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称投资7.5亿的电影《阿修罗》仅上映3天就撤档大吉了。
我们先不管该片倒底好不好看,就看他投入7.5亿,收入0.45亿,如何自圆其说。
然而,《阿修罗》官方无心于此,既没说为什么退档,也没说何时再上档,草草了事。目测,他们根本不想解释,甚至让大家越快忘记越好。
回顾起来,上映3天,完全是给众筹者和粉丝们一个安慰:这部电影真的拍了,不信你看。
专业人士通过对电影内容、演员成本、团队花费等项目的评估,本片1亿以内足够完成。但是它用了7.5亿。减去水分,那么多钱去哪里了?
不错,这是一个赚钱的套路。
该片投资方涉及n多公司,其中有私企,也有国企;有个人钱,也有国家钱。那怎么才能让别人的钱和国家的钱变成自己的钱呢? 《阿修罗》似乎给我们演示了一个范本:
首先,它把钱从个人、企业和国家,以投资电影获取分红的方式,吸引到拍摄组来。然后,通过各种花费,比如布景、摄影、化妆等,一次1000,他报个5万。再由自己成立的公司来承接这个收入。这样,就把别人和国家的钱,源源不断地分流到自己的腰包里了。而且,从法律程序上并没有什么问题。
至于电影拍的好不好看,无所谓。钱已到手。做局的几个,大家一分,皆大欢喜。
几天前,崔永元炮轰小钢炮的那些事儿,套路也类似。
不过冯的打法更高端。
首先,拍电影,赚钱,更好。
赚钱,电影公司股票就会涨,双项赚钱。如果,不赚钱,例如:《1942》、《夜宴》这种,那也不打紧。以后来可以再拍,只要观众怀念以前拍过的很多赚钱片子,就不会让股票大跌。
但是,拍片不赚钱,就不赚钱了吗?这是冯导他们不会忍受的。人家还有更好的赚钱之道:
在外面成立皮包公司。一个欠着几千块钱外债的皮包公司,一倒手卖给华谊,就卖几个亿。于是,钱从股民进入电影股份公司,又从电影股份公司进入个人公司,最终完成乾坤大挪移,完美!
法律程序还是正义的。
综上,不管是张导还是冯导,醉翁之意,都不在电影--他们的重点在于如何从众筹、股市吸金,如何用皮包公司套现。
而对外,用包装、渲染、说大话,满足散户投资者、观众对电影的信心,最后由散户、国家和观众买单。
散户投资人和国企什么时候倒霉?当电影卖不出票房,他们就血本无归;但他们有时也会赚钱:再烂的片,也有很多死粉买单。郭敬明导演的《小时代》就是典型代表。
而最为倒霉的是买票的观众:他们为垃圾买单。不但花了真金白银,还要忍受狗屎一样的电影。成为整个套路链条上最后一棒。
一提最后一棒,近2年币圈的盛世繁华景象之下,也产生了数以万计的最后一棒。
比特币、区块链这几年成为新的峰口浪尖。资本内外,都充斥着对这一新型收割机的嗜血兴奋。
大批的韭菜看到暴利的曙光,纷纷从股票、房地产、制造产业拥来,准备先人一步,赚它个天翻地覆。当听说别人炒比特币赚翻了,都连连跌足,悔恨自己来晚了。
在这种情绪之下,以李笑来为首的KOL纷纷为币圈站台、捞金。后来,间接割韭菜已无法满足膨胀的欲望,先后组织了2个公司来运营不同名称的虚拟币。其中一个公司由于忙于收割,甚至连白皮书都没发布,就匆匆上阵。
虚拟币在轰隆隆的博傻运动中频频地在先后入场者之间传递。有时大家都知道危险,但每个人都不甘心错过这场盛宴。最后,大批币圈的组织者赚足跑路,空余最后一棒的接盘侠,手里捧着大把虚拟币,无法变现,欲哭无泪。
回想1年前,金融p2p的疯狂年代,一年内圈钱跑路的p2p公司居然达到5000家,骗钱金额达到4000亿。不由想起一句名言:上帝欲令其亡,先令其狂。
如今,市场上仍上演着:拉下线、压代理的,明为微商,实为传销的各种云商、高利产品。利用人们不明真相,急于赚钱,急于创业的心理,以重利为诱饵,以包装为掩饰,源源不断的收割大家的血汗钱。
有时,我在想,如果大家不那么急功近利,多去做一些:只行好事,莫问前程的项目,让世间多一些价值,少一些投机,结果会不会好一些。
但理智告诉我,这又不太可能。
世间经济总量有限,有些人暴富,就必定会有些人暴穷。世间的人类也只有2种,一种是割韭菜的,一种是被割的。
割韭菜的成天研究韭菜的习性,以便更好的收割;而韭菜每天吃瓜之余,行走在各种套路之间,跳过一个又一个坑,而最后终于落入收割者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