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认知与批判性思维
去年10月份,我从某个知识平台上听到了李笑来老师分享的关于“学习”这件事儿的正确姿势。笑来老师认为,学习并非单纯的输出;输出只是一个结果,在此之前,我们至少还要经历输入、处理和践行三个阶段,才能做到有效学习。
道理很简单,我们的大脑是一台信息处理器。它会将接受到的所有信息通过整合、连接甚至修改将这些碎片化的、彼此并不相干的独立信息加工处理,最后形成我们所谓的“认知”。
千百年来,人类的大脑经过长期的演化和修炼,终于获得了一种区别于其他生物的能力——想象力。这个能力让人类最终成为地球的主宰,成为世界的未来,成为了这颗蓝色星球的一个奇迹般的存在。后来,这种能力还随着不断的进化演变出一些其他的名称,比如“思考”,比如“认知”,又比如“心智”……
让所有人差异和惊喜的是,这种能力不仅能够习得,还能够拓展和强化;不仅能够拓展强化,甚至还可以无限的拓展和无限的强化……更有甚者,他们通过持续不断的练习,演化出一种监控自我思想的能力,还给这种能力取了个名字叫“元认知”——即对自己思考过程的认知和理解。
无独有偶,远在地球另一面的另一个伟大国度——美国也有两位思维巨匠。一位是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琳达·埃尔德,另一位全球销量超过4000万册的畅销书作家及思辨家理查德保罗。两位都是国际批判性思维权威,他们还联袂推出一本名为《批判性思维》的畅销书。该书被再版10次,是人类思维史上的大成之作。而这本书里的核心——“批判性思维”其实也就是“元认知”。
于是我们得知,在这个世界上有另外一种人,他们看起来和你没有太大的区别,甚至可能还没你长得帅(或漂亮);但他们却是一群获得了更高层次智慧的“新物种”。而之所以这群人能够走在进化前沿,甚至摆脱漫长进化的枷锁,提前进入新纪元,除了让人羡慕嫉妒恨的天赋之外,还因为他们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进化流程”。而这套流程的核心,就是我们几乎每个人生下来就必须面对,却被多数人忽略,乃至于只有少数人认真对待的——高效的学习。于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问题就是:如何做到高效的学习。
2.进化为“新物种”的源动力——高效输入
我知道你可能会有些质疑这种说法的可靠性。毕竟我们的经验和认知当中很少有关于作家或思辨家对于改变和推动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例证。就连“内容创业”、“知识收费”、“知识变现”、“认知升级”等概念也是近些年才流行开来的。更别说市场上还到处充斥着看似华丽的,其实没有什么卵用的知识快餐了。
另外,关于“知识收费”这件事情也在一度引起人们很大的争议。在这里,我就简单谈一下我的看法。
有些反对者认为,我们应该尊重“原创知识”。比如作家出版的原创作品,网络写手更新的连载小说等。而那些打着知识运营商的“骗子们”,是应该被口诛笔伐的“二道贩子”,是应该被钉在耻辱柱上的“无耻之徒”……
这些道貌岸然的吃瓜群众似乎忘了:严格来讲,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所谓的“原创作品”。人类的知识演化和迭代本质上都是通过前辈们世世代代前赴后继的积淀而来的。
更何况,知识和所有商品一样,只要能为人们提供价值就应该有价格,这是不能再理所当然的了。而且按照注意力>时间>金钱的观点来看,知识付费其实是“占便宜”。因为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表面上所有人比之前更容易获得更大体量的知识和信息,但由于我们的大脑存在“带宽”,那些有用的没用的大量信息会增加我们的“带宽负荷”,而信息过载会让的大脑疲于处理,从而产生抗拒心态。再加上普通人并没有分辨信息质量和挑选适合自己信息的能力,所以最后很可能形成花了时间,伤了大脑却做了无用之功的局面。
而“知识付费”本质上就是帮你省时间,帮你捡便宜,就是帮你提高学习效率。因为你所支付的费用当中就包含一项“替我做选择”的服务。你只需要信任和接受对方给你的知识,知道这些知识是有用的,是高质的,是能够拓宽你的思考路径、增加你的思考纬度的就可以了。
