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学生时代倒数第二个寒假了,回家的时候,自己做了很多计划,读书、旅游、健身……可到家里时才发现自己能做的事并那么多,最有意义的事反而是计划之外的,陪家人度过的时光。
不要让父母成为信息社会的“难民”
还没到家,爸妈就发来多条微信语音消息,到哪里了,多久到家,注意安全。微信为我和爸妈的交流提供了很多方便,但是微信相对发达的新媒体技术来说只是冰山一角罢了。
两三年前,爸妈刚用智能手机,除了打电话发短信等基本功能之外就是用来刷新闻,看视频,连微信号也是我帮他们注册的。“这里怎么会这样,下一步按哪里了?哎呀,我又忘记了。”爸爸拿着笔画着流程图,第一步按哪里,第二步按哪里。读大学后,这几乎是我寒假每年的必修课。
在信息技术发展的热潮中有时候让我感觉我们的父辈像是被抛弃的一代,他们宁愿去银行排队也不会用支付宝转账,去火车站排上一两个小时的时间买火车票也很少在网上抢火车票,知识的匮乏、年龄增长、新技术的不断更新让他们很难跟上我们的脚步。
这一次回家同样读大学的妹妹和我分别给爸妈布置了“寒假作业”:妹妹教妈用拼音打字,我教爸爸用手机买理财产品。在辅导他们“寒假作业”时,他们学的很吃力:老妈像小学生一样和妹妹学着a、b、c、d,用本子用心记着笔记,最后也学会了用拼音打些简单的用语就高兴了许久。老爸的记性不好,买理财产品提现和赎回的步凑总是记不清,连续三天的时间用本子记了密密麻麻的一页纸时不时翻出来温习,也开始关注财经新闻。过年时老爸用微信给我们发了红包,说是当“学费”,还附带几个很有趣的表情包,搞得我哭笑不得。不过,看到他们努力学习的样子觉得心疼又可爱。
在学校时,我们经常向要是能够回家陪陪父母该多好,可是回到家的时候经常和他们发脾气,抱怨他们和自己有代沟不能够理解,其实他们也在尽他们的努力想和我们走得更近些,在我看来对父母最大的孝心不是物质,而是让父母能够接触新鲜的事物,给他们接近我们内心的机会,被称为“信息社会的原始居民”的我们有义务再“反哺”回去,不要让他们成为这个信息时代的“难民”。
全家一起去旅游
大学这几年我都在云南过年,每次说到去云南过年时,同学就会问:"你是云南的啊,我也好想去云南!"而我所在的云南并不是同学所说的有雪山,有古城,有热带雨林的云南,只不过是我们家共同生活了十多年的一座四线小城而已,就算我爸妈也没去过哪些风景名胜,对于他们来说赚钱养家比观赏美景更重要。今年过年,一致商量一定要全家旅游一次,于是过完年没多久,爸妈放下手头的生意,一起去离家不是特别远的罗平,一起看了闻名遐迩的油菜花海和九龙瀑布。一路上颠簸看着场外黄色的海洋,一家人有说有笑一点也不觉得疲倦,担当“摄影师”的我马不停蹄地拍合影,用镜头定格这美好的时光。
这是全家第一次出游,开支不小,回去的时候老爸说我和你老妈在云南一辈子了也没看见过这样美的景色,全家能一起开心也值得。旅游回来后,老妈说等以后我们赚钱了要带他们去海南、去香港、去国外。高晓松说:我们心中不应只有眼前的苟且,而要有诗和远方。于是很多大学上带着父母的血汗钱去追求心中所谓的诗和远方,却让父母在苟且之中。父母心中也是有诗和远方,而一家人在一起时的那种幸福快乐胜过任何诗和远方。
和家人聊自己的梦想和未来。
大三寒假回家了,聊得最多的话题就是工作和对象。父母会时不时会有意或者无意说起,某某亲戚的儿子或某某朋友的女儿找了什么样的工作,找了什么样的对象。相貌如何,工资高低。
以前我一听到这种俗气的内容就会自动躲到一边,想自己还小不用担心,现在我会尝试和他们聊自己的理想工作和未来的安排,会和他们讲我希望遇到怎样的对象。他们不会反对,如果我说的不好的地方也会提出建议,最后说一句,你都这么大了,有些事情我们做不了主,还是由你自己决定。只要耐心听,每次交流都让我有了新的认识,父母是真正了解你的人是在乎你的人,对于父母来说子女的未来可以说就是他们的全部,当你愿意和他们分享自己的梦想和爱情时,他们的支持和祝福比任何人都要真挚。
寒假最后一天,老妈做了一大桌子我喜欢的菜,说到学校就吃不到了。中午的一点半的车,我说,我这么大了就不要送了,弟弟还是送我到火车站,看我上了火车才离开。等自己坐上回学校的火车,才发现寒假相聚的时间像冬日里的暖阳,温暖短暂,离开之后再次相聚又是一个春秋。
当火车开动时,我突然明白,我远行所有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