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非常复杂、充满诱惑和主观情绪无处不在的世界,如果你不想被周围的世俗糟粕所左右的话,建议用经济学思维来看待和解释社会的很多现象,因为经济学不以你的主观意识为转移,它见树木更见森林,见看得见的更见看不见的,见眼前的更见长远的。
最近阅读了北大经济学教授薛兆丰的一篇文章-《铅笔的故事》让我收益匪浅,原文是1958年伦纳德.里德发表的经济学奇文-《我,铅笔》。文章开头先讲述了很多人出门旅游时,看到各种自然风光如大海、山河草木时那种发自内心的溢美之辞,如敬畏、壮丽、原生态等等,可是在作者看来,这些都没什么可赞叹的,因为这些自然风光50年前、500年前甚至5万年前都是这个样子,它几乎没有变化,可是人类有许多精彩、神奇的地方,只是你没有发现而已。最近两百多年的人类变化超出了之前几百万年的变化总和,这里就举一个最简单的铅笔的例子你就明白了。
一根黄色的铅笔看着似乎很简单,笔杆里有根笔芯,上边有个铁环加个橡皮。首先它的原材料就很复杂,它不是普通木杆儿,而是雪松木,笔身黄色用的是调制成的蓖麻油刷6遍漆,细说的话它里面还有很多复杂元素,具体也说不清了。铅笔里的笔芯是由石墨做成的,还要加上粘土和石蜡,加上氢氧化物提炼,再往细我也说不清楚了;上面铁圈是黄铜,橡皮是硫化镉制成的,具体又涉及到哪些复杂工艺,我也就说不清了,除了原材料,它的制造流程也很复杂,你想想,砍树需要钢铁电锯,钢铁需要炼钢,炼钢需要开矿,这些都需要用列车或者远洋运输,这一切涉及到的专业人员和工具又是复杂繁多。
通过以上对一支小小的铅笔生产介绍能够得出:生产出一支铅笔不是几百人几千人而是成千上万人的努力,并且全世界没有一人能够掌握铅笔生产的全部工艺流程和相关知识。这就是市场力量造就铅笔的神话,另外铅笔还有以下几个神奇的地方:1.每一个生产铅笔的人不知道自己的努力会导致一根铅笔的诞生,他们并不知道铅笔是什么,也不需要铅笔。2.生产铅笔的这些人生活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他们说着不同的语言,信仰不同的宗教,互相不理解,有时互相看不起,有时互相打过仗,但这一切并不妨碍他们共同合作生产出一支铅笔。3.更神奇的是,虽然一支铅笔凝聚着成千上万人的努力,集聚着一代一代的知识,但是我们购买一支铅笔所需要付出的代价是微乎其微的。
仅仅是一根铅笔都这么复杂,更不用说改变人类文明的汽车、航空航天、原子能等高精尖技术了,回到文的开头这一切仅仅用主观意识是无法想象的,这一切大自然会发生吗?人类的创新发明和复杂分工协作永远比那些一成不变的自然风光更值得敬畏。文章读罢,经济学市场规律就是这么精彩,薛教授曾经说过,他当年之所以这么认真学经济学原因是有一次老师上课,讲:“人类历史最伟大的发明是火、车轮和中央银行”,这句话也让我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惊喜,生活中有一些只能用经济思维才能解释的烧脑的反常识例子:如破窗谬论,男女是否应该同工同酬?政府是否应该拯救僵尸企业?等等,如果不建立经济学思维,也许你早就随大众带着主观情绪抱怨批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