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当下,都没有好坏,自有归期 - 草稿

自古,祸福相依。

意外与必然,相存。

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意外和明天哪个先到来,如果事与愿违,往往另有安排。

人们常说要活在当下,谁又能真正全身心投入到每一个当下呢。如果从5月29日中午一摔跤就积极直面现实,不逞一时之强与能,关爱受伤的身体,对它说对不起,我爱你,专注于受伤的当下,尽快治疗,放下对生活、工作正轨的执着,那么现在或许没有每刻身在曹营心在汉的身体和思想的双向折磨。

每一个当下的时刻都值得我们尽情关注与投入,不是只有美好的时刻才值得去珍惜与记录。关照当下自己正在发生的一切外在与内心的真实需要,允许自己没那么重要,看见、接纳并过好每一个美丽、热情、难过、痛苦,迎向光明向阳和隐入尘埃的当下时刻,这才是真正的英雄生活主义。

在病房的时光,对冰心先生和蒋先生的生命百态和人生美学,感悟颇深。化用其话而言,走在生命路的两旁,爱在左,同情在右,随时播种,一路花开。人活在世间,一定得有自己的人生信仰和追求,才不至于让自己沉沦于苟且,女子更应如此。

为了方便中医理疗和输液,最终还是办理了住院,6月2日就开了住院单,6月6日才进医院。一是从小极少打针吃药的我,对于住院这件事是抗拒的,二是一直对自己的情况盲目乐观,想着也没残、也没动弹不了。病房共有三张病床,我居中。右边是一位四十多岁因车祸入住的病人,第一天进病房,我还以为是个男子,当护士来为我录信息测心率时,顾不得身体的僵直,扭扭捏捏,要求妈妈和女儿为我挡一挡,一切办好以后,开始了一系列检查和治疗。头的眩晕让我日夜不能𥧌。右床的病人无休无止的破口大骂,各种污言秽语破口而出,白日接连不断不堪入耳的辱骂声、嘶吼声轰动并引来了无数病友的围观和医护人员的说教。一开始我很不待见她,对她有不尽的鄙夷,后来她不堪入耳的辱骂声中,得知了她的一些情况,第三天我看她从早到晚滴水未进,也无人照看瘫睡在床的她,虽十分不喜她的行径,还是动了恻隐之心,从她的吵嚷声和哭骂声中,我看到了人在渴求生存时最脆弱最无助绝望时的深深无力感,给她点外卖,时不时将亲朋好友带来看我的吃食分一些给她。

后来左边病床的奶奶也说了一些关于这个女人的情况,坐着一个二十来岁的小伙子骑的三轮车出了车祸,这个小伙子也不是他儿子,从急诊病房转入骨科住院部,没了治疗,在医院住了近一月有余,时而和男子互相辱骂,时而又嬉闹,每天都在病房打起十二分精神地咒骂,二十出头的小伙子,既不精神也不整洁,照顾病人既不嘘寒问暖,也不勤快。

后来奶奶一个人搬到了隔壁病房,她每天独自一人检查,看病,其独立和果敢全不像一位古稀之人。

第二天病房来了一位新病友,她的床位在我的左侧,每天宽慰我,坚持治疗慢慢就好了,看我苦闷时陪我说她的人生经历。有时针水到中午12:40都还没输完,身为退休教师和家门的阿姨中午便会帮我带了饭,也帮右边的病友带饭,开导小伙子行善事。

虽然已经三十多岁,可身体也还算柔软。因意外摔跤导致的寰枢椎半脱位、脊髓损伤、创伤所致神经根型颈椎病引发的眩晕、四肢无力发麻、背部疼痛活动不灵便住院治疗的这些天,似乎将这三十多年来的点滴和药都吃了补回来了。每天上午早早输液(每天一组针水),两只手背像拔了刺儿仙人球。一边输液一边做理疗,往往输液要到下午一点左右,接着简单吃了中饭,继续中医理疗,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的中医理疗器械,每天都要和中医的这些小可爱们几番轮流打交道。电的、磁的、烤的、烘的、敷的、包的、靠的、微波的……每天轮番上阵,不得不感慨祖国中医学的精深与博大,肩背部的僵硬和腰部的疼痛,确实缓解了一些,尽管还有酸胀沉重感,手指和脚还是会发麻。医生说,这些需要后期慢慢恢复。

很多次由于自身血管细,手被打得肿胀,像个馒头,护士小姐姐看到会心疼地说,咋不早点告诉她们。周末好几次医护人员忙得不可开交时,没来得及换针水,关闭了输液管,血液还是回流。生平极少打针吃药的我,几乎不吃药打针,所以也不知道身体对哪些药物过敏,所以6月10号晚上八点多的时候,浑身开始发痒,还以为是多包了一个小时的药膏所致,因为之前并无此现象,第二天早上(6月11日),医生开了中药过敏的皮炎药膏,没想到到了晚上过敏的症状愈发严重,体无完肤,皮肤也挠破了,没办法,又来医院转了皮肤科会诊,开始了漫长的输液治疗。

整个身体过敏,脖子挠破,脸部和头皮都发痒


输完液已经快凌晨一点,为防止过敏性休克,留院观察了,那是留宿病房的一晚。在皮肤奇痒和此起彼伏的呼噜声中,对这段人生中的小小际遇有了些许感叹。

我一般晚上回家休息,一是病房有男家属,十分不方便,二是近期睡眠极浅。

在住院这段时日,似乎更加看到了马斯洛关于人的五种基本需求:生存的需求、爱和归属的需求、自由与独立的需求、能力的需求、乐趣的需求,而人的痛苦都来自于内在需求未被满足。当你看见一个人为了生存的基本需求而疯狂挣扎和咆哮时,你无暇揣测她的过往,也就放下了对他的鄙夷,你也会忘记在低谷的自己,世人的傲慢与偏见将不复存在,此时只有对于一个生命单纯的悲悯,因为蝼蚁尚且偷生。

我的人生也有缺憾,人生的故事哪能十全十美,但知足常乐,就能活得简单而理直气壮、挺直腰板,不为五斗米折腰,不为他人强颜欢笑。我没有万贯的物质财富,但我有坚定的精神信仰,内心的富足与丰盈,我有热爱的工作,有温暖和煦的领导,安全感爆棚的单位,还有一个天真可爱的女儿,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我的心中有为之耕耘的土地,也有足下坚守的初心,还有即将恢复健康的身体,所以哪怕道阻且长,我也坚信行则将至,笃定在当下,遥看未来,哪怕拉长了一声孑然的身影,也有光芒万丈!

时常将微信当成分享喜乐哀愁的树洞,治疗期间发了圈,引发了大家的担忧和关心,谢谢大家的无价情义,感佩五内。

应各位亲友由衷的吉言,我向自然回应:别担心,我很好,我也真的真的会很好。


感恩每一条信息、每一个视屏、每一通电话的关怀,爱你们


住院部七楼三病区82床,感谢陪伴的这个时日。

一定相信我不会再返回医院去

每天用躺着做治疗较为舒散的时间,断断续续十多天,记录了一小段文字,缓解了因自我思想压力而额头爆痘的焦虑,我好像青春期都没长过痘哦,所以,健康和平安的身体是底层建筑,才能实现如果有两块面包,一定要要用一快去换水仙花的梦想,内心为之热血的向往才能落地开花。

珍惜每一个当下,惜福。

没有一一截图:期待往后依旧热爱奔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