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印象

江南水乡,自儿时起,就是一种如诗如梦的存在。

无数次见过它的样子,在诗歌里,在电视里,在梦里。

白墙乌瓦,流水小桥,青石街道,嶙峋老树。夕阳斜照,渔舟唱晚,灯火辉映,渔米人家。都是它在我脑海里的印象。

有缘在江浙待了五年,却从未去过乌镇。决定去的时候,有朋友说古镇都是一样的,没什么好看。

我笑笑,还是奔乌镇去了。

从上海出发,两个小时光景人已到了乌镇。乘着假期来出游的人,还真是不少,车站和景区门口熙熙攘攘都是人。好在对于乌镇来说,似乎早就做好了高效应对的准备。旅游巴士一辆接着一辆,景区里多种购票方式并行倒也不担心会等待太久。

景区的外围,看上去如同其他的景区大门没有什么区别,接待大厅和围墙透露着苏式建筑的雅致,建筑内部干净明亮而又现代化。

去之前,一心计划着在景区买买买、吃吃吃,优哉游哉的度一天天。就去之后却发现,一切跟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没有街道上的人声鼎沸,没有路边的商户云集,甚至没有显眼的店门招牌。一路走过去,零零散散的一些人,漫步着,说笑着,驻足着,拍照着,各有各的节奏。


我喜欢,乌镇景区的路

刚刚进园时,木头铺就的路蜿蜒曲折,傍着两旁高低错落、形状姿态各异的树木,也傍着开阔的河面景色,轻柔的春风吹过,湿润的清甜的味道铺面而来,有种曲径通幽的感觉。

小街道,也很有味道,在窄窄的高墙中间穿梭,有的通到了深处的院落、有的是到了花田里、有的在一柯古树或者岸边停住。

主建筑沿着两条小河分成平行的几排,主干道也平行相对,中间由一座又一座的石桥相连。路由一块块质地坚硬的石头或石板组成,路面光滑干净,缝隙间有少量青苔,如果鞋子硬一点,就会在石板上留下一阵哒哒的声音。这不经让我想起初中时学过的一首诗。

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是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足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哒哒的马蹄声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这也正好是三月,青石的街道上,年轻人来来去去,柳絮不时地在空中飘着,所有的树木均披上了一层崭新的颜色。

景区的商业——民宿、饭馆、小吃、手工艺展示店、丝绸制品纪念品店,消消地分布在游览的途中,不密集、也不吵闹,不仔细甚至看不见招牌。

走到哪里饿了渴了,便四处寻找,看到印象不错的饭店或民宿便走进去,找个八仙桌一坐,若是靠近水的那一面就更好了,河面上陆续飘过的乌篷船、对岸的房屋树木轮廓尽收眼中。

傍晚时分,景区的民谣酒吧热闹起来了,看着古镇将要入夜的景色,跟喜欢的朋友或者心爱的人在这里坐坐,听上几首好听的歌,还是十分惬意的。

三月时分,有好些民宿或者青旅门口都爬着紫罗,都开了,紫色的一串串小帆船垂挂着,很是喜欢。在这里休息一晚,什么也不想,看看两岸景色、看着石桥下划过的乌篷船,心情也会大好。

自古江南经济就领先其他地区,文人墨客云集,乌镇更是如此。整个景区有许多个名人纪念堂,著名作家孔另境、文化名人孙木心、文学巨匠茅盾等,都有详细的介绍和史料展示。

作为丝绸的重要产地,景区也分了多个区,向人们展示了缫丝、织布、印染等工艺。看到传统的大型印染晒场、作坊里异常复杂的织布机,布匹的制作精美与机器的复杂结构对比,无不显示着江南人民的智慧。

都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它们在那里呢?在我看来,也许不用跋山涉水,车马劳顿,这样的小镇也可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刚走近乌镇时,并没有太多的兴奋。雕梁画栋的老房子,几进几出的旧宅子,纵横交错的深巷子,再衬以弯弯的小桥和...
    蔓草漾阅读 245评论 0 0
  • 2017年12月,世界互联网大会如期在浙江乌镇召开,这是第四届。有幸接到一个论坛的邀请,得以身临其境,体会这古朴与...
    金台望道阅读 397评论 0 2
  • 对乌镇最初的印象,来自多年以前,刘若英跟黄磊演得《似水年华》。 我喜欢乌镇,我喜欢这两个演员,和他俩在乌镇演绎的故...
    梅庄主在梅庄阅读 490评论 0 2
  • 前言:这是与乌镇的初遇,虽是几年前的事,回忆起来却如在眼前。这篇文字亦是当时所写,有感于当时的景当时的人,而...
    一直慵懒的羊阅读 404评论 1 1
  • 最近网上流行着这样一段话“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再加上之前的“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好像说出了大多数人的心声...
    shuifang阅读 40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