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无处安放的晚年

L老师在八十年代已经是一位文艺女青年,如今的她,依然偶有学生感——如果碰巧穿上了弯刀裤,短袖T恤外面,随便穿一件长款宽松白衬衫,再戴一顶棒球帽的话,远远向你走来,你就认为这是个女大学生。

L老师的生活,和一般的退休大妈完全不同。和老伴分居,因为懒得离婚。懒得离婚,是因为懒得恋爱,遑论再婚。孩子已经成年,在国外定居。L老师把市区的大房子出租,自己在城市边缘租了套小两居,价差可以维持她的基本生活。所以她不返聘,不打工,自由自在。

但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也不是完美的。租住的房子,总有临时的感觉,不便认真打理。在她看来,只是一个舒适的“狗窝”,仅限于她自己在里面逍遥。招待来访客人?对不起,不可能。客人会承受不起过大的反差:文艺、潇洒的老师住在“狗窝”。她的舒适感,在外人看来就是:凌乱和将就。

L老师总不在家,云游各处,生活在别处。她开玩笑说,我有一个无处安放的晚年。我觉得,这种说法挺诗意的。

我们只在外面小聚聊天。她的住处,我去过一次,以后彼此默契,一个不相邀,一个不造访。

我有时想,她说无处安放,其实不过是选择太多:住这个城市或那个城市,一直独居还是去国外与孩子同住,甚至会不会与丈夫修好……她可不是贫婆子,很富有的,精神世界不用说,在物质世界里,依然游刃有余。她只是目前懒得安定吧。

一位有意思的老太太。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