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上个月(6月)入驻简书平台以来,闲暇之余,我也拉拉杂杂写了几十篇长短不一、形式各异的文字,虽说总体阅读量不算太高,但也结识了一些志趣相投的朋友,这是我来简书一个月内最大的收获。
起初,我是把简书当成“自留地”来耕作的。入驻平台后,我就成了“自留地”上的农民,喜欢吃什么就种点什么,比如茄子、辣椒、西红柿等各色果蔬,高粱、大豆、粘玉米等各种杂粮,只要是兴之所至,随时撒点种子,也不看市场需求与否。感慨来了就写篇杂文,心血上涌了就诌首歪诗,若是历史上的某个事件或人物突然触动了神经,就写篇史话,有时涂鸦几笔“鬼画符”,也拿来得瑟得瑟。至于阅读量如何,有多少人关注,从不去想它,平时也只是给简书官方几个专版投稿,几发子弹用完,基本就“坐以待毙”了。当然稿子也有被“拒载”的时候,这时心里会稍有不爽。可转念一想,自己辛苦种出的果子白白送给人品尝,人家不吃自己还生哪门子气呢,就权当是自娱自乐,没事的时候自己翻翻看看,也挺好的。
时间久了,偶尔也会走出家门,到别人的“自留地”蹓跶蹓跶,这时我才发现,有些文章,点击量竟然高达几百几千,再看看后面的点赞评论留言更是羨慕不已,献吻的献花的献掌声的献拥抱的排着长队绵延不绝几十里。我一下子就自惭形秽起来,于是主动自检,发现了以下几个原因:一是题材冷门,受众窄;二是标题平淡,不吸睛;三是交游不广,人气差。根据以上问题,我开始进行调整,首先是题材锁定在自己比较擅长也相对感兴趣的领域,比如诗词、散文、历史类等,文章标题尽量新颖,不落俗套,同时内容上尽量简短,语言风格也尽量轻松幽默些。
文章写出来终归是要给人看的,期望被关注,乃是人类之天性,我自然也不例外。关注的前提是要主动打招呼,这个道理再浅显不过了,于是我也选择着去看别人的文字,试着进行交流互动。但我很快发现一个问题,很多评论其实并不是发自内心的,阿谀奉承者有之,相互吹捧者有之,虚与委蛇者有之,坦率真诚的声音反倒成了稀缺资源。哪怕再烂的文字,经常也是赞声一片,大家一团和气,拱手作揖,彼此恭维,相互揄扬,有时实在是肉麻得受不了。看到此种情形,我便只有开溜。只是一肚皮的不合时宜有时也会憋不住冒出点来,委婉地给人提一点建议或想法,当然大多数情况还是私信,可换来的往往是冷眼相加,冷语相对,诸如“你以为你懂得很多是吗”之类,仿佛动了人家的奶酪,戳了人家脊梁骨,实在让人费解。比起古人的“闻过则喜”和“一字师”来,何其相去甚远。
于是我就不再轻易互动和交流了,话说回来,人家地里的庄稼长得好坏和你有个球关系,喜欢看就多看两眼,不喜欢转身就走。以后再有看好的文章就悄悄点个赞或打个赏,收藏起来慢慢欣赏。同时我也发现,那些阅读量爆表的文章也经常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甚至有些内容相当搞笑、垃圾,就好比搔首弄姿的街头女子反而比端庄淑雅的良家妇女更能撩人眼球一样,俗语丑人多作怪,其实阅读量多少并不能作为文章评价的关键指标,这样一想也就不再羡慕了。另外,我也放慢了写作的脚步,不再为写而写,更多的时候还是沉下心来多读些经典,储备知识,充实大脑,激发灵感。
虽然说了一些牢骚话,但我还是要感谢简书提供了这样一个个性化写作的开放式平台,让每一个喜欢文艺的人都能真正参与进来,自主选择,自我耕耘,这也许就是简书这块“自留地”的核心价值所在吧。作者们为简书创造了流量,简书为作者们提供了市场,我还要继续在简书这块“自留地”上耕作下去,当好这块土地上的农民,不为丰收的希冀,只为耕耘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