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看电影之前,一直以为这部电影讲的是一个丑陋、邋遢、粗俗、自我放弃、或自甘堕落的女人。
但不管是小说,还是电影,松子都是美丽的。她拥有漂亮脸蛋、傲人的身材,家境还算优越,父亲在市政厅上班。她原本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中学老师。如果不出意外,她原本可以按照世俗意义的标准,嫁个中等家庭,过上还算幸福的生活。
只是,她从小很少得到父亲的关爱。这些原生的根源,导致她内心极度卑微、缺爱,一生困顿在各种感情纠葛和内心折磨之中,一次次遭受痛苦折磨。
她的爸爸,是个不苟言笑、很少主动关心松子的人。他只对她的妹妹,久美——一个从小身体孱弱,常年卧病在床的小女儿,展露微笑和父爱。
所以从小到大,松子拼命想得到父亲的欢心、关注、和认同。她从小拼命读书,成绩优异,并且按照父亲的意愿,考了自己不喜欢的文学系,当了老师。所有这一切,只为了努力成为父亲眼中理想的女儿,把父亲的关注从妹妹身边抢回来。
然而,她始终没有赢过妹妹,没有得到她预想的被爱、被认可。父亲的嘘寒问暖好似都是病弱妹妹的专属。当情窦初开的松子跟妹妹分享自己的恋爱时,也被父亲痛斥不照顾妹妹的感受。
直到一天,松子无意间对着自己的父亲,夸张地做了一个鬼脸,让她没想到的是,这次父亲竟然笑了。于是,松子从此便努力用这个小动作来逗父亲开心。
父爱的缺失,导致她一直渴望被爱,也总是试图通过满足父亲的期望来获得爱和认可。这种期望延伸到了她后来的情感关系中。
为了获得爱和关注,她不断去讨好别人,用鬼脸、用身体、用飞蛾扑火的爱。松子迂回复杂的潜意识里,所有的感情获取方式都是在模仿童年时与父亲的交流模式:讨好别人,满足别人的期待,乞求获得爱与关注。
马斯洛说,人有五大基本需求:生存需求、安全需求、爱的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而从小缺爱的松子,一生都陷在了“爱的需求”中。
她每一次都对感情倾情付出,却又一次次陷在谷底深渊:爱上穷困潦倒的青年作家彻也,却又因为对方经济窘迫被暴打,被逼去做浴池女郎。在彻也自杀后,又迅速陷入与其好友的婚外情关系中,并惨遭抛弃。后来又被小野寺当做赚钱的工具。
即便后来遇到稍微对她好一点的理发师岛津,却又在享受了短暂的快乐和平静后,很快因为失手杀人被暴露而被警方带走入狱。在出狱后感到人生无望时,松子又再一次爱上以前陷害过她的学生龙洋一。
她一次次遭受男人的辜负、抛弃、殴打、欺骗,却依然可以在每次被弄的遍体鳞伤后,觉得“人生快完了”时,又靠着“爱与被爱”的渴望,坚强地站了起来。
哪怕别人给予的爱,只是一点点,只要别人还有可能需要她,爱她,她便可以靠着这微弱的爱,很有生命力地顽强地活下去,从绝境中拔地而起,重燃生活的希望和向往。
所以她才会感叹和彻也在一起的时光很美好:“虽然没钱,但是有彻也陪伴我。虽然他常对我施暴,但是他需要我,而我也需要他。为什么会那么美好呢?因为彻也会像个孩子似的哭倒在我怀里。”
哪怕深处监狱,只要想到岛津还有可能爱着她,她便可以拼命地努力在监狱里做到第一,连连升级,只为了早日出狱。也可以在龙洋一入狱后,努力挣钱存钱,每天累到很晚才回家。即便家里没人等她,没有朋友,也“不觉得寂寞”。一个人依然注意饮食,时刻保养皮肤,只为了等龙洋一出狱后,看到身材依旧完美的她。
她所有的生活目标都设定在男人身上(或者说获得如同“父亲”般男人的缺失的爱上)。哪怕只有丁点爱,她也相信,即便到世界尽头,也可以和爱的人幸福地生存下去。
原生的父爱的缺失,弟弟的寡淡冷漠,使她选择了一个又一个的男人去爱,去付出,哪怕是伤痕累累也好,都不曾后退,皆因那是她能给自己所找的、关于活在这个世界美好一面的理由。
松子的一生,都靠着爱的希望活着。“去爱一个人吧,总比孤独一个人好,吵架和打斗也比一个人发霉的好。”
然而,世界对松子是毫不热情、甚至是冷酷的,一次又一次给她累计爱的伤疤。
最后一次的打击是她满怀着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去接龙洋一出狱,却被龙洋一一拳打翻在地。
从那以后,松子再也不相信爱,也不再去爱任何人。她独自远走,孑然一身过着隐居封闭的生活。不再工作、每天自暴自弃、吃垃圾食品、喝酒睡觉、不化妆、也不社交。失去人生目标的她,逐渐变成一个慵懒肥胖、且精神不正常的“臭老太婆”---被人嫌弃的松子。
直到最后遇见多年前的好友,好不容易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却因在寻找丢弃的好友卡片时,被被夜不归宿的小混混乱棍打死。
命运丝毫不给松子任何喘息的机会。人生可真是唏嘘:“当你以为人生快要完了的时候,生活还在继续。当你觉得人生要重新开始时,生活却完了。”
影片结束的时候,眼泪忍不住刷刷地掉下来,止都止不住。我不知道我哭,是为了同情松子,惋惜她悲哀的一生,还是因为联想到一些事情而哭。
