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饼是我家乡的一种特产,每年春节回家,一到县城下了车,还没到家,就会在车站附近的烧饼摊上买两个吃。每当返京,在车站乘车的时候再买两个烧饼带着,好路上吃。记得我小时候,烧饼是两毛钱一个、五毛钱三个,现在变成两块钱一个、五块钱三个。味道没有小时候记忆中的好了,只是块头比那时候大了一些。
记得大概是我上小学三年级的那个冬天,有一个下乡打烧饼的。那打烧饼的是我们邻居的亲戚,邻居在我们村里挨家挨户告知让去打烧饼,这也算是一种比较原始的营销方式吧。一般遇到这种事情,村里人都会去捧场的,打几个烧饼不重要,关键是送个人情。
一听说要打烧饼了,我们三个孩子都高兴地手舞足蹈的。第一是因为我们都非常喜欢吃烧饼,第二是因为那时候家里穷,很少有零食吃,当时我们姐弟三个对零食都很馋,烧饼可以用来当零食吃。
前一天晚上我妈用酵子和了半盆面,好用来打烧饼。第二天早晨,和的面经过一夜的发酵,开了一盆。吃完早饭,我妈领着我们三个孩子去邻居家打烧饼。我妈端着发酵好的面,我们拿着盛烧饼的箩筐,调料。所谓调料,就是用来放在烧饼里来调味的。一般是把蒜苗切的很碎,来做主料,其他的再放些盐,味精,香油来辅助。记得那天我们去打烧饼的时候还下着小雪,路上有些泥泞,我们小心翼翼地走着,生怕把调料弄洒了。
那打烧饼的炉子就放在邻居家的走廊下,走廊里满满的都是人。我们到的时候,前边已经有几家在排队等着打烧饼了。等到快中午的时候,才轮到我家。只见师傅把盆里的面倒在案板上,揣一揣,揉一揉,直到把面揉得光滑了,用擀面杖把面擀薄一些,放上盐,味精,香油,蒜苗末,然后把卷成一个长条,用手把这个长条拽成一小块一小块的。一个小块相当于一个烧饼的材料。然后再把小块的面揉一揉,擀成烧饼的样子,在面饼上洒一把芝麻,然后放在炉子里烤,中间翻一次,差不多10来分钟一炉子烧饼就出炉了。
刚烤出来的烧饼,热腾腾的。还冒着面饼、蒜苗、油和芝麻的混合香味。咬一口,外焦里嫩,真是解馋。那次我们一共打了20多个烧饼,师傅一边打,我们小孩一边吃,到打好端回家只剩十多个了。烧饼要趁热吃,刚打出来是最好吃的。等它变凉了,也就变皮了,嚼起来很费劲。
在北京的这几年,很少见到卖烧饼的。有一次在来广营水果批发市场旁边见到打烧饼的,是一对年轻的夫妇,用的烧饼炉子跟在我们家乡看到的一样。我买了两个烧饼吃,也跟家乡的味道差不多,又让我想起很多关于家乡的事情。
还有一次是在昌平线生命科学园地铁站附近,有一排卖小吃的店铺,里面有一家卖饼的,除了卖卷饼也卖烧饼,味道很正宗,每次路过那里都要买两个带回来吃,仿佛又回到了家乡,找到了归属感。
每年冬天下雪的时候,我都会想起小时候跟我妈一起去打烧饼的往事,小心翼翼地走在泥泞的路上,在飘着雪的寒冷天气里,吃着刚出炉的热腾腾的烧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