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父亲节,前天女儿给我转了一千元,托我给他爸买礼物。昨天下午跟朋友逛商场,他家近期要嫁女,选择了一件半袖一条长裤,我照着给爱人也买了一身。半袖同款不同色,选择了沉静的蓝。
好长时间没给孩子爸买衣服了,没想到尺码很合适,款式和质地也不错,爱人穿上挺有气质的。我在省城陪读,孩子爸在家乡上班挣钱,守着我们的大后方,真的不容易。借着父亲节关心一下,应该的。
今天把群里的四篇写父母亲的文章阅读完。贺风斌老师怀念母亲艰辛的一生,母亲没过上好日子,让人心酸;卫老师笔下的父亲,慈祥坚定智慧,无数次在影视作品里见过;吉大姐的父亲,少年学艺,从山西到陕西的传奇经历;訾彦怀的父亲,给岳父母养老送终,在重男轻女的陕北,太难得了。
致敬我们平凡而伟大的父母亲。相信还有人像我一样,在心里默默想念着父母,怀念他们勤劳善良的品德,怀念他们宽厚为人的品格。我们身上或多或少继承了父辈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才有了今天为人父为人母的底气。
群里有好几位大佬,李伦老师的评论写得相当好,我一字不漏地挪来:
        在这父亲节里,读了文峰先生熬夜编辑的一组怀念父亲的文章,写得都很好!给予点赞!每篇都以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娓娓道来,读罢对父辈们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父亲就是一个忍辱负重的角色。父辈们,也包括我的父亲,都是面朝黄地背朝天,披星戴月在陕北这块苦焦的黄土地里刨食为生。他们把所有的难过、艰辛、困顿、无奈和希望藏在了心底,面对家人,面对亲人,永远是刚毅厚实的,直至与命运抗衡到最后,长眠于自己劳作一生的黄土地。
如果他们在天之灵有知后代们脱离了贫瘠,有了文化,有了出息,薪尽火承,瓜瓞绵延,他们一定会含笑九泉,一定会感到欣慰!
记忆是一段岁月,思念是一条长河。父辈厚德勤劳精神不朽,我辈积学敦行之风永续。
       贺风斌老师写到做饭的母亲,总被烟熏得不舒服。他想给母亲垒一个不熏眼的灶台,却总是被七事八事耽误。哪怕母亲不在了,他仍然努力去完成老人家在时的事情,孝顺父母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读完贺老师的文章,我有个感触:做事要趁早!我母亲83岁了,一直要回老家院子住几天,但是老人得了老年痴呆症,一个人回去没办法生活。再过几天娃放假,我打算领我妈回老家,住上一星期。
张姐父母在时,想回横山老家看看。张姐有私家辆,自己会开,当时一口答应下来。她心里想着,等忙完手头的工作,有时间了就开车带父母回去。回去看看父母成长的地方,认认老家的亲戚,她甚至连父母要带的礼物也想好了,到时从延安买了直接放车上。
可是她总是忙的。她是三甲医院的科室主任,忙开会,忙学习,忙会诊,忙入院出院签字,还要忙着辅导孩子的作业。直到父亲突发疾病去世,还没回老家。张姐回忆起父亲,心里既遗憾又后悔。她说没想到父亲走得那么快,让人措手不及。
我们都是普通人,干不了大事,给父母脸上增光添彩。但是腾出一点时间,陪伴父母或者给他们干点实事,还是能做到的。帮父母实现小心愿和小目标,父母宽慰高兴,我们自己也少些遗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