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心法之理财先洗脑

    看了几本书和文章,有人问我理财的知识,三两句说不清,因为有太多误区,且知易行难,我也是菜鸟,今天掉个书带来回答一下,不足之处望赐教。以前看到很多文章说一个人要达到初级财务自由需要至少360万,于是用这个数据去除以每个月的工资,进而算出自己多少年能够达到财务自由,然后不用再为钱发愁了。现在看来,这个算法错误百出。首先360万并不是对每一个人都适用,也许你给一个乞丐最基本的衣食住行他就财务自由了,而对一些人这些钱零花也不够。其次,货币长期看是贬值的,360万也许现在可以满足你的需求,但越到未来购买力越来越弱。而且人不断有新的需求被创造出来,十几年前手机并不是必须品,而今天几乎人手一部,未来未可知。再比如一场大病也许就打破了这个自由。最后,什么叫财务自由呢?有的说法是不用工作用钱生钱就能使你衣食无忧。我想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觉得可以再放宽一些,你不用被迫劳动用钱生钱就可以衣食无忧,区别在于,有的人如果热爱工作,他加上爱做的工作收入如果能达到这个水平也叫财务自由。这个要根据你的情况自己确定。

      我更喜欢财务平衡这个词,自由给人啥也不做了的感觉,而平衡却是可以在当下实现,而且永远在路上的味。财务平衡,量入为出,收入多支出可以多点。另外平衡也是当下和未来生活的平衡。你手头有钱,有些人选择月光选择了当下,有些人选择扣扣搜搜选择了未来,这都不是合适的做法。月光是透支了未来。而抠门否定了当下的价值,今年一件漂亮衣服你忍住不买,十年后你却再也不适合穿它了。所以要平衡当下和未来,适当支出。古人讲中庸,以前我觉得就是扯淡,和稀泥,现在觉得把握好分寸,不偏不倚才是大智慧。如果你能实现平衡,那就自由了。所以一方面可以减小支出,也减小欲望。这对大部分人来说是不易的,由奢入俭难嘛。另一方面就是增加收入,当然可以稍微增加一下支出。那么增加收入有哪些方法呢?工作收入和投资收入。

    在不同的阶段,这二者轻重不同。人从二十几岁工作到六十岁退休,大约35-40年的工作时间。在前半阶段,工作收入是第一位的,年轻人还是要好好工作,不要老是想炒股买基金黄金就暴富了,有这样的机会能轮得到你,傻逼!!!。因为此时你的本金很少,比如5万,即使赚了一倍,也就加起来10万,还是穷光蛋一个,更多需要去认真工作。而当你进去后半阶段,原始资本有了积累,此时可以更多关注一下投资收入。而我们也不能等着工作了二十年在开始投资理财,投资理财应该越早越好娃娃抓起。工作和投资收入是双核复利引擎,两个一起开足马力才可能最快实现这个财务平衡。

    所以年轻人,有人让你把钱全部投某只股票他有内幕消息,有人说一天赚一分一月赚三成,你回他一句:这好事你自己去赚好了,滚你妈蛋!我要好好工作天天向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感谢清崎老师与编辑的合力出版,这本书的确对我们的认知会产生很大的改变。 【本书作者】罗伯特·T·清崎 莎伦·...
    文羽墨阅读 11,197评论 0 25
  • 著名财经杂志《财富》对本书的评论是:如果你一生只读一本关于投资的著作,无疑就是这本《聪明的投资者》。 首先介绍一下...
    惜她阅读 11,946评论 0 34
  • 今天银河整合和红龙诞生的能量,指引我们保持内在的觉醒、勇敢尝试创造全新的能支持到我们生命热情的信念系统,支持我们心...
    艾人家家Aileen_LiLi阅读 2,839评论 0 0
  • 恩泉阅读 1,735评论 0 1
  • 文/一土 许多人习惯称淘宝为“某宝”,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消除广告嫌疑。其实,我觉得这样称呼,更容易成为广告。我们的...
    雨下撒哈拉阅读 1,592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