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句话说:
没有目标的努力,毫无价值和意义。
为什么这样说呢?为什么同样的专业同样的工作,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如此之大?这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今天和大家分享,规划的重要性。
你可以因为目标而忙碌,但是不能因为忙碌而失去目标。
你可以为了奋斗而工作,但是不能只为工作而工作。
人生路,短短百年,一晃而过,当你觉醒,觉悟,觉察时,已经不在年轻。
就像人说的那样,人生太短,醒的太晚。
年轻的时候,不懂事。懂事的时候,不再年轻。
年轻的时候,不开窍。开窍的时候,已经不再年轻。
大多数人,没有人生规划的想法。更有多数人不相信规划的力量,只相信命的因数。
试想一下,一个有清晰人生规划的人的人生和一个没有规划的人生,他们的人生轨迹会如何?
其实,稍微想一想,就会发现,有规划的人的人生每天都在按照规划而进行,每格一段时间都会按照目标的方向而指引行程。然而,没有规划的人的人生,每天不过是在浪费生命和时间而已。他们不过是一天重复过了365次,一年一年又一年的重复使用而已。到头来不过是岁数大了一岁,头发白了,眼睛花了,皱纹多了而已。
所以,研究一下成功人士的人生,大家不难发现成功的人规划人生,平庸的人浪费人生。
我结合我的职场30年的 成长经历,发现,有效人生的关键是要及早规划自己的人生。及早制定人生目标和人生规划。只有有了清晰人生的人,才会有规划。只有知道自己情绪人生目标的人,行动才会有方向,才会有动力。
我从大学毕业时的23岁,到今天的近53岁的人生轨迹来看,只有了清晰人生规划的人生,才会有价值和意义。
1988年我大学毕业,当时23岁,命运安排我从事了我的第一份工作中学生物老师。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做了近5年,这五年的中学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担任过中学初中高中生物老师和教育处团委书记工作也当过班主任和带过高三毕业班,这些人生的经历和阅历让我悟透人生和发现内心深处的自己想要什么和想做什么。
5年之后的我,选择了离开中学生物老师的岗位和职业,进入社会,从业务员做起到经理助理,经理,副总经理,总经理助理到企业高层的一系列的成长用了近十年的准备。到了35岁之后,开始思考人生的终极目标和职业生涯规划问题。到了38岁开始了清晰人生的目标设计从做生意积累经验和资本,到企业高层经历和创业公司都在按照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规划,直到今天的职业选择和定位都在实践和验证者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知识的正确性和实践性。
今天和各位分享,职业人生三十年的规划理论,供各位职场新人参考和实践:
人生三十年,包括(25~55)这三十年的人生规划。
(A)、第一个十年(25~35),是人生的准备期,你要用十年的时间为自己的一生做好准备。
这10年的用体力和勤奋赚钱的十年,也是用自己的时间和体验来验证自己能力和兴趣的十年。俗话说,十年磨一剑,就是说你要利用好自己的这关键的十年。
这10分为两个五年规划。
(1)、第一个五年规划(25岁到30岁),定位,想清楚自己未来想要做什么?未来想要靠什么生存?靠什么发达?未来在哪个领域里发财?
(2)、第二个五年规划(30岁到35岁),专注,专心细致地按照自己的定位去准备和实践,不是忙碌的为了赚钱而迷失自己,在各大人才市场上换工作换行业都是最大的迷失。一直跳槽,是不知道自己内心深处想要什么的人。
(B)、第二个十年(35到45),是人生的成长期,这个十年是最为关键是十年,这十年的准备决定了后半生的幸福程度。这十年是用专业和关系赚钱的十年。所以,这十年积累和积淀的专业知识和人际关系,是自己一生中成功的关键。很多人的人生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们在这个关键的时段过分的享受了人生,而忽视了奋斗的价值。
这个10年又分为两个五年规划:
(1)、第一个五年规划(35岁到40岁),专业,成为所在领域的行家里手,专业程度决定自己的赚钱速度。这五年不是考虑自己赚钱多少,而应该考虑的是自己的专业程度和专心程度。这个阶段最怕的改行和跳槽,因为频繁的跳槽和换工作会让一个人迷失方向。这五年的人际关系的积累,将决定你的机会程度的多少。很多人的机会多,就是因为这个时段认识了很多生命中的贵人,高人,恩人。
(2)、第二个五年规划(40岁到45岁),成为精英,是人生能否超越同龄人和同学的关键时候。很多人在这个时候的努力态度和奋斗热情最低落,甚至会抱怨和产生借口。人生的差距往往都是这个时段产生。因为中年阶段努力为自己的未来打基础,如果这个时段,不奋斗,不努力,人生基本上以碌碌无为而告终。
(C)、第三个十年(45~55),人生的收获期,人生的高峰期,就在此刻。
这个时期,靠人品和诚信生存。
做人最重要,人做不好,事一定做不好。
种下什么,就收获人生。种下抱怨,收获仇恨。种下努力,收获硕果。种下勤奋,收获重复。种下无为,收获蹉跎。
这个10年又分为两个五年规划:
(1)、第一个五年(45岁到50岁),守住自己打下天地(守成),小心新人进入抢夺你的生涯领地。这个年龄的人,如果知识结构的构建和时代不能够接轨,最容易被新一代的年轻人抢走饭碗。
(2)、第二个五年规划(50岁到55岁),随时准备退出,因为你的年龄已经不再年轻,被人替代的几率越来越高。坦然面对,生活中发生的一切。准备给年轻人让路,开辟职场生涯的后半生规划,就是人生的下半场(退休生活)该如何过好。
箴言提醒:
你不花时间,规划你想要的生活,你就花大量的时间,应付你不想要的现在。
你不规划你的人生,你就是在规划失败和无奈。
人生路就是短短的这三个十年,三十年的努力,决定一辈子的贫穷和后代的幸福指数,预祝,年轻人,职场路上,走的顺通。