或许会有人谴责松子太过卑微脆弱,批判说毁掉她的并不是原生家庭,而是她自己的性格使然,咎由自取:她明明有很多个契机可以帮助自己逃离苦海。如果她界限分明一点,不包庇那个偷钱的学生,她便可以继续当老师,有光明的未来。如果她不把爱看的那么重,凭着她的聪明头脑还有勤奋,她完全可以离开那个暴打她的男人,自己生活得很好。
可是我并不想站在上帝视角去批判她。每个人都有自己这一生要渡的刧。我们没有经历过同一片汪洋大海,没有穿过同一片荒寂深林和深沉暗夜,便不能告诉他人路该怎么走,也不懂其中的曲折暗涌。
人,不能妄加去评论另一个人。这世界轮不到我们对任何一种别人的人生轻易下结论。这世上若有那么多应该,并且都能那么做,就没有那么多苦痛和悲剧了。
经历得越多,我们便越需要拓展自己对他人的共情力和理解力。
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各种评判标准或者自己的人生经验,去评价某人的选择或人生是否失败,某人的经历是否是“咎由自取”。不然就很可悲了。
松子的悲剧可以归结于性格的悲剧,但性格的悲剧最初也来源于家庭和社会环境。一个人的悲剧,有时是一个社会浓缩的缩影。
就连现在,我们很多普通人,依然如松子那般,将爱视为一切。没有了爱(这种爱不管是爱情,还是亲情的爱),就没有了神采和希望,甚至没有了活下去的理由。
包括我自己也是。或许是源于婴幼儿时期没有被充分照顾、喂养、拥抱(据我妈说,那时因为没有精力照顾我,所以把我丢给了一个八十岁的老婆婆照顾,任我哭的很厉害都没有人抱一下),从小,我就缺乏安全感,对爱有很强烈的需索,同样认为生命里要有很多爱,生活才有诸多色彩和意义。所以后来的人生中,才会有诸多的不适应:上小学天天都要哭着让爸妈送,哪怕被打也要;高中时离家住校第一年也经常暗自掉泪;上大学也恋家哭泣。在我没有有意识地进行自我觉察前,或许我也会像别人一样,将这样的行为归结于天生的性格敏感,而不会去探究为什么我天生对爱的需求那么强烈,而不是拥有另外一种开放的、无所谓的性格?
只是与松子不同的是,我不会那么卑微地去索取爱,而是把自己的需求隐藏起来,高冷地观察每一个靠近而来的人,直到他们给够我足够安全的爱。否则,即便面对再爱的人,我也只想放弃、后退,一个人自伤。
幸运的是,我现在已能够通过自己所学的心理学,以及不断的自我觉察,去改变那些潜意识的信念。否则,可能一生我都会陷在无意识里,不断去寻找,没有任何觉知,只是在感叹为啥性格这么讨厌,从而不断重复陷在原生习惯模式里。(因为人的行为模式是被其想法念头所左右的,而有些想法又是根深蒂固的,无意识的。只有不断强化改变其念头,其行为模式才会不断转化改变)。
上野千鹤子在《厌女症》一书中提到:比起男孩子,女孩子的“爱恋对象的丧失”,根源更深。为了忘却那种“丧失”,女孩子将“丧失对象”内化了。这就是“忧伤”,即抑郁状态。“忧伤就是对所爱对象的忘却”。“女性性”,本身就是“抑郁的”。
社会心理学家埃里克森也曾注意到,在青春期少女的“自我身份认同扩散综合征”中,可以看到她们带着绝望感的尝试,有的少女走向卖淫,通过越轨行为来惩罚“什么也不是的自己”,从而确认人“还是点儿什么的自己”。
所以,因着年幼时极度缺乏爱和关注,松子一生都在不断奉献自己、燃烧自己,只为渴求别人的丁点认同和爱,以此来确认自己的存在,以及活着的必要性。
较之男性,女性更容易因为其性格特质,深陷在爱的缺失里,从而一生都在不断寻找。再加上社会的各种规训:女性要忠贞不渝、痴情的爱才让人迷恋,“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还有各种诸如“等着被白马王子解救”、乖巧懂事、被人关爱怜悯的各种童话故事的喂养,导致女性更容易成为痴情的爱好者,喜欢做无谓的坚持和等待,倾向于全心的相信和依靠,也在无意识中被规训得更容易孤独和受伤。
我们一直理所当然地渴望能获得像童话般那样的世间美好,然而,时间交给我们的是,遗憾、苦痛与困惑终将会陪伴我们一生。没有仙女和魔法,也没有王子可以帮我们改变和逆转。
我们最难面对的,其实是无法接受没有爱和希望的日子,无法接受那些已经到来的、我们不想要的人生。我们最应该思考的是,如何打破那些强加给我们的人生信条之枷锁桎梏(比如必须要有美满爱情、幸福婚姻,必须要有人爱才有意义等),如何带着生活带给我们的缺失和苦痛,去重整自己的人生,去在没有爱的日子重塑自我,以及如何让自己在平庸、黯淡的日子里不破碎、幻灭。
不要以爱为中心。不要将自己的期待放在别人身上。把希望建立在别人身上,犹如把城堡建在沙滩上,即使看起来很美好,也终会有坍塌的一天。
从松子唏嘘的人生里,我也在不断警醒自己:永远不要像松子那样,一生活在对男人的爱中,也永远不要放弃自己,不要将自己的一生赌在爱上。不要活在童话里,童话总归会破碎。
喜欢一个人切忌用力、深情、毁灭自己。爱时,好好爱;不爱了,也尽量做到干脆离开,不拖泥带水,不哭哭闹闹,自我破碎。
过于依赖他人的爱与认可,是自我成长的一种限制,也是通向自我破碎的道路。
这是我要努力去修炼的功课。愚痴的索爱过程中只有自伤。
生而为人,先爱自己。
人总是要先爱自己,才能好好爱别人,也能获得别人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