当然,仅仅是高质量的输入是远远无法达到认知升级的目的,但高质量的输入是一个从0到1的结果,是你踏上认知升级之路的源头。没有高质量的输出,你的“处理器”即便再强也无法提炼出有用的东西,更不可能输出有用的东西——“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高效输入,不仅是“进化升级”的源头,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正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把握好“进化的起源”,才能确保后续的演变不偏离正轨。
说了半天,究竟如何高效输入呢?我认为重点在于做好下面这件事:
——学会挑选高质量的内容
这是个看起来无比废话,却只有极少数人才具备的认知。原因是几乎所有人都存在这样一种思维:天底下所有的知识都有营养,所有的内容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只要坚持阅读,就达到提升自己的目的。
真的是这样吗?一个很简单的事实,阅读可不仅仅局限于文字,古典戏曲、现代话剧甚至电视剧、电影都属于阅读的范畴。那是不是说我们只要随便选择一种并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提升?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否则,内容创业也不会崛起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重点在于——无论是何种形式的输入,都必须确保质量足够高。否则即便你“读书破万卷”脑子里也依然是一片“云山雾罩”,继而也不可能逻辑清晰,更不可能下笔如神。道理很简单:你把一堆未经筛选,质量参差不齐信息装在自己的脑子里,就像把一堆未经处理且质量参差不齐的食物填进肚子里——不翻江倒海才怪。
而倘若仅仅是闹肚子还好办,吃点药片把身体里那些有害的东西排出去就好了。可知识的输入可不是那么容易就排掉的。原因是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验:越想要忘记某个事情,反而记得越牢固。于是,消解掉的唯一办法途径,就只能是争取通过建立更系统、更健全的认知取代或碾压之前的思维糟粕。但这又将是一个痛苦且漫长的过程。可你如果拒绝“治疗”,这些错误的认知又会或多或少的影响到你的成长和未来;甚至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复利效应,让你在将来的某一时刻支付比现在惨重百倍千倍的代价。
所以你看,学会挑选有用的、正确的知识是多么重要。那么到底有没有一个行之有效又简单无比的办法能让我们快速获得高质量的知识呢?
这又是一个简单到几乎是个读书人都想得到的几个办法:
·优先选择再版,至少是重印次数较多的书。
·选择那些书评较多、评分较高的书籍
·选择知名出版社出版的书籍
·选择有丰富参考文献的书籍
·选择尽人皆知的经典读物
虽然这些办法的总结论证都来自于李笑来老师。但我想很多读者都有过和我一样的感受——这不都是常识吗?是啊,都是常识,怎么就还有那么多人被误导、被欺骗,乃至于把自己的大脑搞的一片狼藉呢?怎么就还有那么多人到处多求书单、求推荐呢?
答案是我们缺乏一种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具备,却并不是每个人都足够重视的——思考能力。
3、决定高效处理的思考能力。
李笑来老师曾经在专栏中对“聪明”做过相当精辟独到的诠释:
判断一个人是否聪明,就是看这个人脑子里有多少个清晰、准确、必要的概念;那些清晰、准确、必要的概念之间有多少清晰、必要、准确的关联……
要知道,短短的几十个字说起来很容易,也确确实实很重要;但做起来真是要多困难有多困难,要多难受有多难受。因为这是不仅仅是涉及到如何正确阅读的问题,还有就是思考本质上是成长的过程;而成长却又是许多人不愿面对却不得不经历的痛苦过程。正如罗振宇在《奇葩说》节目中说过的那样:
成长就是你遭遇到一件完全无法接纳的事儿,导致心里人格被这件事儿击了个粉碎。然后你用你那双剧烈颤抖的双手捧起这个让你无比无比痛苦的东西,开始选择:是要把他扔掉后重建,还是强忍着内心的极不情愿,选择把它放进自己的身体,然后重建。显然,后者才是成长。
可问题是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做到正视并吸纳那个让自己痛苦的东西呢?又有多少人能忍受这个让自己无比痛苦的过程呢?
