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7年最新出台规定,“青年”范围调改为15~24周岁,这意味着,30之人已经步入“中年”好久了。
几年之前还是个小小少年,耳边还响着小时候的那首《小小少年》的歌,小小少年没有烦恼,眼望四周阳光照,无忧无虑乐淘淘,希望永远都这么好。随着年岁由小变大,时间一年一年飞跑,小小少年已经长大,突有一天风波突起,小小少年烦恼增加了。
做着一份可以养活自己的工作,宅在小小的房里,看着傻傻哭傻傻笑的肥皂剧,貌似努力地学习着......几年前,觉得这样挺好的,没有烦恼,没有焦虑。几年后,这些生活也照旧,可心情再也不是那个没有烦恼的小小少年了。
有人说在中国人的意识中,每个人生阶段,都会存在一个“标配”的人,迫切成为这个“标准件”,是大多数人焦虑的根本原因所在。譬如:30岁之前买房买车,结婚生子,事业蒸蒸日上,还有一笔不小的存款,这样的状态才算是30岁之人的标配。
时间一年一年飞跑,随着年岁由小变大,不经意之间,不知从啥时开始焦虑了,开始焦虑了。焦虑没有一技之长到时三四十老几还拿着简历到处求职,焦虑着自己到底
要追求什么样的生活,焦虑着自己的梦想追求到底是什么,焦虑着自己的事业在哪里,焦虑着孩子该如何教育,焦虑着孩子该上哪所学校,焦虑着要不要老二,焦虑
着老人孩子病了怎么办,焦虑着自己哪天病了失业了怎么办,焦虑着青春无处无法安放,焦虑着自己的人生到底如何设计......
有很多时候甚至觉得自己是否是神经质,是否是想得太多,是否太杞人忧天,是否不懂享乐......偶尔,发现有同龄人也与我所想一样,甚至连焦虑的问题也大同小异。
很多时候,不知也无法去排解这种因焦虑引起的一连串不痛快的反应:焦虑→
焦急→苛刻自己也苛求他人→忽视了生活的乐趣→闷闷不乐,如此反复,实在觉得不妥,又毫无解救之法。
㈡
某天,顺手翻起多年前买的一本盗版的余秋雨精品集,随手翻看一篇《与生活讲和》的文章,大意是说人生这个话题太深,历来太多数智者躲避谈论人生这个问题,是
因为领悟到自己缺少谈论的资格,再大的专家也不能说自己是人生领域的专家,一时的感悟又怎能保证适合今后,适合别人?一个人在事业上的成功远不是人生上的成功。
越有教养越明白这些道理,因此就很少谈论。但是,谁都想听听。
然后文章就列讲了出现了一位符合可以讲人生的老人----莫里.施瓦茨,在他弥留之际,于每周二给一位学生在病床上讲课,总共讲了十四个星期,最后一堂则是葬礼。该学生把所听整理成名为《相约星期二》的书,引起了全美国的轰动。
其中最后最深沉的一个问题是:什么是人生最困难的事情?
老师回答说----与生活讲和
一个平静而有震撼力的结论。
当读到这里时,我在书中留白地方写道:如何与生活讲和?
当时就像知道某道难题的标准的最终的答案,但却百思不得解其过程及方法步骤。就像知道危险时要刹车,却不知道刹车在哪里,更不知如何刹车。
直到往后的某一天,继续翻看此书,翻到177页的《收藏昨天》,再回过神来,终于稍微有点顿悟,于是在自己写的“如何与生活讲和”的问题下面,自问自答地写:答案P177页:收藏昨天。
答案其实真的很简单:绝大多数的人生都是平常的,而平常也正是人生的正统形态。既然大家都是很普通,那么就不要鄙视世俗年月,庸常岁序。不孤注一掷,不赌咒发誓,不祈求奇迹,不想入非非,只是平缓而负责地一天天走下去,走在记忆和向往的双向路途上,这样,平常中也就出现了滋味,出现了境界。
譬如珠穆朗玛峰的山顶上寒冷透骨,已经无所谓境界,世上第一等的境界都在乎实的山河间。秋风起了,芦苇白了,渔舟远了,炊烟斜了,那里,便是我们生命的起点和终点。
那具体我们如何操作呢,也可以从余老的文中找到答案:如果有一天,我们突然发现,投身再大的事业也不如把自己的人生当做一个事业,聆听再好的故事也不如把自
己的人生当做一个故事,我们一定会动手动笔,做一点有意思的事情。珍视自己的每一步脚印,勤于记录,乐于重温,善于修正,让人生的前前后后能够互相灌溉,
互相滋润。让今天收藏明天,让明天收藏今天,在一节一节的收藏中,原先的断片练成了长线,原先的水潭连成了大河,而大河,就不会再有腐臭和干涸的危险。
㈢
秋风起了,芦苇白了,渔舟远了,炊烟斜了,
闹钟响了,该工作了;孩子大了,该懂懂了;空想少了,专注眼前了;
运动了,追剧了,学习了......
想到了起点和终点,我们的日子空灵了又实在了,放松了又紧迫了,看穿了又认真了。
人生这个问题过于沉重复杂,一时的感悟不一定适用于一世,而此时此刻千般万般的焦虑都化作平淡,平常心,外表云淡风轻,内心富丽堂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