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臻华 图 文
我承认我是一个慢热的人,当微信已经普及得妇孺皆知时,我还对微信很茫然,好像也没感到啥不便。发邮件或在线沟通,QQ足以应付,我不明白大咖们为啥又开发出了微信,而且信友们貌似玩得特别火。
我没感觉出啥不妥,朋友Z却大大抗议:十分不便!说我OUT到可以当外星人了。二话不说,她直接操作,给我开通了微信,她成了我的第一个信友,然后又自作主张给我加了另外四个信友,据说只要有对方的手机号码即可。那四个好友为何许人也?我也摸不着头脑:天边一抹红、花少堂主、窗帘垂地、生活苦逼。这都谁跟谁呀,全对不上号,管他呢,反正我不玩微信。
第二步,Z叫我上线收她拍的图片,一张又一张,三十多张,看得我眼花缭乱。这边还没忙定,那边P妹妹又来了,末通报一声,直接把我拉入单位微信群,才发现群里好热闹,平时的闷骚基本在群里露出本来面目,从早餐的油条聊到晚上的泡脚,从广场舞聊到同学聚会把别人的老婆搞醉……最热闹的莫过于抢红包!记得有一次赴一同事的喜宴,我举杯敬酒,满桌皆低头,全在抢红包,开心的叫声此起彼伏“抢到啦!抢到啦!”我问:“抢到多少?”“一毛!”简直浪费流量到人神共愤的地步!
总之,红包我坚决不抢!主要原因是我根本就不知如何下手。嘻!
渐渐地,我倒也悟出了微信的一些妙处。比如朋友转发来的一些有趣的图片或文章;比如朋友圈中分享的各种资讯;美食美服美文美女帅哥……想看啥有啥!虽然我的圈友比较少,但有事没事我也爱上朋友圈中瞧一瞧,看看大家关注啥、分享啥。不过,我只围观,还不懂怎样分享。
某天,接到一陌生来电,对方称他乃我三十多年失联的初中同学,他已创建初中同学群,征求我入伙否。我自然没有拒绝的理由。于是,我拥有了第二个微信群。
同学群就是不一样啊!三十年末见,怀旧情绪爆棚:晒旧照片、新照片,互揭读书时代的囧事,畅聊各自在哪高就……群里人气指数爆涨,只要新入伙一同学,大家就礼炮、爆竹、烟花齐上,掌声笑声骂声共鸣。首先对当前状况来个全面盘查,并要求上近照一张,好认人,对号入座,然后是进行各类没厘头的声讨。
同学小X是做花木生意的。某周末,群主同学在微信群里一吆喝,纠集一大帮同学,直奔他的花木园进行大扫荡。
而我一直旁观,被大家诟病——本事没有,还学领导装深沉哈!我辩解:我每天都看啊,我半夜三点起来上卫生间都要刷刷微信,看看同学们都说些啥!
同学们半信半疑,最后放我一马,允许我围观。热闹了月余,群里渐显冷寂,只留几个热心的同学坚守。毕竟各自的生活,冷暖自知。三十年同学情,聊或不聊,我想与情深情浅无关。所以,哪怕是周末,群里人气指数再次爆涨,我仍是以围观为主。实在是那字太小,老眼昏花如我,看得头晕目眩眼刺痛,却又欲罢不能。总想看看同学们说啥,就算明明知道他们无非是说“吃了吗?睡了吗?早上好!晚安!”可我还是忍不住隔会儿刷刷!
混迹微信圈,旁观别人的生活,再对比下自己的生活。发现日子还是那样过,我还是那个我。不过,我承认,人是需要圈子的,圈子是无聊和寂寞的解药,挺好!只是别太迷失。
据说,一个人最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过上什么样的生活,成就什么样的事业,与他所处的圈子关系重大,有运动圈、旅游圈、音乐圈、领导圈、美食圈、精英圈、学习圈……
是否包括微信圈,我无从考证。
「无戒365极限挑战日更营第29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