答案不言而喻——你只需要看看这个世界上精英人群和普通人群的比例,就知道虽然我们身处的时代能让我们空前便捷和高效的获取知识,但最终却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够从突破身体和思维局限,建立属于自己的,真正有价值的认知。
我特别喜欢这样一个类比:
“房子主要是用砖头建造的,但,仅仅是一堆砖头摆在那儿肯定算不上房子。同样的道理,知识主要由信息构成,但仅仅一堆信息堆在那儿,肯定也算不上是知识”。
信息就是信息。无论你把他放在书本上、手机上还是把它放在脑子里,它都会有任何改变。它就像是一个高冷的女神,你可以粗暴的决定它的位置,却唯有用心去才能将其征服。
“人和人之间的差别真的很大,有些人脑子里只有一堆砖头——当然,有些人更惨,他们脑子里只有零星几块砖头碎片而已,另外一些人脑子里有一栋房子,还有一些人脑子里有高楼大厦,更有一些人的脑子里有一整个城市……”
这里的关键就在于,前者“勤于思考”,而后者却陷入了“低效勤奋”的陷阱,重复着低水平建设而不自知。
事实上,高效学习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有“勤于思考”而非偶然的、心血来潮的思维冲动才能让我们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而习惯一旦养成,“思考”就会成为你身体的一部分,会成为每天不做就浑身难受、坐立不安的刚需。进一步,长期大量的思考,不仅能够更新你的“操作系统”(思考方式和思考深度)也能提升你的“硬件质量”(大脑皮层的面积和沟回数量),从根本上强化你的大脑。
4.检验自己思考质量的最好方式——持续写作
到了输出的阶段,我们所看到的就不只是简单的“因”,而是一个具象的、系统的、有实际价值的“果”了。
没错,最终的“输出”其实是我们经过长期输入和处理之后产出的结果。它就像是一个进度条,以最直观方式的反映了我们的阅读思考质量;也指引我们清楚的看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
这里的关键在于“持续不断”。就是说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不能够间断;更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么持续不断到底有多重要,我想不出比下面这则故事更能说明问题的事例了:
世界第一汽车推销大师乔·吉拉德,在他结束自己的推销生涯时,全球有5000位保险界的精英来参加他的职业生涯告别会。当许多人问他推销的秘诀时,大师微笑不答。这时,全场的灯光暗下来了,从会场一边出现了四位彪形大汉,他们吃力地抬着一个铁架走上台,铁架下悬挂着一个大铁球。人们有点诧异,搞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这时,大师走上前,用一把小铁锤朝大铁球敲了一下,铁球发出轻轻的响声,却纹丝不动。以后,大师每隔5秒钟就用小铁锤对着大铁球敲一下,如此不断。可铁球还是一动不动。人们开始骚动,陆续有人离场而去。但大师还是一言不发,静静地敲着铁球。人越走越多,留下来的所剩无几。终于,经过40分钟的敲打,台下有人喊:“动了,大铁球动了!”是的,大铁球开始慢慢晃动,继而摇晃起来,而且越晃越厉害,任何人的努力都不能让它停下来……
我们当前的时代有一个空前的、几乎对于所有人都同样公平的大机会,那就是如果你持续专注做一件事,几乎最终都能够做成。
想通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放弃“坚持”或“耐心”这种另我们纠结的苦逼概念了。因为当“持续的专注”成为成就一个伟大事业的必要条件时,它就会成为所有想要达成这一目标的人的刚需。既然是刚需,又怎么会存缺乏耐心或无法坚持呢?你听说过有人缺乏吃饭的“耐心”,需要强化自我“坚持”的信念,才确保自己不被饿死吗?
于是,当“持续的专注”像吃饭、睡觉那般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的是偶,最终的成功就成为了这个高度自由、包容的时代对它的子民们最好的馈赠。
5.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践行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 马克思
一个无法被证伪的学说很难称之为科学;一个无法被商业化的点子也很难称之为创意;同样,倘若知识无法转换为解决问题能力,那么“知识改变命运”就永远只是一句空话。道理同样很简单——知识无法改变命运,只有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才有可能改变命运。
这也是为什么古时有“百无一用是书生”的说法。比较合理的推断就是那个时代的绝大多数读书人都只会读死书,死读书;而鲜有人去体验、去践行、去证伪。当然这种现象的形成与当时的政治格局密切相关。但倘若作为活在空前开放、自由时代的我们,对待知识的态度依然与几百上千年前的古人无异,那就太说不过去了。
正所谓“书上得来终觉浅”。无论书本上多么浅显或高深的理论,脱离了实践经验都没有任何意义。更何况,人的一生有很多事情必须自己经历过之后才会真正明白。比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比如“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又比如“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财富,时间就是生命”……这些从小被我们说烂了的名言警句,却在若干年后的某一天另我们醍醐灌顶、恍然大悟、追悔莫及、捶胸顿足……届时,几乎所有人都会感叹——早知是这样,我在xxx的时候就xxx做了……
罗振宇在2015年罗辑思维节目当中说过这样一个古老的笑话:说有个聋子看到别人放炮仗,就觉得好奇怪,自言自语的说,好好的一个花纸卷,怎么说散就散了呢?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我们缺失了某一个感知这个世界的维度的时候,无论你再怎么努力,都无法做到真正理解。而学习的终极目的,就是为了最大限度的打通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阻塞。于是,践行就成为我们进化为“新物种”的最后一把钥匙。
“人至‘践’则无敌!”没有践行就没有改变,没有践行你的学习就没有意义,没有践行你就会永远停留在低水平建设的循环当中。如果说阅读、思考和写作是数量积累的过程,那么践行就是量变转化为质变的关键所在。因为他会让你的思考和认知进一步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资源的能力、提升自我价值的能力;让你彻底脱胎换骨,成为代表人类进步和未来的新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