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收益管理问题建模框架


title: 铁路收益管理问题建模框架
date: 2019-4-15 21:30:21
tags:

  • 团队workshop

1. 铁路席位控制问题要素

​ 席位控制问题的要素包括:供给、需求和销售控制。

1.1 供给

  • 列车区间 Train Segment
  • 座位 Seat
  • 基本资源单位 Stock Keeping Unit, SKU
  • 产品 Product
  • 车票 Ticket 与 价格 Price

1.2 需求

​ 客运需求是铁路客运收益管理的主要输入,也是影响收入的最主要因素。对客运需求的掌握几乎直接决定了客票销售额,具体来说,需求信息包括:

  • 旅客到达(开始售票)的时间分布

  • 旅客数量

  • 旅客选择行为(包括OD,价格敏感程度等)

  • ……

    描述需求的主要目的是能够通过信息对产品的稀缺性进行量化表达。

1.3 销售控制

1.3.1 预售期
  • 假设客票销售在所有计划确定之后,开车之前
1.3.1 销售系统
  • 主要考虑计算机网络统一售票系统

  • 与旅客的交互

    • 公开信息
      • 改变产品售价
      • 改变产品可售性 Availability
    • 处理请求(购票成功/失败)
  • 常见控制策略 Control policy

    • 上限式控制 Booking limit control

      • Partition

      • Nesting

    • 投标价格控制 Bid price control

1.4 铁路席位控制特点

  • 座席的连续性

  • 车票价格的嵌套约束(同一列车 a-b<a-c)

  • 安全限制

    • 在途人数限制

      由于铁路的中间站停车时间很短,在一个停站不可能重新清客,所以可能出现“以长带短”的情况,当有大量以长带短的旅客时,会引起列车超员,危害行车安全。

    • 上下车人数限制

      由于铁路的中间站停车时间很短,如果在一个车站上下车旅客过多,容易造成晚点。

2 铁路售票收益管理模型

2.1 售票过程的简化

  • 销售者公布可售的客票信息
  • 消费者向销售者提出购票请求
  • 票库的更新

2.2 模型框架

  • 车票销售包含两个过程:(1) 参数的调整过程 Parameter Adjustment Process 和 (2) 客票销售过程 Ticket Reservation Process
  • 这两个过程的决策者不同:上层的决策者(通常是客票销售人员)和下层决策者(这里是指客票销售系统)
2.3 参数调整过程模型
  • 采用马尔科夫决策过程 (Markovian Decision Process, MDP) 相关理论对这个网络收益管理问题进行建模。
2.4 客票销售过程模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