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喊麦

关于喊麦,有一点很不理解,为什么这些人要别着嗓子、压低声调很刻意地去喊呢?  这种腔调难道是种喊麦届的政治正确?

有次进到一个直播间,是个喊麦的小伙子,长的憨厚且不走尬潮路线,便有些兴趣看看。可他喊麦时却很刻意模仿mc天佑那种声音...一曲过后,看得出他很累,而他却不以为然,神情上竟还有些引以为傲。

我的内心毫无波动甚至还有点想退出去...

于是我就产生了这样一种感觉——这种腔调是喊麦的“好”的标杆,是一个高级喊麦手的必备修养...

但我觉得这并不是什么好事,风格一致化了反而会失去特色了......活泛些、多彩些才能受众更广、走的更远。

比如曲剧、越调,它的曲牌比起豫剧实在不够多。所以有时能在不同的剧目里听到同样的曲子(犹以哭戏为甚——但缺乏论证,只是以我的有限眼界看来),差别只是唱词不同。 但这并无大碍,好在演唱者的自身腔调是不同的。而且不同派系相互之间虽有吸取融入但没无刻意模仿,各自发挥各自特色,所以各有各的受众。如此一来,各自的受众一多,总体上也就说明曲剧、越调的传播也就广了嘛。By the way, 曲剧《李豁子离婚·李豁子闻听是气得我躲躲脚》这一段,胡希华和李天方都唱过,但我偏爱李天方版的,即使喜欢胡希华版的人更多(见唱吧翻唱量)。

而喊麦就是个反面教材,所以我觉得它迟早药丸,同时这也是我对它的感觉从low升级到反感的原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