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认为当学生是很幸福的事,无忧无虑只要上学就可以,每年还有暑假寒假等大大小小的假期、、、、、、不可否认,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不愁吃、不愁喝、走路基本靠车、睡觉有空调,冬冻不着、夏热不到,在很多父母眼里,现在的小孩子,实在是太幸福了,唯一一件事就只是读书而已。
但是,据数据统计,中国青少年自杀率已位居全球第一,超16%的学生都有轻生念头,每年青少年自杀15-16万人。尤其在毕业季、期末考试结束后等时间节点,更是多地频发学生自杀事件。
少年读书时期本应最无忧无虑的,但对现在的孩子来讲,中、小学生读书时期可能是将来不愿回想起的噩梦。
读书真的轻松吗?答案是不轻松,可能比很多成年人都累。
睡8个小时?不存在的!
对学生来说,早上五点半僵尸一样的弹起床,换衣洗漱早饭完,赶到教室早读,一整天不间断的学习下来,上完晚自习都十点半,排队洗漱、洗澡、洗衣服!晚上十二点钟才勉强入睡,不到五个半的睡眠时间。
课间休息?全是趴着睡觉的下课十分钟,外出嬉戏打闹?根本没那精力,一眼望去全是趴桌上睡觉,零星几个人出去打水上厕所,只想趁着短短时间眯一下眼。
下午上课,教室后站着一排人这不是老师罚站,而是学生太困了,又不能睡觉,不想耽误学习,只能站着清醒,相信不止一所学校有这样的现象。
考不上重点高中、重点大学,你就废了啊!
这不止是学校给你无形中灌输的可怕思想,更是很多家长的想法,忍一时苦,换一个未来!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长达十余年的学习任务,层层压力递增,每一步都不能放松!
你能想象一个孩子受到的精神压力有多大吗?他们还未健全的心理能受到住吗?
据统计,世界卫生组织2017年数据显示,中国有超过5400万的抑郁症患者,权威机构估算,抑郁倾向学生约500万。更有一个触目惊心的数据,从互联网数据来看:21.6%-32%的中小学生有心理障碍问题,每年青少年自杀15-16万人。
忍一时苦?很多成年人想当然的认为他们能忍得了,未曾设身处地,未曾经历,何以能轻松的说出这些话。
换辉煌人生?先不说他们的人生是否一定辉煌,至少父母的首要任务是应该让他们平安健康地走下去。
造成这样畸形的基础教育,到底是谁的锅?是学校?是家长?还是升学率?还是整个教育系统?
可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这个就不细说了,关键是问题要怎么解决?
第一步,当然是解压
减轻孩子的压力,压力的源头是学校对孩子的高要求,和孩子的实际水平之间的错位。跟老师沟通,告诉老师,我们家长本身对孩子没有很严格的要求,没有将来成“伟大科学家”的这种想法,只要能把作业做对就可以。对老师而言,这就意味着一个减压授权。
第二步,正确的方法、沟通
首先,要扭转父母的心态,跟孩子正确沟通,别“唯成绩论”,只要有进步就行。其次,掌握正确的方法,用正确的作业答案交换玩耍时间,让他有一个唯一需要达成的目标,而不是让他感觉有一大堆要达到的严苛标准。
第三步,多参加户外活动
孩子们通过参加校外活动走向户外,亲近大自然和熟悉集体生活,不仅仅培养和锻炼了生活自理能力和学习的兴趣,还增长了知识。而且,去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实际上是对基础教育的一种有效补充。校外活动,首先能拓展孩子的知识面,增强体质,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有助于孩子形成乐观自信、勇于探索、创造性思考的性格,同时在人际沟通、团队合作方面也得到锻炼,从而减少负面情绪的发生。这也是当下夏令营活动为什么那么火的原因之一。
希望每个家长都能够认识到,比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心理健康,比优秀成才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