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剑桥英语课外班(1996年至2002年)
故事的开始要从剑桥英语课外班讲起。1996年我上小学一年级。学校还没有开设英语课,母亲自作主张为我报了剑桥英语课外班,从此我每周的周三和周六晚上都献给了英语。我记得第一节课是个下午。阳光明媚的教室里我坐在靠窗那排的第二个座位。老师姓殷,主业是北京理工附中的英语老师。殷老师问同学有没有之前接触过英语的,我身后有个女生站了起来,跟老师用英语对话了几句。虽然在幼儿园的时候我学过ABC和一些简单词汇,但我一句都听不懂。当时我羡慕不已,觉得那姑娘太酷了。
北京市翠微小学二分校,上剑桥英语课外班的地方
虽然每周多了额外的作业,但我对此并不反感,相反我甚至乐在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授课老师水平了得。殷老师既让我们学到了知识,又让我们体会到了乐趣。有一些细节我至今印象深刻。例如她在布置单词抄写作业时会要求我们不仅要写上中文,还要在旁边画出图象。这一任务让本来很枯燥的作业变得充满乐趣。我常常会花上比抄写单词更长的时间琢磨怎么才能画出单词所代表的事物。在盯着单词动笔画画的过程中,词汇就轻轻松松记下来了。
英语班时期的单词本,每个单词抄写四遍,还要写上中文并画出图像。时间是1998年6月2日。8岁的我把6月(June)拼错了。
殷老师的一些教导令我至今受益。比如她反复强调的七个字“怎么念就怎么写”让我意识到原来英语单词的拼写与读音之间存在着相当好用的规律,可以说我从来没用过“逐个字母死磕大法”背单词。初学英语的那几年里,几乎每个单词都是先记住读音,然后借助语境了解释义,最后依靠更多的语境巩固而记住的,因此相当轻松。这种注重读音的背诵方式被我沿用至今,所有背过的单词我都要求自己掌握它们的正确读音,不管多偏多难。在进行高难度的学术交流时,这一从小养成的好习惯极大地增强了我的理解与表达能力。
回归英语班话题。殷老师教的毕竟是剑桥英语,所以考试肯定是少不了的。但印象中我们从来没有为考试专门复习过,每次全班同学都是以超高通过率拿下考试。似乎是在边玩边学的过程中,殷老师带我们通过了剑桥少儿英语一级、二级和三级。这一经历便坚定了我到现在都认同的道理:考试高分是能力的自然体现,应试技巧与策略只能起到辅助作用。
现在回头看来,跟殷老师上课的这几年里,我们学得兴高采烈,培养了较强的口语和听力能力,也积累了不少词汇量,但与此同时却忽略了语法知识。这方面的欠缺我需要在之后的日子里慢慢弥补,而且是在“正常”的方式失败之后,用自创的方法实现了自救。
2002年,我们结束了剑桥少儿英语的学习。殷老师开始带领我们学习朗文英语,目的是为了攻下公共英语二级考试。可惜,当时的我并不知道,这将是我跟殷老师上课的最后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