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里的通讯录中,有人只有一百个左右,有人却有几百个到上千个不等,但这么庞大的朋友圈中,又有几个是你随时可以拿出来聊上一天的,又有几个是你长期不联系突然想起来就能像之前一样毫无隔阂地相互问候和寒暄的,又有几个是你一看到他的头像就心怀愉悦的,我想,大概很少吧。
就我而言,高中曾经一个宿舍,并且一起上下学的两个好朋友在时间和距离的双重考验下被稀释得平平淡淡,波澜不惊;现在很少为了单纯找他聊天而找他,唯一的两个交集就是寒暑假的两次约球,很奇怪的是,内心很是平静,甚至于掺杂了哀伤和无奈。每次都是一口答应,不带有一丝犹豫,因为我们心照不宣:只有篮球才有可能让我们重新聚在一起,彼此靠的更紧一点。即使久违重逢,见面的那一刻却好像很陌生,连一句寒暄都没有,只能通过全幅身心投入到篮球上来逃避这个略显尴尬的氛围。所以每次打完,除了累之外,心是空荡荡的,落寞的,是哀凉的。我们每个人都不愿意开口去打破彼此被时间和距离筑起的心理防线,纵使有太多想说的话也只能憋在肚子里,默默地用“他看起来很好,应该过得不错”的借口来安慰自己那颗心怀愧疚的心。
我记得大二寒假的时候,高三班里的一些人相约回校看望自己的学校和老师,我是其中一个。不知怎的,踏进怀揣和孕育青春梦想的母校,我的心莫名的忐忑起来;走过熟悉的教学楼,看着高三学生埋桌苦读的面容,往日的景象仿佛昨日重现。同行的人中有三个是我的舍友,不过实话说这三个舍友并没有上面提到的这两个亲密。很奇怪的是,我们却像老朋友一样滔滔不绝寒暄起来,回忆了关于我们彼此之前共同的青春记忆,一点违和感也没有,这使我很是讶异。
后来我想明白了,因为彼此之间太在乎了,导致太多太多的顾虑和想法,我们都在害怕,害怕对方已经不是之前相处的那个人,害怕对方心里已经没那么重视自己了,这种种的顾虑和不确定使我们退避三舍,但眼前的这个人看起来还是那么熟悉,他还是他,这种矛盾的心理使我们心绪凌乱,饱受煎熬,最后干脆不作为,不说话,来逃避这个两难的现实。
微信朋友圈的出现看似拉近了我们与朋友之间的距离,实际上里面的一个点赞,一个互动只是你的自我安慰和逃避罢了。我看见身边很多人宁愿在微信动态下面留下长篇大论也不愿点开那个朋友的聊天窗口进行交流,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在抗拒,抗拒点开聊天窗口之后的茫然与无话可说,抗拒点开聊天窗口之后那醒目的空白,抗拒知道自己很久没有联系对方的事实,抗拒明白自己可能不是一个挂念朋友的人。但其实真正的朋友不会因为你在朋友圈的留言或互动就对你有所改变,真正的朋友只会希望你能跟他们单独聊一聊,即使是一句“最近过得怎么样”也会让他们倍感欣慰。其实,这就足够了。
我一直有个疑问:日常聚会寒暄的友谊是否比平平淡淡,偶尔挂念的友谊来得更加牢固和长久?长久以来,无论是哪个时期,周围都有一些铁哥们,他们或三五成群,天天腻歪在一起,一起玩耍,一起喝酒,他们对外宣称是一生一世的好朋友。仿佛他们就是好朋友样子的典范和标准。这使我心里泛起了些许涟漪,从小到大,我也有一些玩得来,聊得开的朋友,我们却只是在某些场合相聚,在某些场合分离,在需要对方的时候及时赶到,在需要安静的时候悄然离去,我们在生活上没有太多的交集,却彼此祝福,彼此成为彼此的心灵支柱。我们也时常感到孤独,却没有因此去打扰对方的生活,因为我们清楚,各自都有各自的梦想和生活。朋友不是一种补给品,更不是一种资源,供你需要的时候拿出来用,相反,朋友是一种调料,是你开心时分享的目标,也是你低落迷茫时倾诉的对象。“君子之交淡如水”,说的大概就是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