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网上各种号说,教改后,英语学习变难了,于是各种大小家长群炸开了锅,日夜的焦虑让原本如毛毛雨般掉落的头发瞬间变成了倾盆大雨,那么教改后,英语真的有必要提前学吗?
我认为如果只是为了应付学校的考试,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既然相关部门能将教材改成这样,必定是要让孩子能学的,而且学校是专业的老师,教改后,老师们肯定也是有相应的、大量的学习培训,“学成归来”后才会来教孩子们的,只要跟着老师认真学,大部分的学生要学好根本没有问题!所以,真的没什么好焦虑的。
说到这,有些家长要跳出来说啦:现在小学学英语,又不教字母、又不教音标、又不教语法、又不教写……孩子学了什么都不会!其实,不是老师什么都不教,是现在的教学方式和咱们几十年前的教学方式不一样了。说句心里话,这些呼天喊地、上蹿下跳的家长,只是一时难以接受新的教学方式而已!作为低年级家长,我也曾有过这样的顾虑,但是后来和一些高年级的小朋友接触后发现,人家不知道26个字母,不会音标,不懂自然拼读,不会写,考试照样能考高分,照样能做学霸!说白了,人家的教材是那样,一定会按照教学目标考,通俗一点,一般不会“超纲”,所以,还是那句话,只要跟着老师认真学,应付考试,真的没问题!再说了,这些上蹿下跳的家长同志们,你们认识26个字母,会音标,懂语法,学了那么多年的英语,除了英专生,有几个能听说读写样样精通的?所以,不是教材变难了,是我们对孩子的要求变高了。
那么,提前学一定有好处吗?这要看家长对孩子整个人生的规划了,对于那些有留洋要求的家长,确实是有必要的,特别是要早早考与英语有关的这个证那个证的孩子,单靠学校那点肯定是不够的,肯定得提前学、集中学、专项学。但我相信,很多家长的心态是,目前也没打算让孩子去留洋,先学着,万一哪天需要了……但是亲爱的家长们,你们是否知道,你一个轻描淡写的“万一”,要消耗掉孩子多少宝贵的时间,毕竟只要是学习,要学好,都是要花费大量精力、时间和汗水的,如果只是“学着点看看”,不在乎好不好,那么又何必浪费这些时间精力呢?把这些时间精力花在孩子感兴趣的事情上,说不定还能培养出好几个奥赛冠军!再说了,不管学什么,提前学这个事情最主要还得看孩子的兴趣,如果孩子不感兴趣,强逼孩子学,反而会让孩子产生厌学情绪,适得其反。说白了,“提前学”的重点不是学,而是培养兴趣,兴趣怎么培养,那就看你怎么“提前学”了!说一千道一万,强扭的瓜不甜,要不要“提前学”,需谨慎。如果只是为了应试,大可不必!就算后期跟不上,再来“亡羊补牢”,稍微努力一下,也是能跟上的!
那么,让孩子学习英语到底是为了什么呢?我认为,这不仅仅只是学习英语的问题,而是学习一门语言的问题。学习一门语言,可以帮助孩子走向更广阔世界。
首先,通过学习一门语言,让孩子多一种了解世界的途径,不是为了在遇到歪果仁时嘻嘻哈哈聊几句,更不是为了有朝一日漂洋过海做个假洋鬼子,是为了掌握一种新的学习方法,这种方法和学习语文、数学不同,和学习历史、地理也不同,是学习语言独有的方式,通过掌握这样的一种学习方式,可以拓宽我们的思维方式,从而提升我们学习或解决其他问题的能力,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问题时,能更加灵活、从更多角度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其次,通过学习一种语言,可以拓宽孩子的知识面,获取更多的信息。学习语言,也是学习文化,通过学习一门新的语言,我们可以阅读到更多的书籍,从更多的渠道获得人类智慧的结晶。通过阅读原版英文内容,我们不但可以获得“第一手资料”,而且可以更真实地体味到作者的“此情此景”,这些感受和我们阅读中文的文字是不同的,而造成这些不同的原因是文化的差异,正所谓大千世界无奇不有,通过广泛地接触原汁原味的文字,不但可以开阔我们的眼界,还可以培养我们宽阔的胸襟,建立起大同世界观——世界那么大,比世界更大的是人心,只有拥有开放的心态,才能海纳百川呐!
所以,学肯定要学,要不要“提前学”,因人而异。我的想法是,学,就要学好,不想好好学,就千万别开始,学不好,浪费了时间,还生出了“嫌隙”,作为中国走向世界的必经之路,不能和英文做朋友真的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那么,怎样学好呢?
首先要明确目标,学习英语从来就不应该是为了考试,语言本来就是要拿来用的,以“用”为本,先想想要怎么用,才知道该怎么学。当然,“用”的意义很广泛,不要只局限于开口说,毕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学完就要一辈子讲英语的机会不多。
其次,要注意学习方式。课本上的学,课外的也要学,主食要吃,配菜也不能少!追求深度,亦要重视广度!说白了,语言就是一个工具,不要为了学习语言而学语言,要通过学习语言获取更多对自我提升有用的知识、技能等。
还是那句话,学好英语,顺便考试!
写在开学前,贩卖情怀,缓解焦虑,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