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秸秆上的残秋

文/米醋不酸

此时的故乡别提有多冷了,在南国待得时间长了,反而回到故乡有些不适应,一晚上过去,自己并没有好受,我对母亲说,我有些水土不服了,母亲笑笑并没有接我的话,继续捏饺子。炕上的案板,只看到饺子皮几十秒钟内铺满了,我也笑了笑。

躺了一个上午,总是昏昏欲睡的感觉,书也是看不到心上。中午吃完饭,肚子鼓鼓的,我说想出去溜达,父亲没有理会,饭后有烟抽,他便“心安理得”。

带上相机,终于迈出了家门。

野外寒风呼啸着,毕竟是冬日的风,那歌声我听不懂,但总让我觉得,这是摧枯拉朽一般的势力,一旁早已没了树叶的白杨,不住地摆弄着身姿,仿佛再给这爽朗的冬日助兴。

天很冷,手里的手机也在瑟缩发抖,找了些儿时待过的地方,想永远存定格在照片了,虽然照片里没有自己儿时的身影,但永远封存了儿时的记忆。

这冬很有力道,吹在什么地方,都得为它歌唱,这野外,仿佛一瞬间变成了悉尼歌剧院,但这乐曲,只唱给了我一个人听,一个从不懂音乐的人在听。

拍了一些自己满意的照片,正准备离开,换下一个地方,这野外,风毕竟太大,一层又一层的黄土挂起来,高过我的个头,一瞬间,便和这黄土融合了。眼里,嘴里,头上,身上,除了土,也便还是土。

转身的刹那,铁路一角有块不大的玉米地,这土地里,并没有了玉米,这个时候的土地里,除了剩下的秸秆,便什么也没有了。

风不停地吹着,稀稀落落的玉米秸秆,像我一样也在瑟缩,浑身颤动着。风一吹,便是一阵稀里哗啦的声响,显得与这个冬不和谐极了。

正想着这玉米地为何没有全部将秸秆处理掉,大概是主家懒了,它们是被遗忘了的么?似乎这个解释很能说服自己,怪不得连它们唱的歌都与这冬格格不入。

风吹得更紧了,大概这歌声后要开会一般,正在驱赶我这不相干的人,可那玉米地早已干枯的秸秆不也在么?

或许是各自的立场不同吧,毕竟这冬是摧枯拉朽的,而这干枯,似乎早已在这冬日里,存在的是如此的不合时宜。秋是走了,冬并没有给秋喘口气儿的机会,在我看来,竟是那么的无情;相反,而秋给整个冬日,留下的不仅仅是这玉米地干枯的秸秆,同样给冬留下了那么曼妙的歌声,而这歌声,将陪伴整个冬日,冬到哪里,哪里便会响起这歌声。只不过这玉米地秸秆,唱出了秋的寂寞和心声。

原野上,到处都是干枯,但你所到之处,便有那嘹亮的歌声,如此迷人,却又如此让人伤感。而那秋,被永远定格在那里,将春天的希望,夏日的热情和秋日的思念,全部被冬封存到了世界的干枯中。

风还在催促着我,身体摇摇晃晃,我能听到冬日的怒吼。太阳就要落山了,或许,我真的该离开了,我想大概冬怕我窥探到它们的联欢,怕我知道,太阳给予冬日的秘密。

手有些拘簇了,眼前冒起了口里吐出的白气,朦胧中,那夕阳更美,这冬日的风韵我也全是领略到了,我知道,这个秘密我不会说出去,更不会告诉秋;我也知道,来年春天,这残存的秋也不复存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昨天凌晨12点多突然找我,我很意外。认识你以来又是级长又是班主任又是语文老师又是爸爸等等身份的你很少主动找我聊天,...
    Caylin阅读 151评论 0 1
  • 疼痛认清彼此,爱恋停止一切 这本是记忆,我们接受惟一的赐予 听我说: 这是惟一惟一的 爱恋,你我需接受彼此 我说过...
    毓飞星阅读 217评论 0 1
  • 有高校教授朋友致力于人工智能写作探究,恰巧朋友孔有君先生多年来也有此愿望,并做了一定的尝试性研究! 所谓人工智能写...
    方东流阅读 26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