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心境与写文章

我有一个这样的体会,不知道别人是否有类似感觉:就是写文章与心境关系极大。

就平时的写作经历来看,我一般是鼓捣些有感而发的文字,这个“有感”显然与心境关系密切。在生活中看的书、电影,遇到或经历的人事,欣赏的美景,品尝的美食,听说的故事,都有可能触发想要一吐为快的写作“按钮”。这些时候写下的文字,一般来讲,是流畅的,如小河水哗啦啦,行文的速度也是不错的,曾有过体验,下笔千言,不过一枝烟功夫。

然而,写文章又不是这么简单的事儿。不是说你有了想表达的欲望,便可以“发”得痛快,“发”得淋漓尽致,“发”得有的放矢、精彩迭出的。有些文章是捉笔代言,有些是文字是受托或命题,这些东东写起来可就不那么容易了。纵观我的经历来看,能否写好这一类文章,与心境的平和密不可分。

 我是个性急的人,性急的人有个共通特性,那就是事拿到手上没完成时,往往牵肠挂肚,甚至于坐立不安,非得把它们“打发”了,才能心安。每每手头还只刚接到任务,便开始了写作前的焦虑。别人思考是“怎么才能写好”,我思考的却是“我能不能写好”。一篇文章,在心里兜得千回百转,感觉把心肝肠肺都给碾压了一遍,老紧老紧的。心里有事,干嘛都变得心不在焉起来,浮起浮起,明明做别的事,却想着这写作的任务。最要命的是,虽然心里装了这么回事,但却并不动笔,而是非捱到必交不可、火烧眉头时才肯动作。至于写的过程,其实也一样煎熬,有时枯坐半天,也挤不出一点“牙膏”来,这些时候,我特别清楚地看到了一个问题:心境,心境不静,心境不凉,心境不平,好文字是难于出来的。

所以,我们才会看到那么多爱写作的人,是喜欢独处的,写作大多于夜深时进行,因为那时静,静能生智慧,生思路,生灵感,能让那些浮浮躁躁的浊的东西沉淀下去,让思想则清起来,亮起来,扬起来。古代人强调养气,我觉得现在的人必须学习借鉴,写作者尤须学习,要坐得下冷板凳,把气沉下去,让心静下来,写作才能更加顺利、高效,相反,则可能像我一般事倍功半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读书主义 更多精彩等着你! 这个读书方法,可能会颠覆你对读书以往的认知|开卷 或许读书已经成为...
    米米粒粒阅读 34,911评论 9 209
  • 加完班的晚上,跟小青在街边喝着扎啤吃着小龙虾,小青突然说:“真累啊,好想去农村生活1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祝水阅读 477评论 0 48
  • 最近收到一些问题,关于到德国留学,到德国投资,到德国买房的事情。今天说说到德国留学这件事儿吧。 要想红,需趁早。留...
    莱比锡橘子阅读 572评论 0 7
  • 在这个初夏的季节,我遇见了你们,等闲识得简书面,遇见是你,最美也是你
    易等闲阅读 177评论 0 0
  • 一颗星,短暂的厌倦了天空 他烧燃自己 化身神秘的鞭子 劈开夜空 劈命运的喘息声 遥望他的人 眼睁睁看着星星变成石头...
    月宛央阅读 205评论 2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