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之前我对婆媳关系的最高境界的理解就是相安无事和“相敬如宾”。婚后一直不与公婆同住,所以自然相安无事,但是也谈不上亲近。直到有一天,先生无意间打开了老家的摄像头,听到正在吃饭的婆婆说“这个(鸡翅)小杨最喜欢吃”,公公说“我怎么记得小杨爱吃的是猪蹄呀”。然后他俩就认真的在数算我喜欢吃什么,听到他们这样说,我一下子想到了,公婆去我家商量订婚的时候,一再向我爸妈保证以后一定拿我当自己闺女一样疼。回想起相处的点点滴滴,那些爱的细节好像一直都被我忽视了。鞋柜里单独悉心收着的拖鞋、每次回去洗的干干净净的床品、吃饭的时候我喜欢的菜永远离我最近,甚至小姑子想要的零食我也会有一份同样的。我一直以为那是客气,是礼貌,是出于对他们儿子爱人的一份尊重,却忘记了他们只是用最朴素的情感把我当作一家人。我突然感到十分内疚,为自己一直心安理得的享受和不付出。从那以后,我和公婆的电话开始多了起来,吃了什么、去了哪里、生活中的快乐、亲友的近况都是我们聊天的话题,我能明显感到我们之间越来越亲近。我也开始用心的观察他们的喜好,时不时送一些小礼物,后来连先生也忍不住感慨说我选的礼物爸妈明显更喜欢。先生常常感到幸运,因为我和婆婆关系相处得还算不错。但是其实是因为公婆的这份爱感染了我,他们的爱不是盛装的演出,而像是冬日里暖阳,温暖但不夺目。正是因为他们温暖感染了我,我才会将温暖回馈。
相比公婆,我的父亲显得“不靠谱”。我的父亲——老杨同志,年近六十,无健康爱好,喜欢吸烟、喝酒、刷短视频,为此我俩没少“斗智斗勇”。我先是给老杨同志买了血压计,远程监控他的血压,时常科普吸烟喝酒的各类危害和高血压的严重后果。后来血压计的绑带被他不小心弄丢了,我给新买了一个绑带,被问到价格的时候,本来40块钱的绑带我很认真的告诉他需要200块钱。听到一个配件都这么贵,他量血压更认真了。后来老杨同志喝酒少了,但是老是熬夜刷短视频,经过一番研究之后我把他的手机设置成监管模式,每天晚上九点短视频APP就无法运行,再操作家里的路由器限制网速,“逼迫”他早睡。每次和朋友聊起来我和老杨同志的这些斗智斗勇,我都能联想到小时候父母在教育我的时候是不是也是这样绞尽脑汁。不论是我小时候他们对我的恐吓教育法还是我现在与时俱进的网络控制法,虽然时代在变,但是不变的是牵挂和爱。
过年之前,妈妈给我打了一通电话,这通电话,让我难忘、感恩和自责。妈妈说的事情很简单,让我问问先生上次他给家里买的筷子是从哪儿买的,说她自己买了一些新的,但是觉得筷子太沉了不好用。等先生下班回来我就问了一下,先生拆开昨天取回的快递,正是新买的筷子。我觉得有些吃惊,怎么会这么巧合。先生说:“不是巧合啊,我算着家里筷子该换了,就买了新的,忘了让你告诉咱妈不用买了。”我感觉既幸福又自责,作为女儿,这些琐碎的事情都没有注意到,而先生却记得这么清楚。我以前还觉得他不应该管的太细,有时候多啰嗦两句我还感觉很烦,其实生活原本就是琐碎的,哪有那么多大事需要操心,处理好生活中的细枝末节,就是对生活最大的尊重。
以前习惯了对生活马马虎虎,成家之后好像对爱的捕捉能力也变强了。原来爱一直都在,只不过以前在马马虎虎的生活中,爱也马虎过去了。认真捕捉,用心感受,感谢我的家人一直爱我,我也将带着这份爱的力量,爱每一个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