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写日记开始。写日记是个老套的法子,但最终看你怎么写。
要有成效,就要事无巨细的描写。一天之中发生的事情,来往的人物,说过的话,看过的景色,要想写的很清楚,并不容易。
从事件写到人物,从人物写到对话,从对话写到思想,从思想写到畅想,从畅想再写回现实,一圈下来,每天练习,就会准备有很多内容可以写。
虽然说是写日记,但是实际上可以当作写随笔。写作是需要一定的模仿的,这种日记式的随笔写作,可以试着模仿下《人各有异》,EB特的《人各有异》,是他在缅因州农场五年时间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作所为的总结。书中内容就是日记加随想。这是一本很值得反复阅读的书,也是很值得反复模仿的书。
随笔的好处在于不一定有特定的思想,特定的主题,写给自己,写给家人,写给朋友,随心所欲,漫无目的的唠唠叨叨。逐渐的,逐渐的,就能够解放你的写作思维,可以随意的写作。
《江城》River Town的作者,彼得·海斯勒(Peter Hessler),中文名何伟。在《江城》之中就提到了《江城》这本书能够写出来,非常得益于他平时事无巨细的日记,他把在涪陵的日日夜夜,所见所闻,每个人每件事,每个景都纪录下来,最终回到美国之后,通过这些纪录,写出了著名的《江城》
略带题外话,《江城》的作者何伟和《人各有异》的作者EB怀特,都是《纽约客》的记者,撰稿人。
随笔的另外一个好处,就是无功利心。写作不是一个能很快就学会的技能,也没有特别的学会的标准。可能除了极为少数的天才人物,大量的写作练习是必不可少的。这种练习,往往是耗费时间,精力而没有任何产出。漫无目的的随笔写作,是渡过这段艰难时期的最好陪伴了。不会让我们觉得,“来不及”,“没有成绩”,“成长太慢”,“水平太差”,各种负面情绪的影响。
从键盘,鼠标,水杯,窗帘,招贴画,路人,奶茶,咖啡,闲聊,瞎逛,苦闷,开心,生活,冬天,落雪,沙滩,任何一个点出发,在任何一个点结束。不要束缚自己,也不要设定目标,随意,让文字从键盘之下,随意的输出。这就是随笔。
简书本身是很好的平台,找到自己喜欢的题目,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自己开心就好,完全是一个非常棒的练习写作的地方。
随笔,就是要这样的,就是要觉得所有的读者对我的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会感兴趣。写作,输出,在我看来大都如此,写给谁,不重要。写出来就行了。
有时候是一句,有时候是十来句,我的草稿本里大量的这类残篇断句。过几天,过几个月,回头翻翻看看,有新的想法就继续接上几句。如此,漫无目的,就像在自己和自己玩文字接龙。最终会有成稿。这就是我的成绩,虽然成绩无人知,但我自己知道,我自己会开心。
这就是我的写作态度。你看,整篇小短文,从一开始的你,逐渐成了我。这就是随笔,这就是日记。这就是写作,这就是输出。不难,跟着自己的想法,走到哪里写到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