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大学的时候,有时候做学生工作会和辅导员聊我们上山露营的趣事囧事。有次和本专业平时感觉还不错的妹纸一起露营,发现,卧槽,你怎么是这种人!感触颇深又不想说明,大家都认识的,建议要结婚的辅导员说结婚前要不要一起出去旅行一次,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他。
我和男票第一次出去旅行,高中毕业(哈哈哈,万恶的早恋啊,过错过错!)两个初生的牛犊, 准备去青城山,那时候到了成都都不知道火车北站有直接到青城山的高铁,在汽车北站买票时才被告知,一大晚上终于到了青城山,找了家农家乐住下。
晚上两个人一起出去吃烧烤,烤馒头很好吃,旁边偶遇的胖狗子也很喜欢吃,吃到两个人没钱了,问了ATM的位置,取了钱又继续回来吃。印象中,那时候,走出去几步就想耍赖要男票背,大概是言情看多了,觉得这样尤其浪漫。男票抱怨一通我好重好重,但是最后还是会背,设定一个距离,比如前面的第十棵树,比如背5分钟。
包括爬青城山,下来的时候已经是只废狗了,男票后面背他的包前面背我的包,还要半搂半扶废狗的我。他也很累,但是不会说一句话。
可能那时候刚刚恋爱,还在蜜月期,他一直对我都那样,没有什么异样的感受,全是初碰爱情的甜蜜。
后来一起去雅安也因为刚刚恋爱不久,没有什么惊人发现。
后来大概恋爱的第四个年头,我们一起去昆明,一起去丽江,他如果背两个包,就会直叫唤自己命苦。
然后会觉得穷游好苦,没有了当初那种有情饮水饱。而我觉得,一个想去的地方,有很强的冲动的时候,哪怕条件不是那么成熟,也应该去,一拖,很有可能这一生都没有机会再去了。
他也不再抱我去厕所洗漱,像刚开始恋爱那样体贴照顾。
恋爱的第五个年头,大概到了所谓的老夫老妻,一起去张家界。
这次想去这样的地方是因为玻璃桥,大峡谷的玻璃桥,号称去之前带好尿不湿,营销微博表示:如果他能背着你走过去,绝对是真爱,今生非他不嫁。
然而到了现场,有种特么裤子都脱了,你就给我看这个的感觉,着实没什么吓人、刺激的地方。然后男票一路吐槽大名鼎鼎也不过如此,这就是你心心念念的地方?太无聊了巴拉巴拉。
本身我也有点失望,被他一路的碎碎念年,真的想一巴掌呼过去。
关于张家界的特色美食下三锅,男票也是一路吐槽。我觉得特色是人家的特色,我们来旅行,尝尝,合胃口就多吃不合胃口就少吃,谁规定特色要符合每个游客的口味?众口难调。
还有个正向案例:朋友和男朋友在交往了三个月后,感情发展到了有点尴尬的状态,最初的激情冷却,再往前推进似乎没有方向也少了动力,双方都觉得这段感情有点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两个人去旅行后,发生了质的改变。
在旅途中,原本有点小鸟依人的朋友,处处独立果断,让男友刮目相看,原本让朋友觉得不太靠谱的男友,在旅行时对旅途有计划有效率,安排的十分周全。
双方在这段旅途中发现了彼此的许多优点
朋友觉得他俩大概是旅行者人格吧,在旅行的时候能够展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
然而还有一种更悲观了理论:日本人发明的“成田分手”。
上世纪90年代的日本小年轻和今天的中国人一样喜欢满世界跑,热衷去欧洲度蜜月,然而在旅途中摩擦不断,最后回到东京成田机场时就一拍两散,一段婚姻遗憾的终止于度蜜月。
不管和另一半发展到了哪种感情状态,都该一起去旅行,因为旅行会带出的关于另一半的惊人发现,可能正向可能反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