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习作之遇见一座城——呼和浩特

                          双城记

                                  高一3班陈杨

    呼和浩特是一座城吗?

    不,它更像一幅被各种颜料和工具反复涂抹描绘而诞生的印象派画作。少有坚实的线条,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而朦胧的渲染,像无数重叠在一起的影子,透着不真实的千种风情。游走在寻常巷陌,你总会遇见呼和浩特——不是重逢,而是初遇。

    我曾遇见中山路的人潮涌动,新华街的摩肩接踵,长乐宫的琳琅满目,万达城的灯红酒绿,阿尔泰的欢声笑语,巨海城的鳞次栉比,满都海的游人如织,滨河路的流光溢彩。我也曾遇见斑驳不堪的旧城墙,坑洼难行的土石路,破檐低垂的老院落,荒草萋萋的小黑河,萧瑟冷清的护城河。

呼和浩特是两座城,一座繁华喧嚣,一座破败静谧。

盘曲升旋的鼓楼立交桥,日复一日地见证着明天早上七点钟开始的车水马龙。白杨树下,年轻的人们行色匆匆,思考着今天的日程安排和工作计划。新华广场上,大爷大妈们无惧风雨舞动人生,幼稚,孩童们无忧无虑追逐嬉戏。活力如同清风吹遍大街小巷。这,是我所遇见的呼和浩特。大昭寺悠扬的诵经声点燃了旧日时光,大盛魁商号前驼铃声余音犹存,玉泉老街的茶馆里人声伴着雾气缭绕,五塔寺石壁上的星空仿佛熠熠生辉。这,也是我所遇见的的呼和浩特。

呼和浩特是两座城,一座朝气蓬勃,一座古老安详。

我遇见马林焙子的油烟和曹忠烧卖的蒸汽掠过白色小帽和绿色头巾,飞向清真寺圆形的尖顶。我遇见吃着炒米奶茶和黄油果条的蒙族汉子用蒙语大声的谈天说地。我遇见端着瓷碗吸溜着荞面饸饹的农村老汉满头大汗。我遇见搓莜面推窝窝的大嫂把案板按得咯吱作响。

呼和浩特是两座城,一座充满民族风情,一座充满乡土气息。

我曾遇见自己的成长、蜕变、升华,遇见这座城市带给我的快乐和幸福感,遇见城市里的人、事、物所教会我的点点滴滴。我也曾遇见这座城市里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斤斤计较、落落大方,为情所困的小伙子,奔波疲乏的上班族,自由自在的拾荒者,勤勤恳恳的老板娘。

呼和浩特是两座城,一座属于我自己,一座属于每个人。

在生命的舞台上,充满了惊心动魄的;在城市的舞台上,人与人、人与城、城与城的相遇同样动人心弦。那么,呼和浩特是一座城吗?

不,呼和浩特是两座城,一座你已遇见,一座等你遇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