止表面思考,要本质思考。系统的运转速度有快有慢,尤其是对某些运转速度很慢的系统,我们必须有耐心地拉大时空了解其全貌,才能准确掌握它的本质。如果仅在一时一地观察这个系统,你看到的仅仅是这个系统丰富多彩全貌的一个小小的侧面,有时这个小小的侧面所反映的现象与事物的本质差距甚远,甚至完全相反。当然也不是说所有的现象都与本质无关,有些现象是本质的反映。本质存在于现象之中,这就要求人们把现象看做是入门的向导,一进了门就要透过现象抓住本质,这才是科学的分析方法。
系统思考的方法
一、深入思考:从专注个别事件到洞悉系统的潜在结构
系统思考看待世界,不只是关注一个个孤立的事件,而是主张看到事件之间的相互关联与作用模式以及发展趋势,更进一步要看清影响、推动该模式与趋势发生的潜在的“结构”。在系统思考看来,“结构影响行为”——正是构成系统的主要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驱动着系统的变化,生成不同的行为模式,从而表现出一个个事件。
二、动态思考:从线性思考走向环形思考
在传统的思维模式中,人们假设因与果之间是线性作用的,即“因”产生“果”;但在系统思考中,因与果并不是绝对的,因与果之间有可能是环型互动的,即“因”产生“果”,此“果”又成为他“果”之“因”,甚至成为“因”之“因”。
三、全面思考:从局限于本位到关照全局
组织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复杂系统,任何一个部门或成员的一个举措,都可能在不同的时间、对系统中的不同主体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
四、整体思考:从机械还原论到整体生成论
如果你希望了解一个系统,影响和控制系统的行为,并进而能够预测它的行为,就必须将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整体具备它们组成部分所不具备的特性,因此,将事物分割开来,无论分割得多细,研究得多深,可能也无法辨识出系统层面上的特性。然而,将事物分割开来进行分析、研究的“还原论”思维方法,其结果往往并不是一个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而是消弱了我们看到整体的能力,产生了诸多现代企业的典型问题:相互推诿,矛盾重重,效率低下,甚至工作越努力,整体绩效却越差!
经验
平时在生活中、工作中,当别人在说的时候,自己认真听,不着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系统的想好了再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