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U IS CURRENCY
月活就是货币,在一次会上听到这句话觉得特别新鲜,想来也对,即使是月活十亿的微信,也不敢说自己不再渴望增长,毕竟全球市场摆在那里,但如果是因为市场真的饱和了而产品停止增长那应该是个好消息,说明你实现了垄断。但是对于大部分产品来说,尤其是一个新产品停止增长,一定不是什么好消息。那么如何才能让产品增长呢?由着这个问题我找到了这本书《增长黑客》,想看看是否能基于书中的理论找出今年的明星产品抖音快速增长背后的深层次逻辑和方法论。
这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讲如何将“增长黑客”是什么以及如何将这个概念落地,第二部分则从获客、激活、留存、变现、良性循环这五种角度进行实战说明。
增长黑客顾名思义就是低成本获取高增长的方法论。人们在这两年开始推崇增长黑客,甚至一些国内的公司已经有了增长PM的岗位。其实背后隐含的一件事是互联网产品的获客成本越来越高,早些年一个APP只需要3-5元的成本到现在动辄几十元甚至上百元的成本,在这种背景下,所有的产品团队都应该引入增长黑客。
两个公式:
产品+增长黑客 ≠ 好产品
好产品 + 增长黑客 = 增长
这两个公式很容易理解就是不能本末倒置,如果产品本身没有提供价值那么增长黑客就是徒劳,因为此时做增长黑客极可能入不敷出,也就是流失>新增。因此首先要确定你的产品已经足够好。文中提到了一个概念叫"啊哈时刻”,也就是你的产品最吸引和打动用户的点是什么?对于推特来说,那些关注了30人以上的用户比其他用户活跃的多,并且有可能留下来成为长期客户,推特增长团队发现30个人的关注能使用户持续地看到感兴趣的人发布的状态和更新。调查公司Qualaroo发现收到50份回复及以上的用户更可能成为付费用户。但啊哈时刻并不好找。作者提供了非常有趣的找到啊哈时刻的方法 - 不可或缺性调查。
不可或缺性调查:
1.如果这个产品明天就无法使用了你会多失望?
a.非常失望 b.有一点失望 c.不失望 d.不适用-已经弃用
如果有大于40%的人回复非常失望,那么产品已经有了不可或缺性。 如果低于25%,则产品还需要有更多的实质性的开发再开展增长黑客工作。
2.如果本产品无法使用了,你会用什么替代产品?
a.不会用其他产品 b.会用:_____________
3.本产品给你带来的主要价值是什么?
4.是否推荐过本产品? a.是(你是如何描述它的) b.否
etc
通过这样几个问题就可以对产品有一个相对客观的整体把握,以此决定是否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如果确定了产品已经有啊哈时刻,那么谁来做这件事?形式各种各样,重要的是要打破各个部门之间的隔阂,把PM,工程师,数据科学家,市场营销人员都纳入到头脑风暴和决策中去。
接下来就是确定增长战略和快节奏的试验。这两个部分其实说白了就是以增长为目标的敏捷迭代,和互联网产品的开发流程并无太大差异,不再赘述。仅提几个很不错的点:
1.确定对比的产品增长最为重要的指标
基本增长等式 (fundamental growth equation) ,将所有与增长相关的关键因素都体现在这个等式中,以亚马逊为例: 垂直扩张*每个垂直市场的产品库存*每个产品页的流量*购买转化量*平均购买价值*重复购买行为 = 收入增长 (所有产品都有的如新用户获取、高激活率、高留存率)。要建立适合自己公司的公式。
以职业社交网站为例,总注册量是一个关键指标。但对于其他公司来说并不是,为什么?对领英来说,即使用户访问网站的频次很低,但是他们填写的工作履历是网站价值所在。因为领英的收入来源是那些订购网站高级功能的招聘人员。有更多的简历意味着更多的收入。对于ebay则是待售物品的数量。这边的总注册量和待售物品的数量就是“北极星指标”(the North Star metric)。必须问自己增长公式中哪一个变量最能反映产品不可或缺体验的实现情况?对于我现在在做的问卷产品Microsoft Forms来说,无疑问卷总量和回复量是最重要的两个变量。更多的有效问卷数量才能吸引更多的用户知晓Forms,并将其转化为问卷的设计者。同样,更多的回复会让设计者下一次更愿意使用Forms。
另一个值得记录的点是增长策略的优先级排序,这和需求的优先级排序基本类似。有如下几个评分体系供参考:
1.ICE评分体系: impact, confidence, ease
2.TIR: time, impact, resource
3.PIE: potential , importance, ease
无论使用哪个体系,正确使用的方法是团队成员基于这三个指标对每一个idea进行打分,从而得出综合得分最高的进行试验。
第一部分就是这样啦~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